亲密关系
查看话题 >大龄单身女青年找男友启示录
我豆瓣里好多粉丝催我更新怎么找男友的,这个话题其实我还挺有发言权的,我一直想写来着,但是想到要回忆这个过程中遇到的不好的人,就拖延症了起来,今天下午我请假了没啥事儿正好看到小伙伴留言让我写,我就来写一篇吧,我喜欢写长文,但是我知道现在日记已经没啥人看了,希望你们看了之后可以跟我互动一下让我知道有人看。
首先介绍一下我的情况,我自己是农村出身,大学毕业在上海工作几年,和初恋的前夫结了婚,但是后来两个人因为未来发展方向不一致就离了婚,准确的说,是我攒够了钱想和前夫一起出国,但是他有民族情结,还有一些"父母在不远游"之类的思维方式让他说出来死也不会出国这样的话,但是我很想体验一下国外的生活,因为上海的生活让我非常焦虑,而且我是那个工作996的人,总之就是看不到未来,就非常想出国看一看。和前夫僵持了2年之后,感情也越来越差,最终我带着我攒的钱离了婚出国读书,然后毕业后顺利找到工作拿到当地身份,留了下来。完成拿绿卡找工作这个任务后,走出情伤的31岁的我,在朋友的鼓励下,开始了自己的漫漫找男友之路。
首先呢,在国内外年龄歧视很小了已经。31岁真的就还好,也正是好好找稳定恋爱对象settle down的好时候。所以年龄问题我来自外界的压力很小,但是我自己对自己有要求,因为我大约进入到28,9岁之后,其实我的母性荷尔蒙已经出来了,就是我变的很喜欢小孩,也很想要小孩了,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和生活的趋于稳定,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这点我自己是不会跟我身体抗争的,但是想到35岁可能是女性的一个生育节点的时候,我还是有点焦虑的,所以我自己对我自己有些要求。然后我来自家人的压力其实很小,为什么呢,因为我不是独生子女,传宗接代不靠我,且他们也没指望我给他们养老;然后我父母其实对我有些亏欠感,因为觉得我离婚了自己赚的钱供自己留学,一个人来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打拼,又要上课又要打工,他们一分钱帮不上忙,所以他们本身对我是非常亏欠的,尤其是我后来知道我爸其实有一笔钱但是他想着给我弟弟买房子,然后看我留学时钱也是够的没问他要,他也就装不知道我很辛苦,也没有打算给我经济支持,为此我妈和他吵架吵了很多次之后,他们自己理亏对我是更加有亏欠感的,所以他们没有任何立场和动机或者权利给我施压。我自己对这种亲子关系倒是挺舒适的,不远不近,不咸不淡,互相不干涉,因为自己赚钱自己花的感觉其实很棒,要知道我要是花了我爸的钱,他肯定要叨死我。这种被断粮的痛苦感只有我在20出头大学毕业时痛苦了一下下,后来就觉得这样挺好。
再其次,我其实一直都挺向往老的美剧里那种中产阶级家庭温暖有爱的家庭生活的,但是绝对不能是那种中式大家庭的,七大姑八大姨迎来送往又是什么婆媳啦姑嫂妯娌啦,想想我都不寒而栗,所以我后来也遇到了在国外的广东人依然大家庭,吓得我立刻跑掉。而且我和前夫虽然后面分开了,但是婚姻的过程我觉得挺好的,因为这个两个人组成的小世界对我来说是归属感和温暖的港湾,来抵抗我的漂泊感,白天在外面打拼事业,晚上回到两个人的小窝吃吃饭聊聊天,周末去买买菜,我挺喜欢的,比单身一人或和人合租,或者回到家空荡荡的要好,所以离婚完了之后,还是想进入婚姻的。我觉得我挺适合婚姻的,因为我不喜欢社交,和朋友相处一直也没找到最放松最舒适的点,准备的说就是我没有过一种友谊让我可以绝对的放松舒适的,虽然一起见面聚会聊天也能带来满足感,但是和亲密关系总归不一样,而且我有肌肤饥渴症,很喜欢跟人搂搂抱抱,我发现很多人不喜欢,即使是女孩子互相之间,她们也不喜欢我猴在她们身上,出国后我周围很多LGBTQ朋友们,那就更没办法搂来搂去了,所以呢,我还是决定找对象。
我前面为什么要铺这么多呢,就是我想告诉你们,我想进入亲密关系,想找对象,纯粹是因为我有很强的内在动机,是我自己想找的,我想生娃是我自己想生,我的基因控制了我的大脑控制了我的身体,在外部环境条件成熟,我的身体条件成熟时,就不停的催我来繁衍,我没打算抵抗他,我一般都是顺着我的身体的,所以我自己自我行动去找对象了。这一点很重要,如果你不是这样的话,你自己内心深处并没有那么渴望亲密关系,或许你天生不需要,或者你年龄不到或者客观外部条件没达到繁衍的要求,或者你在搞事业或者搞钱之类的有得忙的没空想,或者你周围人太烂准备以后跳去好的环境再说,这些条件下,你都是可以不去找的。这个前提声明我要讲清楚了,因为豆瓣男女话题非常敏感,大家会吵架的。
动机讲清楚了之后,我们再来讲策略。找对象的整体策略一定是广撒网,重点捕捞。广撒网就是你要多去认识人,多去和人见面聊天看看,然后筛选出来自己喜欢的,然后进行深度沟通看看。
但是网要撒在哪里呢?这个就涉及到你自己的择偶标准的制定了,我为什么不上来就说你要有择偶标准呢,因为择偶标准这个东西是开始一个框架性的东西,这个是模糊的,但是你这个择偶标准你要在不停的见人过程中不停的改的,我最开始的择偶标准就是我要找个留在澳洲的,跟我差不多的男的,因为我之前的参照物是和我前夫比嘛,我想我在这边但凡找到一个不错的,愿意留在澳洲的,并且也有能力也有意愿留在澳洲的,对我来说都是合适的,别的细节没想,因为我从小到大不是个颜控,所以也没多少身高体重长相的限制,但是我后来在见人的过程中,我就发现我对特别矮的实在没有兴趣,就是1米6几的男生我实在是不喜欢,怎么就是不喜欢之后,我就发现我需要找1米7以上的,虽然我觉得理论上如果一个男的1米6几但是别的方面太优秀了,我可以放弃标准,但是事实是我也没遇到身高1米6几但是别的方面都特别优秀的啊,所以我也不知道会不会放弃标准了,哈哈。而且我周围的妹子们很多人我发现也不怎么介意男的1米6几或者1米7出头的,她们需要脸好看生活穿衣有点腔调品味,而我自己对那种油头粉面的有腔调的时尚的男的是完全没有兴趣的。
但是,这里关于择偶标准的制定,我给你们的建议是你们可以你门自己的条件为圆心,然后上上下下一些加加减减一些画出一个圆,这个圆形范畴的,都是你的潜在对象。当然,一开始你肯定没办法那么精准的把握,但是你肯定会在战斗中越战越强的。其实你们先去找对象,都可以先从同学着手,同学一般就是和你们最匹配的,背景最相似的,然后多看看同学,类似于朋友那样,请人家出来坐坐,走走,聊聊,看看怎么样吧。当然,我知道这个过程特别苦,因为男的实在是感觉太良好了,我就有过之前不过是主动和我们班里为数不多的单身男生聊了几次微信,试图接近,他就到处炫耀我主动找他,是不是喜欢他,然后在我们小圈子里讲了,还有点炫耀之类的,无语。这个确实很丢人,不过只要和人打交道,就免不了有失败丢人的时候,但是想想我又和你们不熟,我才不在乎呢。这个过程就要多想想结果,不要那么纠结于过程,等你一年见了20个之后,这其中一两个也就不算什么了。
我本来的一个喜好标准就是找和我非常类似背景的,比如和我一样农村/小镇出身,靠自己出了国,读书,然后靠自己留下找到工作之类的,后来发现我也没怎么遇到过这样的。只遇到过一个是靠WHV留下的,但是我侧面打听了一下他好像想要傍家里条件好的富婆,不太在意年龄长相,我就理解并且祝福了。然后我就又试了下比我差一些的,比如英语工作都特别一般的,绿卡也不是靠读书得来的一些男生,他们有些人条件其实都还不错哎,长相家境之类的,我以为他们会喜欢那种打扮的漂亮的女孩子,但是我发现他们还挺喜欢我这种朴实奋斗型的,但是我发现我还是没办法和没什么思想内涵文化的人在一起,聊不到一起,价值观也有点差距,试了好几个之后,挣扎了好多次之后发现不行还是放弃了。我本来没打算试比我更好一些条件的,因为我还是会认为我出身贫寒,然后还离了婚,不要去找条件哪儿哪儿都好的,但是后来朋友鼓励我,我自己去试了试,我后来发现都是我自己内心戏太多,大部分中国男的,反正我接触的,即使以前我觉得条件比我好一些,其实也就是原生家境好一点点而已,其实也并没有绝对值比我好很多,而且甚至很多人只是家里并不是小镇农村的,但是他们也不富裕,也就是普通城市工薪啦,也不是那种百万千万随便想拿出来就拿出来的,我跟他们基本也没什么差距,而且我自己在上海也是赚了钱的,在澳洲薪水收入存款都不错,所以其实并不比他们差,观察多了之后,我就基本就在那种跟我一样来留学,然后考出来英语,并且靠自己留下来有正式工作的人里面挑了,因为我择偶的很强的一个驱动力还是要繁衍,所以我尽量给自己找个好点的基因,且能适应当地环境的,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生在比较有知识文化的中产家庭这样,这样的家庭一般比较稳定温和,也有时间陪伴孩子,三观也都是比较注重家庭的,道德指数也会比较高。再然后就是考察独立性,不过一般这种自己跑出来留学,还能把雅思考出来靠自己找工作留下来的,一般都是有点反骨独立性很强的,很少有跟原生家庭羁绊特别深的,我就在这样的群体里找了,就是多见多找,不过这样的群体里面其实差异挺大的,有些人很西化,然后比较嘻哈的,可能会想找外国人,然后也有人来到国外也很势利,想往上找的,也有人比较偏激类似于那种北美WSN的,什么样的都有,我还是想在这个群体里找和我三观思想比较类似的,就是不舔白人,但是同时也不是那么传统的中式大家庭或者和原生家庭羁绊深的。
按照网上大家都会觉得这种中产男,朴实踏实,顾家,然后有有份稳定不错的工作的,再加上长相不错的话,会有很多人喜欢之类的,觉得大家的标准都是这个,其实不是,至少我们这儿,就我观察我身边的中产女孩子,其实大家多少都有点prefer 白人且都是颜控的多,还有需要男的有腔调的,我身边的中国女孩子,特别是自身条件不错的,基本来到这边都是要找外国人的,不过可能她们能出来基本都是在国内对中国男的很失望,但是我自己也不知道为啥,对外国人兴趣不大,可能是我不颜控,或者我在国内不是出身中产,所以对中产我还是向往的,不像我同学已经中产出身了,那种在我看来条件挺好的中产男对她们来说从小司空见惯没有任何吸引力了,具体我也并不知道,但是如果你看结果的话,其实找外国人的有可能有一部分最终结局是好的,但是过程中都会遇到特别渣的白男,都要经历一些历练,我上学时没心思交男友,毕业后我又想要稳定关系,所以没怎么花时间在徒有其表的白男身上,其实留学生想接触到那种本地很好的中产白男挺难的,工作里大家都很有边界,大部分dating app上都是不咋地的,我懒得花时间了,而且由于不是本地人,所以那种雷达有时候不准,所以我就没有选择走难的路了。但是我上学时倒是经常听身边朋友讲她们和白男的dating史,就是各种哭泣心酸,吐槽的一般就是小气,抠门,集邮亚洲女,利用你刚来什么都不懂的心理操控你之类的,所以听的我就更没兴趣了。不过后来我还是dating了几个,因为我坚信一定要自己试试才能知道到底网上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我就自己去试了,试了没遇到喜欢的,遇到那种我哪里哪里都喜欢的,只有一个,但是他好像并不是在认真和我交流,我就算了。
然后讲下心态建设。因为找对象这件事情,是一个长期作战任务,他很考验人的心态心理建设,而且你要和人打交道,必然要经历一些患得患失啊,惶恐啊,开始都是新手很嫩的啊,内心焦灼啊,这些真的很需要一个人有很多的心理能量,或者你有很好的心态建设。
我当时的心态建设是,我开始就知道我有可能找不到,这个按照理论就是有可能遇不到那个合适的人啊,但是我必须去找,因为我不去找,我也没啥事儿干,无非就是周末出去玩玩啊,参加活动啊,还不如多去见见人,而且我想做作家必须要观察人情世故嘛,周末找个人喝喝咖啡聊聊天也算是大型人间观察现场了嘛。而且这个学会和异性打交道是人生的必修课,我现在躲掉了,以后说不定还是需要用到的,而且如果我自己并不是一个很会谈恋爱的人的话,我以后怎么教自己的孩子呢,那孩子如果变成了傻呵呵的恋爱脑啦之类的怎么办呢。所以我就经常给自己做心理建设,多去见见人,也许下一个就是合适的呢。当然,中间有过特别难受想要停下来的,因为觉得很累,也很绝望,有时候还会遇到很恶劣的男的,就真的很难受,如果难受,我就让自己停下来休息休息,自己一个人玩玩,或者参加徒步群去。
总之,我就是给自己备了很多条线,比如参加徒步群,潜水之类的,也注册了各种不同的dating app,我不是每天都看,我一般一周看一次,然后主动约好周末要见的人就好了,如果没有遇到可以约见的,我就去参加徒步,然后我还有时候在小红书找小姐妹们,因为有些小姐妹看起来比较外向的,也喜欢交朋友的,我就主动找她们聊天喝咖啡,然后有时候大家也会互相介绍男生,但是这些小姐妹毕竟感情基础不深,大家一般也就是一阵子做做朋友后面就各自过自己的生活了。我自己中间还试了下稍微向上社交了一点点,体验很差的,而且其实也不是真正的多么高级的人,不过见识一下挺好的,毕竟,人需要见世面,见了世面,才不会那么自卑,和人dating起来也不要被人嗅出来自己的内核其实是自卑的,我这是知道自己的缺点之后,有针对的去练习了。
因为我上段感情其实是因为自己还是内核里自卑自己的出身,然后想当然的认为别人肯定很介意我的出身吧之类的,后来自己主动去祛魅去打破这个认知障碍,才渐渐修复的。其实这个祛魅的过程很不舒服的,就是相当于走出舒适区去接受自己想象中的别人的有可能的恶意与审判,这个过程真的相当不容易,但是我当时告诉我自己要勇敢,要不然上一次感情的失败的问题还是会重演的,所以我就大胆的去结实了那些我看起来高攀不起实际和我是差不多的人的。
其实有钱人真的并没有那么多的,大家如果是工薪阶层或者小城市中产,大家父母都是拿着不太高的薪水的,而且上一辈人嘛,中国也没什么工种存在,大部分人都没啥工作做的,要不然就是体制内的,但是大部分地区普通国企公务员老师收入也就那样,只有少数有些人做了生意发了一点财,但是也不是什么特别大的财,也就够送孩子出国的几十万上百万,除此之外,也不是那么容易拿出来很多钱的,那种动不动全款在澳洲买了上千万几千万人民币房子的人在留学生里也是很少很少的,大城市的或者小城市权贵那种吧,普通人里也不多,我读书的时候,班里同学父母大部分都是工薪阶层或者小城市的小中产,大家毕业后基本也就是家里支持几十万人民币或者不支持,然后自己买房子还房贷的,这还是以学费贵著称的澳洲呢,我后来以为我读的专业的问题,后来发现即使是8大的计算机专业大部分人家庭背景也是类似的。普通农村啦小镇啦,如果自身能力不错,性格身体长相啥的又没啥大毛病的话,其实这个差距很容易就弥补了,只是互联网上很喜欢讨论一些阶层差距大的婚姻的,而且抖音小红书动不动就是很多很多很多钱。因为我在国内不怎么喜欢社交,我的圈子里就是普通小镇做题家在上海嘛,所以其实也没真的见很多世面,很多对于世界的认知是来自于社交媒体,里面都是虚假的夸大的信息,我觉得对现实世界是没有任何参考的,还会让你莫名其妙的自卑。即使后来我主动去向上社交了一点点,那种即使很多高中本科就来澳洲读的家庭,也都是普通家庭啦,只不过有些人太喜欢吹牛了而已。就像现在媒体吹江浙沪独生女,其实我20出头的时候,也觉得这种小康家庭的江浙沪独生女的生活是我这辈子不可企及的,把她们看的很高很高,但是实际上就是普通人啦,阶层差距没有到不可弥补的程度的,20几岁不要太容易自卑了,也许只有我容易自卑,但是肯定有人和我一样吧,那我劝你们不要那么容易自卑,要学会主动去祛魅。
所以你们择偶时心态一定要好,不要过度自卑了,但是那种对世界的认知都来自于小红书过度虚荣也是不行的。所以我在想,如果你们很小的时候就一直看曲曲,那岂不是对世界的认知太扭曲了嘛,虽然我承认这种小众的有钱人的故事听起来真的很爽啊,确实很吸引人,我有时候也很喜欢听,但是其实对普通生活的借鉴很小,而且很容易就变的虚荣没法脚踏实地的生活。
然后,还有一些婚恋专家恋爱专家的一个很隐藏的问题就是,看似正确的劝分,看似正确的人间清醒发言之类的,你们一定要警惕。如果我是婚恋专家恋爱导师,我也告诉你们女孩子要自立自强要美要厉害,然后要找一个对你好人品好给你钱花长的不错的男的才行,这句话就是正确的废话,因为关键问题是现实生活里那种对你好人品好给你花钱哪儿哪儿都好的男的,其实很少很少的,所以找到这样的需要你挺努力的还要一些运气,就像我也知道女孩子要搞很多钱要很美要心态好享受生活爱自己什么的,生活就会变好,但是你想过是我不想很有钱很美心态很好吗?主要是做的过程并不容易啊,找到那种哪儿哪儿都好的也不容易啊,这个时候,你就要想清楚了,婚姻不是只有美好和不美好这两个区间的,中间还有很多很多很多种形态的,你只能过让你觉得整体比较舒适自洽的生活啊,既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过度自卑啊。但是,这里,我不是为了让你们焦虑就不去找好的了,而是为了让你们不要被小说或者自媒体洗脑变的好高骛远。
然后,你想找哪里都不错的,就不能急,然后要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和心态,如果你因为莫名其妙心理因素,让自己找比自己差很多的人,你就要注意了,是不是太喜欢依赖别人啦,那你就可能会找比你差很多的,或者是不是特别的自卑啦这个自卑有可能来自于社会对你的规训,或者是不是太喜欢给别人当妈啦,或者是不是太低自尊啦,或者原生家庭太差劲等等,这些心理因素其实你们自己肯定知道的,别人反而看不出来,这个需要你一定要先去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心理因素,然后心态好了之后,呈现一种开放的,慢慢来,尽量学会去享受这个过程的心态之后,好的姻缘有可能就会到来的。如果因为心理因素找到了和自己不合适的,其实一辈子都很难过的,心理问题自己一定要察觉到,然后想办法去克服,虽然我知道克服起来真的很难,但是就是要克服的。
还有就是你的欲望你自己也要学会适当的满足,就是要祛魅的,我每次对某个群体有羡慕仰慕的感觉,我就尝试去结交,然后自己吃点亏呗,是你想窥探别人的生活嘛,肯定要付费的啊,但是结果就是你窥探完了搞清楚怎么回事了,内心就不会怯场了,就会更加从容淡定。这个不要一直去做,要等自己心理能量足,自己的探索欲上来之后去试试,这个真的挺值得的。比如我自己就因为自卑于自己的出身,其实让我放不开手脚,在婚恋人际关系上都吃了亏,所以我自己就花了很多很多很多时间去克服啊,我以前还和朋友聊,她们其实都没分析出来我内心最深处是自卑于自己的出身,而我的自卑源头其实是互联网上的那些声音,比如什么农村有弟弟之类的,简直是口诛笔伐,其实现实生活里谁都有自己的短板,有人不会沟通木讷,有人有隐疾,有人工作不好,有人性格拧巴,有人缺爱难相处,有人原生家庭一团糟,有人有心理问题,其实这些每个拎出来都可以很可怕,但是主要是看你怎么看待你的问题了,而且你去化解你的问题很多时候就是需要阅历丰富,见很多人之后才能逐渐稍微看清世界的真相,越接近于看到世界的真相,你的心理问题会越少。
我很喜欢流浪的蛤蟆说,对年轻人来说,世界观其实是最重要的,世界观就是你如何看待别人看到社会的,这个其实你越经历的多就会发现说的越对,而对于个体来说,价值观之类的这个真的是非常私人的,你的性取向,你对金钱的爱好度之类的都是个体的,你对生活的态度之类的,他其实没有太多对错之分。
关于性格
哈哈,你们知道我在找对象过程里我发现有一种男的性格我无法接受就是那种特别敏感多愁善感的,就是男版林黛玉,我肯定不行的,这样意味着我要照顾他们的情绪,要猜心,特别累,这种我Hold不住,我需要相对钝感一些些,但是不能特别特别钝感到迟钝木头那种的,就是相对比较大气的。然后还有就是金钱上特别特别计较的,我也不行,这种对我来说就是噩梦,那就是会因为几毛钱吵起来,这种对我来说也是噩梦。我需要性格大气一些,比较积极阳光的。
但是我发现我和很多女生聊天的时候,大家对性格的喜好非常不同。有人喜欢那种脆弱的让人有保护欲的男生,有人喜欢那种男友力爆表的,我对这些都无感。你们要分析一下自己的喜好啊。
我觉得性格不完全是人品,每个人的喜好和容忍度其实是不一样的。
关于爱情
我知道很多人会讨论爱情。我自己是个从小看电视很少的人,所以我不是一个粉红泡泡漫天飘的人,但是青春期的时候肯定有点小怀春,这个是激素的问题,但是总体我不是个天天抠爱情这个字眼的人。你要知道我在澳洲干的是心理健康工作的,很多女孩子会过度纠结于什么无条件的爱啦,亲密关系,精神之爱,智性恋,柏拉图啦之类的词,然后吧,网上又说女孩子得拔情绝爱,专心搞钱之类的,为什么大家总是那么偏激呢?我是爱情是没有定义的,我的感觉就是第一位,就是舒服的,精神整体是愉悦的,而且不怎么太患得患失操劳,比较稳定,能经常聊天,一起溜溜哒哒,总体就是合得来啊,自洽啊,舒适的就好了,我就是追求这些,但是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爱情,反正我也不知道别人的爱情啥样的,我近距离观察过的夫妻关系就我爹妈了,我觉得她们天天吵架一点也不快乐,别人的我也不知道啊,但是底线那些黄赌毒的出轨背叛的欠债的我肯定不行的,但是你上来问题癌症了是不是不离不弃之类的我也一时半会回答不出来,(虽然我觉得我可能不会抛弃配偶的,因为我是个很容易受良心谴责的人,所以我应该不会抛弃),那种会不会为了对方去死之类的我觉得就是脑残,我反正做不到山无棱天地合,也做不到互相憎恨还搭伙过日子,我觉得对一个人喜欢不喜欢,一段关系幸福不幸福还是挺简单的,但是我不喜欢拽定义,我就是找我觉得舒服的快乐的人在一起就好了。
这一点我为什么纠结呢,其实我对这个问题困惑了很久。我自己本身是个受社会规训不怎么多的人其实,因为我小时候不怎么看剧,所以从小没有看很多言情啊爱情,我就是顺着自己的天性来的,但是我发现我自己的天性里对待爱情有自私现实的部分,但是也有甜蜜的温暖的很舒服的发自内心的信任的很美好的情感体验,我还被朋友question过我不追求真爱之类的,我开始也这么认为的,后来我发现其实不是的,不是那种只有精神追求的柏拉图式的山无棱天地合才是真正爱情的,还有一些爱情是我追求的那种,现实和精神交错的那种情感体验,因为其实婚姻承受的东西挺多的,两个人既是爱人,一起住的人,又是合作伙伴,又一起养娃,又一起分担经济压力,其实功能挺多的,但是这些功能能够完全的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当然挺好的啊,如果不行自己捡重点吧。
反正,我自己反而也不知道怎么讲,因为择偶我觉得真的很私人啊,每个人内心深处应该都是有自己的一杆秤吧,让自己舒适就好啦。如果你因为自己的心理因素找到了看似和自己不合适的人,那你就勇敢的面对自己的心理因素,去克服再找,如果你不想克服,就这样吧,你忍着,也行吧,反正忍不了了还是会分开的哈哈,或者忍不了了会爆发,大不了生活就是一团糟了,一团糟也没啥,反正生活要不然这里糟糕要不然那里糟糕,但是你能克服呢,过程虽然苦了些,结果毕竟能好一些,但是过程也是真的苦,能不能熬得住还不知道呢,所以不要焦虑啦。
其实这个我写的不怎么好,好多想写的不知道编到哪一段,因为这个过程很长很长,我的心路变化挺多的,然后找到男友主要靠的是不懈的坚持,我能坚持主要是我已经去见人形成了习惯了,不去见也没啥事儿干,自己一个人也就是飘来飘去,还不如去见见就这样的这种心态,如果别人伤害我,我能反击就反击,不敢反击的就拉黑删除自己偷偷的哭,下次争取反击这种。主要就是要坚持,可以中途喊累停一会,然后再继续,就是内心最深处不能放弃。
但是话说来,找到了也没怎么样,虽然挺幸福的,但是现在想的事情也很多要结婚要买房要生娃,考虑以后怎么教育娃,考虑什么时候怀孕什么时候休产假,又担心一堆一堆一堆,但是无所谓啦,生活走到了这里,我就得继续走下一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