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译文
周成王封伯禽为鲁公并亲自召见了他,嘱咐说:“你知道做人最应该知道的道理么?上位者对于下位者一定要有最基本的尊敬。对于受德之人的规劝,一定要甘之如饴,让劝谏之人能够信任你,不要用威势吓退他们,也不要阻止他们提出自己的意见。从他们的意见之中挑选可以实践的予以采纳。这只有文没有武,就不能震慑臣民。只有武没有文则使得臣民不敢亲近。只有允文允武才能够震慑且德化臣民。这样一来,臣民就会认可你。那些贤德的人就会慢慢升迁,而那些奸猾之人就会慢慢被罢黜。劝谏你的人能够来到你的身边,你身边就都是忠信之人。”伯禽拜了两拜,接受了任命就去赴任了。
02
原文
成王封伯禽为鲁公,召而告之曰:“尔知为人上之道乎?凡处尊位者必以敬,下顺德规谏,必开不讳之门,撙节安静以借之,谏者勿振以威,毋格其言,博采其辞,乃择可观。夫有文无武,无以威下;有武无文,民畏不亲;文武俱行,威德乃成。既成威德,民亲以服。清白上通,巧佞下塞,谏者得进,忠信乃畜。”伯禽再拜受命而辞。
03
补
成王:即周成王,姓姬,名诵,周武王姬发的儿子,是周王朝第二位君王。周成王和其儿子周康王统治期间社会安定百姓和睦,被称为“成康之治”。伯禽:姓姬,名禽,因为排行第一所以又被称为伯禽。他是周公旦的长子,鲁国的第一位国君。原本是姬旦受封到鲁国,但是姬旦需要摄政,所以伯禽就代替姬旦到鲁国当国君。他在鲁国经营了三年才小有成绩,和太公尚用五个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04
感
只从对话两个人的身份来说,这段对话应该就是杜撰出来的。成王和伯禽是叔伯兄弟。虽然不能确定这两人的具体年龄,但是,伯禽受封鲁公一定在成王继位之前。武王灭商以后,就封了有功之臣。其中太公尚被封到齐国,周公旦被封到鲁国。伯禽正是这个时候,代替自己的父亲到鲁国去担任国君的。而且,一去就是三年。这三年间,武王去世成王继位。成王虽然继位,但是还是需要周公旦摄政,说明成王年龄太小了。也就是说,在伯禽赴鲁之前,成王没道理以这样一种身份对伯禽说些什么。要说也是周公旦说。这段话,用现在的话说那就是“爹味十足”,不符合这两个人的年龄和身份。咱们回到对话本身,这讲的主要是纳谏的问题。坦白地说,向别人提出不同意见是需要勇气的,而接纳别人的不同意见不仅需要勇气还需要肚量和智慧。别说对于一个上位者,就算是对于我们这样的普通人来说,能够以一个建康的心态对待不同意见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微信号 : zhinangzhin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