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行回顾——选船,准备,享受旅程
22年11月底我临时起意,定了两周后阿根廷出发的为期20多天穿越南极圈的南极三岛行程,最后觉得非常值得。南极作为一个相对昂贵且难以到达的目的地,信息相对少,对于想去的人可能有很多疑问,希望大家多交流。
去南极是一个相对笼统的概念,常规路线包含南极半岛,南乔治亚群岛(South Georgia ),福克兰群岛,非常规路线还有南极点(需要坐飞机),Ross sea,Weddell sea(如果要看帝企鹅)。除非直接坐飞机去南极点,所有游客都需要通过参加不同邮轮公司的行程来访问南极,上船之后,除了每天吃什么,可以做的选择基本没有,所以选择船公司和行程可以说是南极之旅最重要的一个选择。目前规定下,只有小于等于200名乘客的船才可以登陆南极。
选择合适的船公司其实只需要回答三个问题:
1.你更希望看南极的什么?是动物还是风景?
2. 你有多久的假期?
3. 你的预算是多少?
第一个问题:
如果更偏向于看风景,可能去南极半岛就足够了——我个人认为南极半岛上最好看的是各种奇形怪状的冰,怎么都看不够。如果更喜欢看不同种类的动物,那应该把南乔治亚包括在行程中——南乔治亚处于洋流交汇处,有丰富的食物,因此吸引了数量繁多的动物(企鹅,鲸鱼,海豹等)。并非在南极半岛上看不到,但是密度还是南乔治亚更高。
第二个问题:
能够访问南极的时间一般是11月-3月,是南极的夏天,但每个月能看到的东西差别很大——各种生物都抓紧这宝贵的时间繁衍捕猎或者长大,赶在冬天到来之前做好准备。其中相对天气最好最稳定的时候是12月-1月。天气的好坏,非常影响南极之旅的质量——如果风太大导致无法使用冲锋舟,原定的登陆点就无法登陆,只能在船上看,质量肯定不及能登陆来的好。
如果只打算去南极半岛,目前主流的行程可以在10天左右完成,但是考虑到去南极半岛穿越德雷克海峡单程就需要2天左右,实际在南极半岛的时间可能只有3-4天。如果再加上天气不是都特别好,有可能游玩质量打折扣。还有一种选择是坐飞机飞过德雷克海峡,但我个人不是很推荐这个——能不能起飞取决于天气情况,行程不确定性很大,目前似乎是如果等三天都无法起飞,整个行程就直接取消退钱。
第三个问题:
位于船上越高楼层的房间越贵,越新的船越贵。还有一些船公司有特殊的卖点,比如美国国家地理的船,上面有国家地理的摄影师。
行前准备
游客去南极的时间为南半球夏季,但即使是盛夏的南极洲也是气温在0度左右且妖风阵阵。行前准备除了规划到出发点的交通,主要就是带衣服和用的东西。
衣服:三层穿衣法,最外层的衣服/手套一定要是防水(waterproof)而不是防泼水(water-resistent),所以很多滑雪服并不合适——不止是在登陆点可能有雪,坐冲锋舟的时候也常有浪头打过来,防泼水的衣服完全不够用。手套帽子羊毛袜很有必要,徒步的或者滑雪的羊毛袜可用。大部分船公司会提供外出使用的靴子。
日用品:船上有暖气,但我不确定有没有加湿,整体气候偏干燥,可以带足保湿用品。考虑到所有船上产生的垃圾最后都需要被带回去,不建议使用太多一次性产品。
食品:可以带一些轻便的小零食,考虑到所有垃圾最后都需要被带回去,不建议带太多会产生垃圾的食品(如自热食品)。
上船之后的生活,主要就是围绕行程来安排——天气情况允许的话一天会有2-3次登陆机会,天气情况不允许可能会改为冲锋舟或者船巡航,能够登陆的话游玩质量肯定比巡航好不少。在登陆点需要行走在向导事先规划好的路线内,遇到动物要让路,不能离动物太近以免惊扰到他们。遇上天气情况不好,或者在航行去登陆点时一般会安排各种课程,我的行程中有鸟类学家(讲各种企鹅和海鸟有关知识),海洋生物学家,历史学家(南极开发史),地理学家和摄影师(教大家拍照),主要讲的都是南极相关的知识,我非常喜欢。
同船的游客大多数是美国加拿大退休人员,大家来自各行各业,也让我开拓了眼界。在船上一位第三次来南极的游客还做了演讲——他是NASA研究日食的科学家,介绍了上次来南极追日食的经历。
另外Tips:
关于网络:今日普通人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可能是二十年前网瘾少年的水平,因此在面对船上使用的卫星互联网常略有无奈之感——网速不稳定,天气坏或者云多可能断网,十天后我就戒了网瘾。如果有不得不需要在特定时间联网的情况(比如处理工作等),请提前说明情况以免耽误。
关于预定船期时间:行程的单价高,因此围绕销售产生了丰富的销售渠道,主要就是提前定和船开之前定last minute船票。22年是疫情后恢复南极游的第一年,我在船上遇到了不少疫情前几年就定了这个行程的游客,小部分人是和我一样出发前才定的行程。提前很久定和临出发前定都有价格折扣,如果要最低价可能还是临出发前定好,但坏处是附加的活动(比如在南极露营,划皮划艇)一般都已经报满了轮不到。我去的这次就没有参与附加活动,这个遗憾只能留给下次去南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