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23年度读书报告
查看话题 >2023年读书总结
2023年读书总结
2023年非常忙碌地即将过去。今年的阅读量,大体与去年持平,所谓“身不由己”。
相较于去年,本总结增加了一个名为“另类体验”的篇章。与去年同样的是,不将任何文史哲学术专著列入总结之中。
细目排名,均按ABC音序。年度好书11部,值得一读12部,另类体验7部。
年度好书
1.方丈贵惠《献给名侦探的甜美死亡》(2023)
方丈贵惠的推理小说近年批量汉译引进,质量都很不错,特色鲜明,题材新鲜。先前有“穿越”,而这部更是VR介入。
2.洪爱珠《老派少女购物路线》(2023)
日常、温情与过去经由文字蔓延。
3.吉井忍《东京八平米》(2023)
东京日常生活。
4.孔慧怡《五四婚姻》(2023)
揭示出某些先前让不少人向往的五四婚姻的真实,尤其是看似光鲜亮丽的婚姻或伴侣背后的阴暗,特别是处于阴暗中的女性。
5.马伯庸《太白金星有点烦》(2023)
马伯庸总是很擅长将我们熟悉的当今社会的许多结构,开脑洞嫁接入我们同样熟悉的另一个叙事框架之中。
6.饶胜文《大汉帝国在巴蜀》(2023)
尽管总是要反思政治史研究的弊端,但不得不承认,最吸引人的还是政治。
7.石炀《院落社会:北京历史文化街区的生活空间衍化与再生》(2022)
好读且有趣的学术专著,深刻了解北京胡同、大杂院的形成、构造、转型及未来。
8.么书仪《寻常百姓家》(2022)
记录家人在百年多尤其是近七十年的遭遇,展现一般人遭受的冲击。
9.叶广芩《采桑子》(2022)
今年基本读完十卷本《叶广芩文集》,非常推荐互有关联又各自成传的“京味三部曲”——《采桑子》《状元媒》《去年天气旧亭台》。
10.扎克·斯科特《摩天建筑视觉史》(2022)
总是不能拒绝对摩天大楼的探索。
11.章开沅、彭剑《章开沅口述自传》(2015)
近来特别喜欢读回忆录,何况此种跨度极大,力度颇深的佳作。
值得一读
并非是纯粹的好书。是通过比较而得出的。
1.东野圭吾《白鸟与蝙蝠》(2023)
将东野圭吾置于此似乎会让人吃惊,但纵向比较后能发现:这部书在东野近年来大量产出“水作”的背景下,已经是质量上乘了。
2.宫部美雪《希望庄》(2023)
看似日常与生活,实际却是残酷。宫部美雪不会让人失望。
3.胡安焉《我在北京送快递》(2023)
业余作家缺笔力,但展示了快递行业的多面。近年来此类针对某一个行业,如快递、外卖的纪实性文字颇多。
4.吉田秋生《海街日记》(2023)
想再到镰仓看看。
5.唐际根《此处葬曹操》(2023)
忽略文笔,以通俗的方式介绍曹操墓的考古。
6.童庆炳、罗荣海《朴:童庆炳口述自传》(2022)
内容丰富。
7.王南《古都北京》(2012)
北京历史、建筑的基础读物。
8.王威廉《我们聊聊科比》
短篇小说集,《我们聊聊科比》一篇可看。
9.午晔《第二次死亡》(2023)
悬疑度不错。
10.肖复兴《咫尺天涯:最后的老北京》(2020)
了解“老”北京的知识。
11.鸭崎暖炉《密室黄金时代的杀人事件》(2023)
设定奇巧。
12.张莉主编《散文中的北京》(2022)
通过这部散文集,得以知道叶广芩。当然,不少选篇亦相当有趣。
另类体验
另类,倒也不是完全的不好。
1.东川笃哉《新推理要在晚餐后》(2023)
鉴定是否成长、提升的好书:曾经的我觉得《推理要在晚餐后》非常好看,现在看《新》,只觉得弱智。
2.东西《回响》(2021)
是打脸的声音吗?
3.何慕《网案演绎法:预告犯》(2023)
整部书好像个广告:尽管情节上几乎毫无关联,但还是快去找前作来读吧。
4.路内《关于告别的一切》(2022)
主人公李白是个“作家”,对自己写的小说有一个评价:“即使是个老手也受不了他那高速公路上开倒车似的倒叙手法”。
5.莫言《鳄鱼》(2023)
莫言说:“我曾发下誓言,用我的后半生完成从小说家到剧作家的转型。”这话还是莫言为妙。
6.乔叶《宝水》(2022)
6月11日,豆瓣126人评价,8.9分。8月11日,获茅盾文学奖。11月28日,豆瓣398人评价,7.6分。
7.中山七里《那些得不到保护的人》(2023)
典型的用力过猛社会派推理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