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运动日记
查看话题 >从“虚弱的体质”到“健身教练”
这篇文章接上篇《我是怎么养成的运动习惯》,我想回顾一下“撸铁“这件事是如何和我产生链接的,我又是如何可以持续它,以及它带给我的人生启发和变化。在写这篇文章时,越写到后面,内心便越发激动,越发坚定地认为它对于我20几岁的人生真的是非常重要,可以说是帮助我奠定了我30岁一开始的思维方式,也希望分享给渴望健身或者喜爱思考人生的朋友们。
预警:文章有点长,我也花了很长的时间整理,能耐心读完的小伙伴相信定有收获。
他们都说“我是个虚弱的体质”
我从小身体不是很好,一直长到成年都属于那种瘦弱体质类型的,几乎整个小学生涯里,我的体育课都是一个人在教室自习度过的。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被确诊患有心肌炎,医生建议我以后学校的体育课都不要上了,平常锻炼只散步即可,切不可进行像跑步或其他会引起心率加快的活动,否则会很危险。于是我妈就拿着医院的证明向学校做了特殊申请,在那之后我就再也没有上过体育课了。我同班的同学很是羡慕我,他们觉得即使上体育课也是上课,只要上课就是“劳累”的,而我可以一个人自由自在地在教室玩耍,我的老师对我也是特殊照顾,我所有科目的老师都知道我“身体不好”,所以平常大扫除是不会让我参与的,班上只要有需要动用劳力的时候,老师就是让我靠边站,休息就好。小学班上的男同学都喜欢惹逗女同学,但是就算是再调皮再凶的男同学也是很怕我,因为他们的家长和他们说惹谁都不要惹我,因为我会心脏病发作倒地上,这样他们家是赔不起的。我常常觉得很苦恼,我只是有“心肌炎”而已,可以治愈的,而不是患有“心脏病”!我只是有很长一段时间不能上体育课,尽量不要运动而已,不是随时就倒地上的”弱鸡“呀!我常常透过教室的玻璃看外面操场上蹦蹦跳跳的同学,心中艳羡不已。那个时候我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吃药,好好听医生的话,以尽快痊愈为目标,因为痊愈之后我就可以上体育课了!我要证明我才不是“弱鸡”!
老天爷仿佛也是感觉到了我的努力,在我小学毕业的时候,我的心肌炎已被治愈,医生说我可以正常参与运动锻炼了,我想我终于可以在我即将到来的中学时代上体育课了!我心里摩拳擦掌,不想要再被别人喊“弱鸡”,我要强壮的身体,我要上体育课,我要把我这么多年没上的体育课都上回来!
事实情况是,老天爷似乎又再次给我设置了屏障,虽然我的心肌炎治愈了,但我从初一开始得了一种“胃病”,看了很多医生都没找到原因,我常常会感觉胃痛,以至于后来初中三年的时间里,上着课就开始胃痛,然后举手请假去医院对我来说已是家常便饭,当然,对于老师们来说也是。去到医院的我不是开药就是输液,甚至到后来只有输液才能够缓解我的疼痛了。当时我们班有一些同学是来自于我小学就读学校的同学,他们在我小学时候也听闻过我,渐渐的,我小学时患“心脏病”的说法在初中班上同学间也不胫而走,以至于我也花了很长时间去跟他们解释“心肌炎”是一种什么病,我现在是已经痊愈的状态和目前我是胃痛而不是什么“心脏病”了。但是这种“解释”似乎也没有什么用,我竟从周围人看我的眼神中读出了一种“同情”。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在我们镇上中学里我是年级前三的水平。对于几乎以学习成绩好坏为唯一评判标准的镇上中学来说,成绩好一般会让周遭同学羡慕甚至嫉妒,而我的学习成绩好,别人却更多是同情。“她成绩好又如何呢?她一个病秧子,活得了多久都不晓得哟。”这种声音也不经意被我听到过。到后来慢慢地,我从对自己“身体不好”的懊恼和否认,变成开始接受自己“天生是个虚弱的体质“这件事本身了。
于是,我整个初中的目标变成了要考去市里最好的国家重点中学,因为在那里就会少有认识我的以前小学或初中的同学了,这样我就可以开始我真正新的人生,不会让别人知道“我天生是个虚弱的体质”这件事。
终于我如愿熬到考上了我目标的高中,脾胃的问题我已坦然接受习以为常,可能因为这种心态的转变,反而让我觉得没有那么痛苦了,是的,每个人体质就是不一样的,我天生就弱,先天条件就是不好,是不能和别人去比的,我常常在生活中的很多时刻都这样暗示自己。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的痛经开始了。大概我在高二的时候,开始痛经,属于非常严重的那种,直接痛到面色苍白嘴唇发乌全身颤抖,以至于我每个月都很恐惧我大姨妈来的那个日子。我听说痛经可以吃“芬必得“来止痛,但我吃了一点用也没有。我妈又带着我跑遍了当时市里大大小小的中医西医,我喝了非常多的药,数不出名字的各式各样的药,也是一点作用都没有。到后来我感到很绝望,我只记得看过的无数医生说了很多种相同的不同的原因,但是最后他们把这些所有的原因都统一归于一个结论:”我体质太弱了。“
至此,我已经完全接受我是个“林黛玉“身体的人了,而且,我这辈子估计都是这样了。
我要用“马甲线”向前任证明
时间来到了2019年,接上文所述,几乎从来不运动的我,是因为一场断崖式的失恋实在太痛苦了,我的初衷是为了拯救自己,而在跑步机上找到的快感缓解了我失恋的痛苦,于是我持续并沉浸在这种快感中,最终爱上了跑步的。那么这几年撸铁是怎么和我结缘,我又是如何能够坚持的呢?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如果你一点健身经验都没有,出于想要锻炼或想强迫自己锻炼的初衷,一般会先选择合适的健身房去办张会员卡。而多数人在办年卡付钱的那一刻,即是他在健身房最高光的时刻了,因为那一刻,他们充满自信,期待两周或者一个月之后就能完全蜕变,马甲线人鱼线事业线线条满身,二头肌竖脊肌背阔肌肌肌闪耀。而现实情况是,大多数人在办卡之后那张卡就放到家里某个角落吃灰了,在这里面好一点的情况是,他们开始会去健身房,但是面对眼前五花八门的健身器材,往往一头雾水手足无措,最后只选择了跑步机(顶多还有踏步机或单车),在上面持续的跑步,而大概跑了半个小时(最多半小时是极限,我曾有几个月时间观察健身房的人),他们就会觉得非常无聊,无聊的后来便是生厌,开始讨厌跑步了,则更不用说发现跑步这种看似无聊的运动里面隐藏的无穷无尽的乐趣了。
而我开始也是他们中的一个,我办卡的初衷只是想要找个下班后可以去的人多的场所,我不用在家里待着,这可以减少我对那段“失败感情”的胡思乱想,然后顺带在跑步机上跑步。而不同的是,我是没头没脑死命跑的那个,一去就跑1个小时不停的那种,这多少让我健身房的销售顾问有点吃惊了,他们估计也以为我就是偶尔去一下跑一下那种,没想到我后面每天去每天跑像个“神经病”一样带上耳机就不停的跑。
然后,我自然就引来了健身房教练向我推销。办过卡的朋友肯定都知道,你只要是会员了,你就面临被健身房不停的推销“私教课”,我自然也没逃脱这个套路。推销得多了,我也就动了心,那时候我满脑子都是之前18年还在恋爱的时候,那个时候我发烧到40度患荨麻疹,我前任带我去医院,我那时候沉浸在他对我的这种爱护中,觉得自己非常幸福,但是后来分手的时候,他对我说他实际非常厌倦我生病耽误他工作了,他不停控诉我这一点而丝毫不提分手的真正原因,这唤醒了我从小对自己体质的不自信,甚至一度让我抑郁,怨恨我这幅“天生体质不好”的身躯,非常讨厌自己。于是我决心去试一下“撸铁”,那一刻我想着等我练出马甲线,在朋友圈晒出我的照片,我要让前任看看我的马甲线,让他知道我是“强壮”的!(PS: 我那时候微信联系人还没和前任互删)
她也说我“太弱了”
我挑了一个身材姣好的女教练,她叫小高,我对她说,“你能帮我一个月练出“马甲线”吗?”她怔住了几秒后立刻坚定的告诉我:“可以的,交给我吧!”于是我果断刷卡买了30节课。而她在说出“”可以的“”这句话前,体侧都没带我做过,也没有测试过我的现有体脂率。
接下来,我就开始跟着她训练,我非常听话,配合她说的保持一周四次的出勤,当时我认为所有的事情都要排在健身的后面。刚开始她带我做一些徒手的力量训练,偶尔加一个壶铃或者哑铃,并没有直接上器械。一般的流程是她做一遍,然后我按照她教的模仿着做,但几乎在我动作的一开始都会被她打断,然后说我这里做的不对那里做的不好,于是她会再向我演示她做的方式,让我继续做,而我继续一做后很快就被她再次打断。实际上我认为我做的动作和她同样,但她给我的反馈却是我做的都不对,常常一个部位对了另外的部位又错了。多几次之后,我变得非常烦躁,“果然我不适合运动,果然我不适合锻炼”这种声音不断地在脑海响起,然后我就变得很灰心丧气,一节课结束后,无非是重复了我之前的结论:“我果然在运动方面是很弱的,我果然是不适合锻炼的,我根本找不到感觉,我做什么都是错的,我是没有运动细胞的,我是没有运动天赋的。”而小高对此的说法是:“你现在肌肉力量太弱了,下次我们练背,不练腿了。”
第二天我在家里平复了一天心情,告诉自己还是坚持一下,第三天我再去上练背的课,如同上一节“练腿”一样的流程,我练完之后心里更是不开心了。在一个小时的练习时间里,我的动作不停地在被打断,我一直被批判说我这里关节不正位,那里肌肉没有发力,永远在错误运动。最后她告诉我我的马甲线估计很难实现了,因为她完全没想到我的运动思维竟然这么差。听到这里我非常沮丧,一方面觉得我果然是不适合运动的,一方面有感觉我好像是被欺骗了,但是怎么她说的又很有道理。
在小高那里上了一周多的课程后,我开始会主动去问一些“发力点”在哪里,这个动作若做正确应该是什么感觉,什么叫作“屈髋”之类的问题了(她之前从不会主动告诉我这些),但我发现她的回答给我的感觉就只是在说她认为的理论,而我没有办法理解到她说的。一方面我对自己所谓的“运动思维”能力感到自卑,一方面我又想钱都交了我得想办法克服这个困难,我想这么下去不是办法。当时我在健身房会观察其他的教练上课,我发现有一个男教练很有耐心很专业,我有了换教练的想法。不过一方面我也疑惑,是不是我自己能力本来就很差,所以我没有办法理解到小高说呢,换了教练可能我还是不行?再加上小高平常人也很好,我感觉我换教练会否对她有很大的影响,以后见面会否很尴尬呢。我自己前后纠结了好几次之后,最后终于想通了,我是花钱来买效果的,不然我浪费时间和金钱干嘛呢,我确定要换教练。
遇见老王
后来我换了我觉得不错的那个男教练,我叫他老王,当时的我一定想不到几年后的今天,他竟是我最好的兄弟(之一)呢?老王先是带我做了体侧,了解了我身体的状况之后,问了我的训练目标,然后给我制定了一个训练计划。一开始他也带我做一些徒手的力量训练,不过他也和小高一样发现我很难在这些徒手的训练中找到正确的发力,他问我愿不愿意打拳,我一听愣住了,不可置信的看向他:“你确定我这么弱鸡现在就要拳击?”他很淡定的说:“就是因为你弱所以你要拳击,拳击可以快速让你身体恢复活力,最短时间内激活你的力量。”我不理解但我听从了他的安排。于是他立刻安排了另一个拳击教练来带我,接下来我就跟着那个拳击教练练了大约一周。关于拳击的故事这里不赘述,你要问我那一周啥感觉,总之就是一句话,我觉得我一定会死实际我又没有死。
一周后,又换回老王带我,这次他直接带我上器械,我感到疑惑,我说小高说我力量太差不适合直接上器械,真的可以吗?他给的解释是,一周的拳击已经让我的力量,心肺和运动反应都快速激活了,而且器械可以更好的帮助我的肌肉找到感觉,徒手的练习虽然力小但是精准度要求很高,不适合现在小白阶段的我。这简直进一步刷新了我的认知,原来那些看起来很困难的器械竟然是偏简单的么?我带着种种困惑,又经历了两周的练腿练背练肩练腹的循环练习,这个过程中实际我也很多次找不到发力的感觉,但是老王一直都在鼓励我,而且到后面越是力竭的动作顶峰瞬间,我几乎觉得自己就要猝死了,我问老王我会猝死吗?老王很坚定的告诉我,放心吧不会,于是我又继续咬着牙把训练计划完成。
就这样大概跟着老王又练习了一个月左右,这一个月里我对他让我做的动作不停的提出质疑,他也还算都能对答如流。实际上这一个月我练得很迷茫,一直不知道这样练下去会否有变化,我太想要尽快看到身体的变化了(这里更多是形态上的变化)!一个月后,我的马甲线还是没有,虽然我明显感觉自己的四肢更加有力了,心肺功能也增强了,数据上我的体脂也降了,但相比我在跑步中找到的那种清泉涌出并跳动的雀跃感(上篇文章有阐述,我后来理解这个就是很多跑者说的“跑步高潮”),我并未在“撸铁”当中找到同样的乐趣。我决定把剩余的12节课上完就撤。
那段时间正逢我开始学车了,上文中也有说到,学车的期间我开始户外跑,每天早上学完车之后沿着三环路奔跑去单位上班。而我惊喜的发现,我的体能竟然比之前只是跑步的时候有很大的提升,我发现这正是力量训练带给我的,核心肌群的训练增强了我身体的稳定性和协调性,而下肢力量的训练则提升了我的步幅,同时更有力的根基在落地时加强了缓冲,为我的关节也分担了压力,这些都会让我的运动表现变得更好!我的跑步时长变得越来越久,跑起来也愈发轻松,跑了很长时间也不会觉得很累,这让我感到非常的愉悦!也让我有了坚持“撸铁”的动力!
这时候我发现,比起“马甲线”秀朋友圈获得的快乐而言,身体由内而外的强壮带给我的才是真实具体的快乐!我第一次对过去二十几年形成的“我本弱,我在体育上一定是倒数”的观念产生怀疑了。
我真的很弱吗?
为了更进一步探索“我是真的很弱吗?”这个命题,我开始更加认真对待“撸铁”这件事,如果说一开始只是尝试,但现在我把这件事当做很神圣和严肃的一个工程研究对待,因为它第一次挑战了一直以来我对自己身体的认知。没错,我小时候的体弱多病这是客观事实,因了这个客观事实,我从小到大身边所有的人,其中不乏为我诊断的医生们,他们是生命科学权威的代表,还有我尊敬的老师,我身边所有的同龄人,以及我最亲近的家人。他们中有的是从“科学”角度善意的提醒,有的是出于长辈的关爱,有的是出于同情,还有的是出于嫌弃和鄙夷,无论出于什么,所有人都在以他们自身的维度出发,通过他们的眼神、言语和行为不断向我灌输和强化“我天生体弱,我一辈子和体育运动无缘,强壮的体魄和我永远都无关”的信息和观念。我一开始不服气,到后来也逐渐接受了这个观念,且我也认为所有天生的东西是无法改变的。而事实是,通过正确的锻炼方法,不断的内外激励,仅仅是坚持不懈的重复“枯燥”的动作训练,坚持不懈的重复“枯燥”的奔跑,一段时间后,身体就能给我正向的反馈了。
后来,为了省钱,我把上私教课的频率从一周四次调整为一周两次,而我每一次上课都会刻意去记录我的训练动作,回家后及时复盘当天练习的要点和感受,然后在没有教练带的时候自己去健身房复习加深理解。这种办法很快就有了成效,我感到老王按照以前的节奏来带我已经明显不够了,我常和他说对我太仁慈了,要加量才行。一般教练被我这样“刺激”之后,会激发他想要“征服”会员的决心,于是他也越发看重对我的训练,因为教练也是想要挑战自己的!。
时间又再次来到了10月末我参加完第一次马拉松回到成都,关于那一次马拉松我在我上篇关于跑步的文章也有说到,这里是那次马拉松结束后我回到成都的故事。回到成都后,我去健身房上课,那个时候我几乎跟健身房所有的教练都混得很熟了,我和他们说了我参加马拉松的事情,他们都很惊讶我竟然能够跑下来那么长的路程,并对我表示佩服。对于他们这个反应我也很惊讶,我说:“你们那么厉害应该也能跑的吧”,结果他们都和我说让他们撸个百斤铁没问题,但是长跑是真的不可以。我也是在那之后才知道,我以前对于健身教练有一层天然的滤镜,我一直认为他们力量很强,跑步自然也是很牛的,作为小白的我,真的是那个时候才知道,原来实际中有很多你看着他可以撸百斤铁,但是他未必能跑10公里,而能跑10公里的人,又未必天生擅长力量训练。当然了,实际上也没有什么天生不天生,所有都是后天的日复一日重复练习的结果,当然前提是有正确的方法。
我对自己更加自信了,因为“我本弱”的我,在这两个方面都得到了一些反馈。这个时候,对于“我本弱,我在体育上一定是倒数”这个观念,我从最开始的深信不疑,到上个阶段的开始质疑,到现在已经是彻底否定了!我不再坚定的持有“天生的东西在后天无法改变”这样的很多人自己这么认为也这么灌输给我的观念了!
既然找不到好的教练,干脆我自己做教练吧
2020年疫情开始,楼下的健身房倒闭跑路了,老王回了他老家的城市做教练。因为疫情的原因,我所在城市的健身房常常暂停营业,因此我买了一些比较方便练习的器材(主要是哑铃壶铃杠铃等)在家里锻炼,同时自己做了简易的高位下拉和划船机这种我常用的器械。我买了很多健身方面的书,我的下班时间几乎只做两件事,其一是锻炼,在家研究肌肉位置,肌肉生长本质和正确发力,营养元素和体适能等健身知识以及自我健身训练,在户外就跑步;其二是相亲找对象,听了很多相亲对象们为什么单身至今的故事,额,跑题了。
2022年,我再次想找个教练上私教课,想着进一步雕塑一下我的身材,同时也可以互相探讨健身的东西。有那么2个月左右的时间,我把成都南门的健身场所都跑遍了,我在美团上买那种9.9元一节体验课,19.9元三节体验课,到不同的健身房和健身工作室找不同的教练上课,算一下前后找了20多个教练吧,最后我失望而归。有的教练像“健身器材使用说明书”,有的教练练得不错,讲的也及格,但是就是不够打动我,更有的教练就拉着你聊天,这让我感到很绝望。
我把这件事和老王说了,并且我也表示为什么再也找不到他这样的“好教练”呢。老王听了之后哈哈大笑,他和我说:“比起三年前你作为小白,现在的你在健身方面可以说是完全“脱胎换骨”,是两个人了。你去不同的健身房上私教课,是一种评判的眼光去看待那些教练,你自然会带很多“挑剔”。如果是现在的你遇到我,可能我也是一样被你吐槽的,优秀的教练其实本来也不多的。”我问老王:“我要不也去考个教练证?既然找不到合适的教练,我干脆自己做教练好了。”话未说尽,老王口中的珍珠奶茶直接喷了出来,他瞪大了眼睛看着我:“不是吧,你要和我抢饭碗啊!”
不曾结束
以上就是我从一个“虚弱的林黛玉体质”到成长为“酷炫健身女教练”的故事的,开头。哈哈哈,为什么写作的篇幅这么有限!我感觉我还没有写完!真的好多故事!好了,现在到了上价值的环节,呼应文章开头“撸铁“这件事带给我后来的人生启发和变化。
你们有没有发现,生活中,我们常常过于高估所谓“天生能力”的作用,而低估了正确的方法,努力且是持续努力的价值。并且人们常常认为,在某一方面天生能力强,则后天一定可以在那方面成功,相反的,天生能力差,就不要妄图去改变什么。比如,因为我从小的身体状况以及外界的反馈,于是我建立了“我身体弱,我天生不擅长体育锻炼”的认知,所以我从来也不曾想过实际上我是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我的体质甚至我也可以变成擅长体育的那一个。因为常常在涉及体育锻炼的时候,我都会本能的排斥,脑子第一时间就是跳出来:“算了我不行的!”,但事实却是,很多运动我都可以做到,且通过正确的练习,我甚至比很多人的运动表现都更好!这也让我变得更加自信,在后来我面对生活中所遇困境的时候,原本脑子里“不行的,死定了”的思考方式,则转换为“我可以解决它,没问题”的思维模式,而事实是我也真的一次次解决了问题,跨过了那些障碍。
如果你是一个生来强壮体质的人,强壮会让你身心更为自由,但如果你是一个生来虚弱的人,变得强壮的过程则是一场对自我的征服,而在不断征服自我的过程中,你就构建了对人生的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