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写总结! 2023......
第一次写年终总结,因为觉得是非常有必要也是有冲动去写的一年。以下是时间顺序的流水账,写完发现我真的做了好多事情,回想的时候都有点窒息......
年初是申请学校的最后阶段,整个过年每天都还在写文书,搞材料,指导推荐人帮我填表格(感谢推荐人的积极支持🥺);
二月收到offer,超高兴但有点膨胀,还想着等等其他的学校,结果就这一个......
三月结束工作就没了(合同到期),但还在继续上课,两门课的备课花了我很多时间,同时还要准备学签的各种材料、指纹、体检、GIC......
五月提交学签,在IRCC的罢工中焦急等待,等了一个月终于OPR🥳(让寄护照,基本就是通过了)!
六月七月继续上课,同时订机票,定行程,订酒店,订目的地租的房子,和朋友去了武汉见面。从来没出过国,花了很多时间搞懂各种航班相关术语,最终定了一个从香港出发的航班,计划在那边玩两天。然后疯狂逛小红书,淘宝,618买了一堆要带走的东西。订加拿大房间的时候A型人格占上风,只和房东口头约好,定金也没交,光凭借自己识人的本领判断对方是一个好人(结果是的)......
由于想早点过去适应环境,9月开学但买的8月初的票,因此上完课之后就只有20多天的时间在国内了。首先把出租屋的东西搬空,脑子同时要想,哪些丢,哪些带回老家,哪些带去加拿大,哪些可以卖,哪些邮寄......打仗一样地退完了房,由我爸和他哥接我、我猫、我的画回了老家
老家呆了几天见朋友,最好的朋友但因为某些事隔阂了,最终只是浅浅吃了个饭,谁也没说透,维持一个表面平和😔。接着上成都,把猫托付给了朋友,带过去那天哭死了,但它不是只认某一个人的猫,现在在朋友那过得很好,我觉得这个决定是对的。然后就是把自己闲置多年的家给收拾出来,出租。超级感谢亲爱的外婆的陪伴,每天陪我去收拾,出了很大的力,陪我去吃楼下16块的自助,慢慢接受我要出国几年的事实。所有家里和出租屋里的书都送给了朋友,舍不得但觉得他们有了好归宿。在搬钢琴的时候意外发现我妈藏在钢琴里面的好几个厚厚的文件夹,和我嬢嬢们一起打开挨个看,有文件,有诉状,有照片,有信,有日记,加上嬢嬢们的叙述,我原来对我妈只有一个框架的故事变得异常完整。东西,大多销毁了,只留下一些照片和我拍的信件。并不想去反刍回忆,但我会把它们写在某个地方。

到了七月底,拖着两个行李箱与家人在火车站分别,自己去了香港,开心地玩了两天后顺利登机、转机、落地、换签证、做约好的车去了提前租号的house。房东上班不在,自己开密码锁进门,把提前在亚马逊买好的床铺上,趴着就从下午睡到晚上。



接着后面一周就是去市中心办银行卡,手机卡,逛超市买必需品,持续处于对物价的震惊当中......由于太村了又是放假,被公交车折磨得很惨,去超市买十几二十斤的东西下了公交还要走25分钟才能到家,一路上不断地停下来休息😭(都不知道用送货服务,笨啊)。偶尔会非常注意商场或超市里结伴出行的人们,觉得自己一个人身处异乡,不是滋味。整个八月虽然没事,但也没闲着,天天扒学校网站各种信息。

九月开学后就忙得飞起,虽然只有两门课,但其中一门我导师的课有50个左右的课堂材料需要课前准备,有些是两三百页的书,有些是四五十页的论文,敢说我整个硕士都没读这么多书....!除此之外,自己也作死去参加各种各样的工作室、课程、活动,还有喜笑颜开来钱的助教和主研工作,Google calendar满满当当(当然也有不少约了但没去)
随着开学开始接触人,各种痛苦就来了(超I人)。首先是语言障碍,比我想象得大得多,雅思7.5的听力在这里我只能听懂60%,经常因为聊天中听不懂别人说的话而呆若木鸡。口语就更差了,一张口就是阿巴阿巴,词汇匮乏,表达困难,别人觉得交流费劲,估计看我也像个傻子,也就更少更我交流了。现在稍微好些了,但绝没有突飞猛进。英语的问题也导致我在学习中吸收得比别人少,效率也被拉低很多,结果就是我挣扎着才能完成基本任务的时候,别人已经完成很多其他任务了,写完半本书、见了这个教授那个教授、参加会议、做兼职、和前女友天天打电话,哈。
另一个痛苦就是社交,不喜欢交际但是在这种陌生环境中还是很渴望能得到认同的,或者有某种归属感的,因此很在意自己和同门、同学的关系。我会积极参与他们发起的爬山、看展、喝咖啡活动,但由于语言和文化原因,导致虽然肉体在场,依然晒干了沉默。不过总体来说参加活动使我开心!并且可以和国内的朋友吐露心事,感谢她们的倾听安慰Thanks♪(・ω・)ノ。







虽然语言带来不小的问题,但我觉得自己已经做得非常好了,拍拍自己的肩膀!就算是阿巴阿巴,研讨会上我也是积极举手发言,只要不是small talk,公共场合谈专业我就是不带怕的(其实声音还是抖抖的哈哈哈哈)。点了不少技能点,学会使用文献管理工具Zotero+笔记Obsidian,工作流boost;学会使用Canvas做海报;学会使用Wordpress做网页版面设计;学会自己剪头发,技术还很撇,哈。个人喜欢捣鼓这些东西,学起来很愉快,并且觉得自己学的挺快。
对自己的学术热情以及能力也比较有自信,得益于原来硕士持续参与的一个研讨会,现在仍然在线上参与着讨论,就是早上6:30起床(时差)太痛苦了...... 整个导师的课程写了4篇小文1500一篇+刚肝完的一篇大文8000,已经是我硕士毕业论文的长度了(中英字数比大概1.8:1)感觉自己的写作水平倒是突飞猛进。得到了导师的认可很高兴,希望可以早日发表出来🙏。
PS: 特别鸣谢ChatGPT和Grammarly,我所写的每一封邮件都发给ChatGPT,帮我修改了很多语气、表达方式、清晰度等问题,我发誓再也离不开它了。写作只会写完发给它让它评价,并不会让它给思路或者代写。
当然,特别感谢我的博士导师,我觉得我真是运气好到爆棚了才找到硕士和博士两位都那么好的导师,都是非常认真负责的好老师。博士导师入学时发了研究奖学金,现在让我和同门参与到她的两个项目,发的工资加助教的工资,完全能够覆盖我的生活费了。当怀疑自己的时候从她那里能感受到平等和尊重的感觉很好。
剩下的就是表达一下自己在这个陌生文化中感受到不同于国内的新东西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很大的不一样,在这边陌生人迎面走来会微笑点头致意;办各种事情不用有多余的担心,只需要按照规矩一步步来;为后面的人一直挡着门,等等。关系是点对点陌生化的,而国内是首先有小的群体,对应着外面的陌生大群体,小群体内的关系优先。对于我来说更适应这种陌生化的社会。另外,这边特殊群体是真的融入到社会中的。所有学校的门都是可以自动打开的,就算一个厕所只有两间,其中一间必定是为残疾人设计的。国内?残疾人相当于不存在。以及第一次对vegan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原来甚至分不清vegan和vegitarian。 一开始惊讶于周围这么多vegan,了解更多之后的是理解和尊敬,不过我做不到......我还喜欢这边各种肤色、各种样貌的人和本地人一样多,让我在其中更加的自在。







拉拉杂杂说了好多口水话,真实的感受当中其实包含更多。可以预见明年自己会有多忙,希望明年自己也能像今年一样,忙但是不乱,在稳定的场中一步步抵达目标。希望自己能去多感受些不同的东西,不要在永不停歇的任务中迷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