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23年度读书报告
查看话题 >Divine Comedy业余选手超低成本上手指南
摘要:本文旨在帮助能够阅读英文的非学术读者找到一种好用并省钱的《神曲》上手方案。
正文目录:
1、推荐阅读方案
2、译本文学性问题
3、译本学术性问题
4、中文译本问题
5、省钱问题
6、FAQ,或怎么读和读不下去的问题(并没有解决)
写在前面:
其实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要写这么一篇,因为我相信《神曲》是不需要导读的(我指的是那种在你没有读文本之前就要求你读的玩意)。如果有人需要指导才能读完,那也就和没有读一样。但是因为我的确偶尔会遇到有人问这个问题,我说服自己有许多朋友可能仍然相信自己需要导读,并可能由于没有向导而无法下定决心开始(这是很正常的,毕竟但丁已经找到了维吉尔仍然一度不敢到地狱里去),或者把之前读不懂/没兴趣/读不下去归结为向导找得不对。如果是这样,也许本文会对你有一点用,其目的是推荐几种最有可能帮助你读完/读懂/喜欢上这部作品的方法,并且你可以在不花一分钱的情况下测试你(眼下)有多大可能读懂它。
NB:我不是学术读者,你也不是。所以我的经验对你应该多少有点参考价值。如果你是,或者你将会是,请跟随你的授课老师。
1、阅读方案
主要推荐三种英译方案,排名分先后。(中文译本的事情后面再说。)
方案一:Robert M. Durling的散文译本,配有Durling和Ronald L. Martinez合写的注释:
(我只列了《地狱篇》,我猜你肯定能找到别的。另外,虽然这个版本理论上是散文,但我多年前买的Kindle电子书后两部有按原文重新分行,导致排版比较乱。不知道现在怎样了。)
方案二:Jean & Robert Hollander的free verse译本,配有Robert Hollander(Jean的丈夫)撰写的注释:
方案三:如果你特别需要一种足够“诗化”的语言:
Henry W. Longfellow的英译(公有领域),搭配以上任何一种注释使用。
如果你要看正版,方案一只能去买或借书(但是,____)。方案二和三均可以【合法】【免费】在电脑上实现(需科学上网),详见后文。
*怎样选择注释?
上面推荐的两种都是世纪之交出版的(也就是说,所有经典译本里比较新的),由但丁研究顶级学者撰写的版本,全面吸收了20世纪国际但丁研究的成果,注释详细,解说清晰,并且非常注重普通读者的阅读体验。
Durling & Martinez是一个恰到好处的普及版,详尽和易读兼顾,观点中正平和,属于不可能出错的选择。
与这个版本相比,Robert Hollander的注解更加精细,挖掘更深入,而且行文更活泼有幽默感;缺点是Hollander更自以为是,会以较具侵略性的方式灌输并非学术共识的个人观点,而且对于《天国篇》某些比较深奥的哲学概念,Hollander发散过多,有时反而不如更简洁的D&M清楚。
最简便的判断方法:如果你相信星座的话(但丁也信),想一下你身边的狮子座人士,你和他们关系如何?假如你觉得受不了,那就选另外一个。(Robert Hollander的确是狮子座。)
*可以用其他英文版本吗?
可以,但没必要。因为虽然市面上还有很多成功的英文译注,但和上面两种相比,它们全都具有以下缺点中的一条或几条:
1)时代较为陈旧,或者没有足够全面地继承20世纪的学术成果。
2)对普通读者不够体贴,有时资深学者反而想象不到外行可能在哪里出问题。就上面推荐的两种来说,虽然我不敢说你阅读时的疑问100%都能被注释照顾到,但你得到解答的总体概率肯定比(我读过的)其他任何译本高多了。
3)与原文的贴合稍差。
所以,它们的总体性价比全都低于前述推荐的方案,既然都是花时间读英文,不如读性价比最高的。
2、为什么要读散文译本?有任何文学价值可言吗?
有,而且很多。因为神曲的文学野心就在于用同一种语言讲完所有的事情。关于这个问题如果你有超多的耐心(预警!),欢迎阅读此篇笔记的第3节。这里只能告诉你最终的结论,那就是想用同一种语言表达出世界上所有的意思,这件事很难,非常难,丝毫不比创造出一种无论按什么标准“极具文学性”的语言更容易。所以,只要你能理解但丁在说什么,《神曲》的“文学价值”你至少已经享受到了一半。我读过的所有最成功的英译本,都不约而同地相信尽可能保住这一半是比冒险追求另外一半更加务实和可靠的选择,因为在很多情况下,但丁找到的对特定事情的讲法是如此贴合,乃至任何对语言重新雕琢的尝试都意味着你实际上不得已经不由自主地在讲另外一件事情。如果你相信但丁是一位伟大的诗人,那就去读他自己讲的东西,用他自己的讲法,即使经受了翻译的损失;而不是任何译者代他发明出来的。(这和许多现代文学作品是不同的。现代文学是已经不可逆转地彼特拉克化的文学,对它来说语言“讲的事情”往往并没有那么重要。)
当然,现代读者也是不可逆转地彼特拉克化或者说“文学化”的读者,所以我完全理解你可能觉得一种足够诗化和文学化的语言,至少在心理上,对你接近一部被称为“伟大诗歌”的作品仍然是必要的。正因为此,在两种高度散文化的当代译本之外,我还建议了Henry W. Longfellow的英译(1867)作为你的备选方案。Longfellow的译文十分契合现代人对“诗化语言”的期待,而且在大部分情况下,其实也很好地模拟了但丁语言庄严古雅的气度(不错,但丁是用俗语写作的,但他不是脱口秀演员)。另外,Longfellow的翻译还颇为精准,比我读过的所有20世纪的“诗人译诗”版本都要准很多。
3、我不是学术读者,译本的学术性对我有什么用?
我强烈推荐你选择一个学术型译本上手,这主要有两个原因(或者说是同一个原因的两个方面)。第一,因为二十世纪的学术研究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理解但丁的基础。第二,因为但丁是一个“讲所有的事情”的作家,所以理解他作品的具体内容对于欣赏其艺术层面的美格外重要。这使得相对一些更诉诸直觉的作者,但丁的读者从学术研究的进步中受益更多。注意,这意思并不是说但丁的读者需要自己去涉猎学术论著。而是说:学术研究的成绩会反映在足够了解它们的普及版本里,从而间接地传递给普通人。
在“帮助普通人欣赏《神曲》”这个意义上,20世纪至少在以下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步:
1)但丁和天主教的关系,虽然久已成为艺术鉴赏的隐患,但可能由于对前现代意大利人一般不是问题,事实上在批评和研究中长期被搁置。二十世纪学者特别关注但丁对天主教信仰的个人化“挪用”和微妙的偏离,尽管绝大部分将但丁“去神学化”的具体观点不能被学界接受,但整体的结果是,较新的注释已不再预设或要求读者对基督教信仰的认同,而是能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前提下,为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提供更灵活的“进入”途径。
2)传统解读对但丁政治立场的理解较为狭隘,尤其二战之后,即使对于欧美白人读者,要将当代集体记忆与不经反思的帝国图景调和起来也已困难重重。历史上宗教改革和意大利民族主义运动都催生过一波将但丁重新政治化的需求,但成效一般。在二十世纪诸多政治灾难的刺激下,各种不同政治背景和立场的学者投身但丁研究,开发出一系列将但丁的政治关怀与当代处境联结的方法,总有一款适合你。
3)二十世纪出现了多种关注作者与文本、语言与意义、虚构与历史真实、个人写作与集体记忆等等关系的新文艺理论,极大地由上至下丰富了解读但丁的可能技巧。
4)心理学及相关科学的巨大发展,以及诸多表现在心理和精神健康方面的时代问题,促使人们发掘“伟大作品”与个人建立心理连接,为“错误”社会中的个体提供治疗与支持的可能性。这一需求间接帮助了但丁作品中高度个人化和向内的一面被凸显出来,而这方面原本并非传统解读的关注重点。
5)多媒体的出现帮助我们更好地欣赏但丁诗歌中一些高度诉诸视觉和空间想象力的宏大场面,比如说《天国篇》中众多灵魂集体行动的时候。
也许你会认为以上内容并不符合你想象中的“正经”学术会产生的效应,而更像是那些用当代框架去套古代作品的灌水文章。不是的。让我举一个例子:
美国学者John Freccero(1931-2021)发表过一系列影响极大的论文,主题是圣奥古斯丁和柏拉图-新柏拉图哲学传统对但丁的影响。由于但丁对于托马斯和亚里士多德哲学的推崇和继承非常明确,他和新柏拉图一脉的关系一直以来是被低估的。Freccero异常雄辩地证明,尽管但丁在《天国篇》中只提到奥古斯丁一次,但是后者的作品和哲学仍然以“草蛇灰线”的方式潜藏于《神曲》中并强烈地塑造着它。到此为止,这一切和对奥古斯丁不感兴趣/没有了解的普通读者还没有任何关系。然而重点是:奥古斯丁是整个西方文学史上“内观”传统的鼻祖,强调但丁与他的关系意味着强调但丁对个人化“内心世界”的关注,而这种关注在传统上以托马斯-亚里士多德体系为主的解读中易被忽略。钻研过Freccero学术工作的学者将对但丁作品的“向内”特征更加敏感,这种敏感会在他们为普通人解释《神曲》时反映出来。读者并不需要阅读Freccero发表的论文,甚至不需要知道有这么一个人就能切实地享受他的研究成果,而这一切的前提(我认为)正是译本必须是学术性的,才能最大限度地代替读者“消化”对他们有用的东西。
4、可以换成中文版本吗?
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一方面,我是从英文版上手的,对我来说读《神曲》就像骑自行车,一旦学会就再也忘不掉了,所以我没法准确地预测新手使用中文译本会有什么感觉。另一方面,按照前文阐述的标准,则中文世界似乎的确还没有出现一个,在继承和整合现代学术成果方面,能够对标第一节推荐的两种英文译注的版本。(不幸的是,我觉得中译的绝对难度——无论对译者还是对读者——也可能高于英译,不仅因为句法结构等等问题,还因为中文词汇和拉丁词汇不存在任何传承关系,这使得很多神学和哲学术语在中文语境里都显得更加突兀。)
考虑到本文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上手门槛尽可能低的阅读方案,我只能说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英文译注仍然是严格意义上的首选。(20世纪美国但丁研究的水准和积累是惊人的,绝大部分欧洲人都无法望其项背。所以如果现有的中文版能达到Durling或者Hollander的水平那才是不可思议的事。)
但是,当然,但丁的门槛对每个人是不同的。要是你只能读中文,试试也没什么坏处!只不过假如你以后能读英文了,不要忘了还有更好的。
5、说好的省钱呢?怎样才能省钱?
废话少说,点开这个链接(需科学上网):Dante Lab Reader
你会看到以上页面。这里提供Giorgio Petrocchi校对的意大利语原文权威版本,Henry Longfellow的英文翻译(还有一种法文和一种德文,如果你需要的话),还有十四世纪至今数十种拉丁语、意大利语、英语注释,可按需同时对照二、三、四个模块(比如你选两个,就可以在左边放Longfellow的英译,右边放注解,这就是阅读方案三省钱的方法)。本网站收录的英文注家如Singleton,Carroll,意大利文注家如Sapegno,Mazzoni,Porena,Barbi等等,均为近现代最杰出的研究者,而他们的评注或者已经绝版,或者根本没有单独出过书,普通读者已经很难买到了。但在这里,全部免费,FREE,自由使用,不收一分钱。
默认显示的注解是Robert Hollander的版本,因为这个网站依托的但丁注疏在线数据库Dartmouth Dante Project正是Hollander教授牵头建立的。该数据库和网站自存在以来,已经拯救了全世界无数但丁爱好者的视力、钱包和对知识的渴望并仍将继续拯救下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Robert Hollander教授于2021年4月20日逝世,如果你是某种灵魂不灭主张的信徒,请为他祈祷。如果你不是,请把你从他的功业中收获的益处传递给其他人。
Robert Hollander还建立了另外一个但丁资源网站Princeton Dante Project。这个网站上有Jean & Robert Hollander的英译本全文。如果你选择的是开头建议的阅读方案二,可以配合它免费使用。它的缺点是交互界面不是很方便。不过我第一次读《地狱篇》就是在iPad浏览器上用这个网站读完的,然后我从美国亚马逊上海淘了全套纸书。
以上两个网站还提供很多其他有用的文章和资源链接,按需探索即可,不赘述。
6、FAQ,或怎么读和(仍然)读不下去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理解背景和典故,我需要预先去读:古典文学(维吉尔、奥维德);古典哲学(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圣经;早期和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奥古斯丁、波爱修斯、托马斯——不过我猜这个就算我让你去读你也不会去的);或者但丁的其他早期作品吗?
不需要,不需要,不需要。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因为以上所有这些都比《神曲》本身更加难懂。假如你能读完《神曲》,再去读它们也不迟。
所有理解作品必需的信息都已经在上文推荐的两种详尽注本(注释+导读)中包括了,这也是我们要从一个足够详细的学术注本入手的原因。
我知道这一点是因为我就什么也没有读过。事实上《神曲》是我除了各种乱七八糟名著简写本之外完整阅读的第一部真正的西方经典,我没有遇到任何障碍。
*我需要是天主教徒吗?
不需要。我就不是。
我说不需要的意思是,“是天主教徒”这一因素本身并不能直接帮助你理解但丁的作品。平均水平的当代天主教徒对700年前的经院神学与哲学同样茫无所知,理解但丁所需要的绝大部分信息并不会因天主教信仰自动获得。而少数(对于看懂但丁,不是对于你的信仰)你上慕道课和读福音书的时候也许会知道的必要内容,如前面已经提过的,你同样可以在注释里读到。
这个答案并不排除以下可能:你发现自己持有的某些观念或观点阻碍了你对《神曲》的欣赏和理解,而且有些特定观点的阻碍可能比其他的更加严重。我要说的只是这种阻碍和宗教信仰并没有必然联系。很多现代天主教徒由于发现但丁的信仰、以及但丁运用这种信仰生活和写作的方式,在诸多细节上与他们的不同,反而觉得不信天主教的作家对他们更友好些。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本人的习惯、你和你自己观点的关系、另外还有你的运气。
(实际上我是要说,没有任何一套文化背景/宗教信仰/哲学认识/世界观念等等的组合能够决定你和但丁的关系。十四世纪的注释家知道许多我们永远不可能知道的时代和传记资料;但他们对《神曲》作为文学杰作的理解是浅薄的。那些受过传统古典语言训练的读者,他们也许更熟悉但丁尊崇的古代作家,但是很多人因此失去了从切身处境接近作品的能力。意大利人天然地理解但丁的母语,然而他们几乎不可能将但丁当作一个从未在语文课上被迫学习过的作家了。想想你和鲁迅的关系,那会是很大的损失。如果“理解”一部作品的意思是理解到所有可以被理解的,那绝大部分十四世纪的意大利人、虔诚的天主教徒、或者对《埃涅阿斯纪》倒背如流的古典学家距离这个目标和其他人同样遥远,何况“可供理解的内容”本来就是可以随时被下一个人和作品的联系创造出来的。你也可以创造,只要接受你注定不可能“懂得”所有东西。)
但丁是天主教徒。如果你不是,而你碰巧喜欢他的作品,希望你将来也能记得这件事,记得一种与你相隔700年的不同信仰并没有截断你和他的交流,即使表面上看你在网上较少遇到这种情况。
*全诗太长了!怎样测试我能不能读完啊?
首先,第一章非常难懂。全诗争议最大的细节有一半在第一章。这其实是作者故意的,语言上的晦涩是为了提示主角在这个阶段灵魂上的混乱。不过,第一章看不懂,实际上对理解后面几乎毫无影响,所以你第一遍觉得困难的话,跳过就好了。
通常认为《地狱篇》第一个“所有人都能欣赏”的段落在第五章。 “所有人”当然只是一种修辞手法,不过如果你读完第五章仍是一头雾水,那你在《地狱篇》结束之前爱上这部作品的概率的确大大降低(并不是没有),你可以考虑退出了。
一个比较经济的测试方法:使用前面提供的两个网站在线试读《地狱篇》前五章,注意在你耐心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配合注释(你还可以考虑试读《炼狱篇》和《天国篇》的第一章,它们还挺好懂的),如果你觉得可以继续,那就返回本文第一部分,认真选择一个方案通读全诗。
*我读完了,感觉良好!我还可以干点啥?
嗯,主要分为两条:
1)根据原诗里你感兴趣的内容,去读第一个问题里提到的那些作品。(比如说,如果你觉得贝雅特丽齐讲哲学课很有趣,那就试试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形而上学》吧……如果你欣赏但丁那些神秘超拔的精神体验,也许柏拉图的《斐多》和《会饮》更适合你,尽管但丁自己并没有读过它们。如果但丁破口大骂教宗、法国国王和佛罗伦萨人有让你爽到,那卢坎的《内战纪》又叫《法萨里亚》你一定不能错过,它至今仍是我特别偏爱的文学作品之一。)
2)再读一遍喽(认真的)。
不过,尽管上面说的全都对你有各种好处,但假如你之前没有读过的话,我最强烈地建议你读一遍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和但丁自己的《新生》,对初学者理解《神曲》会有极大的帮助。过一段时间,如果你回想起《神曲》的内容,仍然感觉良好(假如你已经成功入门,这时候你应该感觉更好了),那就回到开头选择另一种方案再读一遍吧。
*我感觉简直太好了!这说明什么?
哇,恭喜你,这真的很棒耶(逐渐人工智障化)。
我的意思是,如果你【特别】喜欢但丁,也许你会希望知道你还可能喜欢什么(除了直接影响过但丁所以你自己能找到的那些),因此我向你谨慎地推荐以下意大利作家或作品:
托尔夸托·塔索《耶路撒冷的解放》(不要读中文!不要读中文!不要读中文!);亚历桑德罗·曼佐尼《约婚夫妇》《耻辱柱的故事》(中文版叫《耻辱柱的历史》尽管我还没读过);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书简》(不要读中文!!);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的意大利语诗歌(我没读过中文所以不知道能不能读)、杂文和电影。
以上作者的共同特点是一种从个体的痛苦出发将历史性现实道德化的热情。我认为这是但丁对于现代读者最典型的特征。(有很多或许更有名的作家,例如博尔赫斯,乔伊斯,T. S. 艾略特,陀思妥耶夫斯基,他们也深受但丁影响或者在某些重要的方面与但丁很相似。但是我怀疑对但丁的喜好并不能很好地预测对他们的。)
*我还是读不懂/读不下去,这真糟糕,我还有救吗?
就像前面说过的,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运气。每个时代都有伟大的文学作品,如果放宽到(对你)有用的或者诚实的就更多。所以拿起一部你喜欢看的书,把沉没成本补回来吧。
你可以在任何觉得“你又可以了”的时候重新对《神曲》执行以上方案。就算一直不成功,那当然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过,假如你希望主动为下次尝试做点准备,我猜想你可以读一些“和但丁多少有点关系但又没那么相似”的东西,我能想到的有:
1)奥维德,对当代人最友好的古典作家。你从中可以学到绝大部分但丁使用过的神话典故。
2)薄伽丘《十日谈》,最好不要读中文。可以帮你进入十四世纪意大利人的日常生活。
3)卢克莱修《物性论》,但丁没读过这书,不过维吉尔读过。也许你可以先适应一种没那么复杂的哲学。
4)《新生》,有些现代人认为但丁的诗歌在这里更加清新因此也更易接近。
(我觉得维吉尔和彼特拉克在当代的受众应该相当严格地窄于但丁,所以我不会在这里推荐他们。但也可能我错了。)
如果你喜欢上面这些但对《神曲》还是没兴趣,那至少通过它们之间的区别你能更准确地掌握自己的偏好,这样你下次踩雷的概率就会变小哟。
*我不但读不下去,而且我根本不想读!我一点也不喜欢这部作品!
很多杰出的作家和学者也是,即使有时他们不敢说。比如说贝内德托·克罗齐先生(不是只有我这么认为,博尔赫斯也这么想)。所以,实际上最后的结局不过是你发现你和贝内德托·克罗齐先生一样。考虑到克罗齐先生在哲学、历史学、文体领域取得的成就,这应该不是什么坏事吧。如果未来你能让自己在更多的方面——比如说,对言论和思想自由的追求——与克罗齐先生相似,那就更为理想了。
(全文完)
© 本文版权归 TARDELLINO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