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在西宁开幕
2015年08月07日
作为黄河、长江、澜沧江的发源地,青海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总是吸引着人们的到来。2015年8月7日,第五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在西宁开幕。这片积淀着爱与美的高原圣地再次张开宽广的臂膀,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热爱诗歌的人们。中国作协副主席、青海湖国际诗歌节组委会主任吉狄马加,青海省副省长严金海、韩建华,以及来自44个国家和地区的180多位诗人、翻译家、评论家齐聚一堂,共同见证本届诗歌节的盛况。
吉狄马加在致辞中代表中国作协、诗歌节组委会向来自世界各地的诗人朋友们表示热烈欢迎。他说,我们是因为诗歌,才从四面八方来到了这里;同样是因为诗歌,我们才能把人类用不同语言和文字创造的诗歌奇迹,再一次汇集在一起。诗歌实际上成了人类所有心灵生活中最必不可少的要素。人类一直在梦想和追求“诗意的栖居”,实际上就是在为自身定制以诗意为最高准则的一种生活方式,或者从更高的角度讲,是一种生命的存在方式。我们不知道还有哪一种艺术形式能像诗歌那样,既能飞越形而上的天空,伸手去触摸万象的群星,又能匍匐在现实的大地上,去亲吻千千万万劳动者的脚跟。
吉狄马加说,这个世界直到今天还需要诗歌,因为物质和技术永远不可能在人类精神的疆域里真正盛开出馨香扑鼻的花朵,更不可能用它冰冷的抽象数据和异化逻辑给我们干渴的心灵带来安抚和慰藉。这个世界还需要诗歌,是因为在充满着希望与危机、战争与和平、幸福与灾难的现实面前,诗歌就是善和美的化身。特别是在战乱或灾难中,诗歌与那些无辜的人民如影随形,人们在内心和灵魂中吟诵的箴言,就是他们最终能存活下去的依靠和勇气。而在这个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金融资本构筑的话语体系让人类的心灵逐渐远离我们曾经亲近过的自然和生命本源。我们要重返我们的精神故乡,必须借助诗歌——这古老通灵语言的火炬,以辨别出正确的方向。诗歌只要存在一天,人类对美好未来就充满着期待。
“在青海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上,我们一直致力于保护和弘扬具有鲜明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资源。”严金海在致辞中说,诗人朋友们置身于大美青海,面对壮丽的雪山草原、奔放的江河大湖,诗思和灵感就会油然而生,必定采摘到美丽的诗歌之花,收获丰硕的诗歌之果。希望诗人们以诗的浪漫和诗的情怀,讴歌青海人民奋发图强的时代精神,展现青海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让豪迈动人的诗歌成为高原人民与世界人民交流对话的语言。
开幕式后举行了诗歌节的高峰论坛,多位诗人围绕“诗歌在这个时代的必要性”、“诗歌语言的不断革新与现代诗歌的结构”等主题作了发言。虽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但大家从自己的创作体验出发,都强调在诗歌创作中要以当下鲜活的、个性化的语言呈现自己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并注意在自由的形式中构建富有意味的诗歌结构。
8月8日,诗人们来到美丽的青海湖畔,参加第四届金藏羚羊国际诗歌奖颁奖典礼。“金藏羚羊奖”由青海湖国际诗歌节组委会主办,在2009年第二届诗歌节时开始设立,是一个具有终身成就奖性质的诗歌奖。前三届的获奖诗人有阿根廷诗人胡安·赫尔曼、立陶宛诗人托马斯·温茨洛瓦,以及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美国诗人西蒙·欧迪斯。本届“金藏羚羊奖”由俄罗斯诗人亚历山大·库什涅尔摘得。库什涅尔1936年出生,迄今已出版《第一印象》《守夜人》《白天的梦》《浪与石:诗与散文》等20多部作品。他是著名诗人布罗茨基的好友,被视为白银时代彼得堡诗歌传统的继承者。布罗茨基在《灵魂存在的形式》一文中写到:“库什涅尔是20世纪最优秀的抒情诗人之一,他的名字应被列入每一位以俄语为母语的人心目中的杰出诗人行列。”
本届金藏羚羊国际诗歌奖评委会认为,库什涅尔善于从“生活的原料”中提取诗意,他像一个不动声色的观察家,像一位静物写生画家那样看待身边的一切。他能在鸽子的点头中看到对生命的肯定,在台布的花边里感觉到生活的美好。但他也洞悉了生活的复杂性和悲剧性,所以其作品在倾诉幸福感的同时,也往往隐含着惊恐不安的因素。在艺术上,他的诗自始至终保持着平和而又从容的调性,而绝无歇斯底里、夸夸其谈的表达。他拒绝感伤和滥情,也拒绝随波逐流和察言观色,而是尝试在复杂的时代做一个简单的诗人、纯粹的诗人。
库什涅尔在致答谢词时表示,20世纪的俄国教导人们包括诗人去珍惜最简单的东西,诸如暖气、床单、书架上的几本书、窗外的一棵树、与友人的电话交谈和女人的微笑,因为成千上万的人有可能在任何时候被剥夺所有这一切。他认为抒情是诗歌艺术的灵魂,所以他倾向于使用短的格律诗而非史诗来进行表达,“通过短诗,诗人照样可以描绘出当代生活的丰富画卷”。作为一个诗人,他同样感受到诗歌在这个时代的困难处境:“技术的进步、互联网的发展遮蔽了诗歌,把诗歌挤到了幕后。人们没时间读诗,他们忙于吞噬自四面八方蜂拥而来的信息,并因此而心满意足。但我控制住自己,打消了这些念头,从蓝天、白云、大海、爱情、友谊等事物中汲取安慰,对诗歌的必要和不朽重新燃起希望。”
据悉,本届诗歌节为期5天,诗人们还将参加“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诗人论坛”和“献给陆地、天空和海洋——大型音乐诗歌朗诵会”等活动。

罗马尼亚诗人鲁德安、诗人潇潇、施施然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