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的喧嚣中,保持阅读,保持热望:RDV 2023年度好书榜



作者:[日]久保田博二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在1978至1985年期间,日本资深纪实摄影师久保田博二耗时1000多天,几乎走遍了中国全部省份,拍摄了超过20万张彩色照片,以敏锐的政治学眼光捕捉着1978-1985年间传统与现代交织的中国风貌。他在中国和老百姓一起住人民公社、上旱厕、坐牛车,不动声色地观察中国的方方面面,用镜头记录中国人的衣着、饮食、工作、旅行、娱乐……关注着中国的传统元素和新的表达方式。
《早春的中国》从久保田博二过往拍摄中国的海量底片中精选出370余张精彩鲜活的照片。这些照片既有他广泛传播的经典作品,也有大量首次披露的精彩画面,为读者呈现一个如早春般萌发新生的中国,展现一个时代的丰富细节。

作者:Chris Burkard, Gestalten
出版社:Gestalten




海洋是我们星球的命脉,是奇迹、美丽和灵感的源泉。在这本令人叹为观止的沿海风光摄影集中,世界著名户外摄影师和探险家克里斯·伯卡德(Chris Burkard)带我们踏上穿越七大洋之旅,从北大西洋的崎岖海岸到热带的宁静水域,他的镜头捕捉着海洋的神秘之美与威严。每翻过一页,读者都会被带到地球上不同的角落,沉浸在大自然的壮丽中。
但《海洋》不仅是一部风光无限的摄影集,它更是一项行动呼吁,提醒人们迫切需要保护和维护我们脆弱的蓝色星球。本书鼓励我们不要将海洋仅仅视为一种可供开发的资源,而是将其视为值得我们尊重和保护的生物资源的摇篮。

作者:凯瑞·泰勒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译者:周义,刘芳




约翰·加利亚诺(John Galliano)是当代最浪漫、最令人眼花缭乱的时尚设计师之一,他的时装作品是一种嵌入布料的叙事。对于大多数时尚行业的看客而言,他那特立独行的形象,以及出现在其高定时装中梦幻般的羽毛和薄纱,往往约等于时尚本身。
尽管如此,关于加利亚诺的完整著述并不多见,在网络、报道、甚至某些博物馆内,关于这位设计师的信息常常充满了错误。由服饰收藏家、英国拍卖师凯瑞·泰勒(Kerry Taylor)完成的这部《加利亚诺》填补了这个空白。本书详细地梳理了加利亚诺从中央圣马丁毕业到进入马吉拉工作室、30多年的从业历程,详细分析了他每一场时装秀的灵感来源、亮点,同时收录了与加利亚诺密切合作的人的采访,为读者欣赏其服装设计及其创作背景提供了新线索。
书中的图片有来自私人高级定制档案的罕见设计图片,也有揭示服装复杂性的特写镜头,还有展示设计师最具创新性的作品的标志性T台镜头,是时尚爱好者、收藏家和研究人员的灵感之源。

作者:Pablo Picasso, Claire Bernardi, Raphaël Bouvier等
出版社:Hatje Cantz




2019年,贝耶勒基金会(Fondation Beyeler)展出了来自知名博物馆和私人收藏的约80件巴勃罗·毕加索的绘画与雕塑作品。本书与展览同期出版,以独特的方式将这位杰出艺术家的作品展现在世人面前。这些被广泛视为现代主义最美丽、最富有情感的艺术作品创作于1901至1907年间的蓝色和玫瑰时期,每一幅/件都是毕加索作为20世纪最著名艺术家的卓越之路上的里程碑。
整个蓝色和玫瑰时期,“生命”、“爱情”、“性”、“命运”和“死亡”成为毕加索创作的主题,年轻女性和男性人物的精致之美,以及对儿童和饱经生活创伤的老人的描绘在其作品中得以呈现。不同于毕加索在蓝色时期描绘的社会边缘人的物质匮乏和心理痛苦,他在玫瑰时期的作品以“杂技演员”为主题,对人物形象的创作不断变形的同时,预示着立体主义新绘画语言的出现。
Yayoi Kusama x Louis Vuitton: Creating Infinity

作者:Yayoi Kusama, Delphine Arnault,Akira Tatehata, Hans Ulrich Obrist, Mika Yoshitake
出版社:Rizzoli




2023年,知名品牌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与世界著名艺术家草间弥生的再次合作,堪称本年度时尚与艺术跨界的一次大事件。本书将草间弥生的艺术作品与她为路易威登设计的开创性时装系列一起展出,讲述了许多令人垂涎的作品背后的灵感,并带领读者踏上草间弥生艺术境界的迷人之旅。
从这一标志性的合作关系出发,书中同时收录了时尚和艺术领域知名专家的贡献,包括从时尚角度探索此次合作的时尚编辑乔安·弗尼斯,发起品牌与草间合作关系的设计师马克·雅可布,以及著名策展人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与长期研究草间弥生的专家立畑彰之间的对话。
为了颂扬草间弥生的流行文化影响力,本书还收录了一些当今最重要的当代艺术家和音乐家的思考,包括阿卡、凯瑟琳·布拉德福德、安妮·伊姆霍夫、瑞安·麦克纳马拉、劳尔·德·尼维斯、瑞安·特雷卡廷、诺拉·图拉托和雅各比·萨特怀特等等。他们解读了草间弥生的影响力,以及她通过著名的波尔卡圆点和镜面装置创造奇幻世界的非凡能力,而这些都是她对艺术和宇宙充满深思熟虑的哲学思考的体现。

作者:Tobias G. Natter
出版社:Prestel




奥地利象征主义画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是现代主义运动最负盛名的代表人物之一。但或许少有人知的是,室内设计对克里姆特的创作而言至关重要,他的许多画作都是为特定的环境或空间而创作的。本书就以精美的制作生动展现了克里姆特的这一创作实践,以及他的油画作品如何出现在私人餐厅、沙龙、画廊、博物馆和公共展览空间中得到呈现。
书中以双页展开的形式呈现了埃米莉·弗洛格和赫敏·加利亚的肖像画、震撼人心的《赤裸的真相》以及风景画《池塘边的早晨》《高高的杨树 I》等画作。伴随每幅画作的是克里姆特学者托比亚斯·G·纳特(Tobias G. Natter)的深思熟虑的文字,解释了这些画作如何在构思时就考虑到将要容纳它的不同空间的室内设计。这些阐述文字与克里姆特画作的全彩复制品、以及原始室内装饰的黑白复古照片并置,为读者了解克里姆特的作品和艺术视野提供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视角。

作者:[法]达尼埃尔·阿拉斯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译者:马跃溪,李军(审校)
一幅画的细节中,隐藏着作者试图传递的私人密码。一个脱离了原先画面、独自出现在人们眼前的细节,可以引发人们对艺术史业已形成的基本概念的怀疑:它们是什么?为何出现在这里?我们如何get一幅画的真相?法国当代著名艺术史家达尼埃尔·阿拉斯在这部《细节》中开启了一场解谜之旅,从达·芬奇到马奈、从中世纪教堂到布面油画,从细节角度“破译”大师之作,带领我们重新发现300余幅世界名画。
本书作为阿拉斯的集大成之作,既有难能的独一性,又妙在“之间”:在经典与当代之间,在渊博与趣味之间,在传统艺术史与现代符号学之间,也在整体与细节之间。书中以近600页篇幅、366张彩图的超大容量,覆盖17个国家的馆藏,400多位画家及美术史家,其内容量堪称一座纸上博物馆。

作者:赵萱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耶路撒冷以东》是一部中国人类学者在中东世界进行田野作业完成的民族志作品,基于作者15个月的田野调查,书中全面描述和讨论了“在边界上”的耶路撒冷社会。
沿着“地缘-生命政治”的理论路径,本书兼顾不同逻辑、不同主体、不同层次的表述方式,将巴以冲突放回到真实的日常生活世界去考察,清晰详实地呈现历史叙事、权力关系与治理效果在地化的多样性与复合性,重塑我们对巴以社会的理解,打破地缘政治视角的局限,最终还原出一个客观、真实、饱满的耶路撒冷与巴以边界。

作者:[美]克劳迪娅·戈尔丁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译者:颜进宇,颜超凡
《经济学人》《外交事务》年度好书
女性要多付出多少,才能活出想要的人生?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障碍在逐渐减少,但还远没有消失。哈佛大学首位女性终身教授、同时也是202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克劳迪娅·戈尔丁,基于数十年的开创性研究,追溯了女性追求平等的百年旅程。
本书通过数据和历史回顾的方式,深入研究了20世纪初至今受过大学教育的五组女性群体,在事业、婚姻、子女等方面的理想抱负与现实中遇到的各种阻碍,以及代际的演变历程。这部作品简明透彻、引人入胜,有力地阐述了几代女性面临的挑战以及她们取得的进步,并展示了未来通往重大进步的道路。

作者:[希腊]艾伯乐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译者:靳婷婷
《华尔街日报》畅销书
2020年新冠大流行期间,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疫苗研发之战,让一家生物制药公司走入大众视野。通常情况下,一支疫苗从创造、测试、生产到投入市场,需要花费数年时间。然而辉瑞公司的科学家在董事长兼CEO艾伯乐博士的领导下,将“不可能的事变成可能”:他们克服了一系列因社会和政治动荡而加剧的危机,仅用九个月时间就生产出了世界上第一种新冠疫苗。
在本书中,艾伯乐亲自为读者讲述了疫苗研发背后,独家且一手的幕后故事。但《科学的胜利》也是一个关于领导力的故事。它讲述了一位希腊移民、一个大屠杀幸存者的孩子,如何成为全球最大的公司之一的负责人,并领导这一机构经历了戏剧性的变革。
它还揭开了辉瑞面对艰巨挑战实现成功的密码,从科学的力量、承担责任的企业和人类智慧的巨大潜能三大因素,讲述了促成公司成功的故事和所能带给我们的启发。正如艾伯乐所说,“这是我生命中最具挑战也最有价值的一段时光。我们的成功并不是靠运气,而是因为我们做好了准备。分享我们面临的挑战、积累的经验以及所秉持的核心价值观,希望能够给你激励和启迪,助你创造属于你自己的奇迹。”

作者:王宏志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1793年马戛尔尼使团的访华之行,是中英官方的第一次正式接触,对两国的历史发展均产生了重大且深远的影响,然而使团的沟通与翻译问题罕有进入研究者视野。本书作为翻译史专家王宏志凝结二十年心血之作,聚焦于翻译在这次中英对话中扮演的关键角色。这部作品不但改写了18-19世纪中英关系史的研究图景,也成功揭示出翻译研究在重大历史事件中所具有的超乎寻常的重大作用。
全书七个章节以时间为轴线,通过对使团译员背景以及国书、敕谕、礼品清单、往来书信等各类文件的翻译和改写的考察,并基于对大量珍贵档案和多门语言文献材料抽丝剥茧式的挖掘和分析,力图还原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事件的翻译过程,向读者展示翻译在此次事件、乃至近代中国外交活动中的至关重要性。
本书资料丰富、论述严密,对使团研究的诸多问题提出了新颖的见解,填补了现有研究的空白,更为近代中国翻译史、中英外交史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与典范。

作者:杨苡(口述),余斌(撰写)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人的一生不知要遇到多少人与事……我虽是个平凡的人,却也有许许多多的人可念,许许多多的事想说。”这是五四运动同龄人、西南联大进步学子、首创“呼啸山庄”译名的翻译名家杨苡经历百岁人生的所感所悟,时代不是她的人生背景,她的人生就是时代本身。
本书作为杨苡唯一的口述自传,既是一位女性的成长史,也是一代知识分子的心灵史,更是一百年间的家国史。不过,相比于传奇与成就,杨苡更看重她的平凡日子,从童年深宅里祖辈的煊赫,到学生时代的同窗情谊、少女心事;从西南联大到中央大学;从她初见“文学偶像”巴金到师从沈从文……
学者余斌历时十年,方才完成这部口述史。书中真实记录着杨苡走过的一百年所承载的亲情、友情、爱情和世情,在细节处照亮了历史的真实。纵观全书,杨苡明亮的人格、她的乐观豁达,让人感受到“命运”二字的分量,也将认同:人生终究是值得一过的。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 fin -
Let's Make A Rendez-vous
SKP RENDEZ-VOUS 北京SKP店
朝阳区大望桥 北京SKP 4F
010-85952539/85952579
北京SKP-S店
朝阳区建国路86号SKP-S 2F
010-87955088
北京DT51店
朝阳区北苑路98号院1号楼 DT51 3F
010-67025888-5301/5401
西安SKP店
碑林区长安北路261号 西安SKP 9-10F
029-83699072
西安SKP-S店
碑林区长安北路261号 西安SKP 4-5F
029-83695733
成都SKP店
高新区 天府大道北段 成都SKP 1-2F
028-68385888-5031
成都SKP-S店
高新区 天府大道北段 成都SKP-S 2F
028-68385888-5033


© 本文版权归 SKPRendezvous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