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罗伯特S 费尔德曼
《发展心理学》以人这一生从出生到死亡的时间线从三个方面(生理、认知和人格)讲述了人这个物种的联系发展变化的过程。
在时间线上,它将人这一生分为了九个阶段:胚胎期、婴儿期、学前期、儿童期、青少年期、成年早期、成年中期、成年晚期和死亡与临终。在这段时间线上,时间本身并不会存在严格的界限和节点,每个个体自身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总会有些差异,但对于变化的整体阶段而言,我认为还是有很强的归纳性的,即使每个个体对发展阶段的定义并不完全一致。譬如,对于我而言,我会更愿意将人这一生分为这样九个阶段:婴童期(0~12岁)、青少年期(13~24岁)、青年期(25~36岁)、成年早期(37~48岁)、成年中期(49~60岁)、成年晚期(61~72岁)、退休期(73~84岁)、退行期(85~96岁)、临终期(97~108岁)。我的这种理想化的划分方式,一方面是基于自身的自我观察和身边人士的观察,另一方面是基于现今人的平均寿命延长和整体社会发展的考虑(发达国家的退休年龄的增加)。这九个阶段实际更多的是划分为三个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衰退阶段。在成长阶段里:在婴童期中,个体是一个受到强烈保护的阶段,我们更多的是从生理层面的成长;青少年期,个体普遍受到单一维度的压力-学业压力,从单一维度和考量个体自身的耐受力,同时让个体开始去思考自身想做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在青年期,个体进入社会,需要学习从多个维度(生存、婚恋、事业、爱好等等)来综合评判和思考,并做出取舍,在这个阶段中个体才会真正清楚和了解自己、他人和世界,完成从个人中心世界到小我世界构建的过程。完成了成长阶段的人,才会在接下来的成熟阶段中真正懂得去成就自我、发挥自己的能力并具有与外在世界和谐相处的安定力。而在成熟阶段中,个体在每个阶段中遇到人生的责任、权利和不如意时,才拥有恰如其分处理的能力。而衰退期,其实是一个与自己、与亲人和这个世界不断告别和接纳死亡的身心过程。
在生理层面的连续发展过程中,其实是一个每个个体都能清晰意识到的过程,所以在这里我不会做太多的摘要和陈述。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是关键。
在认知层面的连续发展过程中,并非每个个体的认知发展都是连续的,同时许多人的认知会滞留在某个阶段而不再发展。许多研究者认为有两种不同类型的智力: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流体智力反应了信息加工、推理和记忆能力;晶体智力是个体通过长期经验积累获得的信息、技能和策略,并可用之进行问题解决的能力。智力能让个体有逻辑地、系统地思考,而智慧是对人类行为的理解。如果说读书能增加个体的流体智力,做事能增加个体的晶体智力,那么阅人则能增加个体的智慧。所以从提升认知方法上而言,读书、做事、阅人三者是缺一不可、相辅相成的唯一办法。对于理工科出生的我而言,对人的忽略,让我成为了一个只有智力而没有智慧的人。而对绝大多数而言,读书能力的丧失导致了其流体智力的缺失。
在人格层面的连续发展过程中,虽然有一些理论可以对人格进行分类,但直至今天都很难真正做到对人格的准确定义,所以这本书中,将人格和社会性合并成了综合的一章。从职业选择的角度,Holland将人格分为了六类:现实型,这类人注重实效,善于解决实际问题,而且身体强健,但社交技能平庸,他们是优秀的农民、劳工和卡车司机;智力型,这类人是理论和抽象导向的,虽然不擅长与人打交道,但他们适合从数学和自然科学相关的职业;社交型,这类人的语言能力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很强,他们是优秀的销售员、教师和咨询师;常规型,这类人喜欢从事高度结构化的工作,他们是优秀的职员、秘书和银行出纳员;进取型,这类人喜欢冒险,敢于负责,他们是优秀的领导、高效的经理人或政治家;艺术型,这类人擅长用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相对于人际交往而言,他们更愿意置身于艺术的世界里,他们最适合从事与艺术有关的职业。但Holland理论的核心缺陷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完全归纳于这些人格类型中。同时,这套分类方法仅且只针对职业上,并不能代表个体本身。很多研究集中在“大五”人格特质上:神经质,个体情绪化、焦虑和自责的程度;外向性,个体外向或害羞的程度;开放性,个体对新异事物的好奇心和兴趣的水平;宜人性,个体是否好相处,是否乐于助人;尽责性,个体使事情有组织性和责任感的程度。大部分研究发现大五人格特质在30岁后相对稳定,但是某些特点仍然有一些变化,神经质、外向性和开放性相对于成年早期来说有一定的下降,而宜人性和尽责性却有上升的倾向。如果将人格的发展定义为其社会性总和的发展,那么人格发展将会涉及到以下三个重要方面:恋爱和婚姻、家人和朋友、事业(学业)和爱好,而在这本书中,也详细地针对每个阶段中涉及到的这三个方面的主旋律做了详细的介绍,同时这三个方面与人的幸福感有着很大的关系。同时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成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或整体幸福感在一生中都保持稳定,所以感受幸福其实是一种个体自身的能力。
我个人觉得这本书是一个个体一生发展的参考书,无论你现在处于人生发展的哪个阶段,当你感到不适的时候可以打开来翻一翻,也许你会发现,你当下在这个阶段所面临的问题,其他人同样面临过,无论面临的是生理、认知还是人格的问题,这就是我们发展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