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23年度读书报告
查看话题 >2023年阅读总结
今年是自己参加工作的第一年,上半年还是学生身份,下半年便已是疲惫的打工人。学生时代在畅想工作后的生活时,总以为下班之后便不再像学生一般操心课业,有大把时间看书与观影,但终究是想象的异域。通勤时间长加之工作的疲累,挤占着狭小的私人空间,但阅读毕竟是自己为数不多的爱好之一,我也在沉重的背包里塞下小小的阅读器,好似自己将阅读随身携带。无论如何,日子要过,书也是要看。以下是在这个于自己而言的特殊年份的阅读总结。
小说类
1.《百年孤独》
读完只有对马尔克斯顶礼膜拜。在中学时代,莫言得诺奖那一年,语文老师在介绍莫言时引出了马尔克斯。因为自己那时读过《红高粱家族》,惊叹于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于是在听完老师的介绍后便去书店买了本马尔克斯最富盛名的《百年孤独》。但囿于学业和眼花缭乱的人名,这本书终究是没读完,在书架上落了灰。出于对拉丁美洲文学的好奇,最近也开始接触相关作家,马尔克斯便是其中之一。
百年岁月里的家族故事,时间在美洲大陆碾过,相同的名字不同的人在这个大陆缩影的小镇上演着魔幻的现实。马孔多的历史绵长,百年的历史却又孤独。即便登场人物众多,但相同的名字给人以故事循环的错觉。
”奥雷里亚诺,“他悲伤地敲下发报键,”马孔多在下雨。“
这是全书印象最为深刻的一段。是的,马孔多在下雨,繁杂的人物,重复的人名,魔幻的故事,不过是连绵雨丝中的一滴,最后都会落下并浸入泥土。当太阳升起,一切被晒干,好似无事发生,宿命一般,重复且孤独。
2.《了不起的盖茨比》
第一本菲茨杰拉德。早先高中时代便已听过作者大名,即使在大学时代沉迷于村上,但那时候对菲茨杰拉德莫名提不起阅读的兴趣。刚好这两年读了挺多的美国作家的作品,今年年初寒假得闲,便想着试着去把这位美国文学的名家读一读。
这是夏天的故事,纸醉金迷的浮华在菲茨杰拉德优美又略带忧郁的文字下,显得寂寞又伤感,盖茨比追求的爱情终究是笼罩于夏日清晨的迷雾。
他走过漫漫长路才来到这片碧绿的草坪上,他的梦想似乎近在眼前,触手可及。他无从知晓,这梦想早已离他而去,被遗弃在城市之外一片漫无边际的混沌中,遗弃在寂寂长夜里一望无垠的合众国的黑色原野上。
一个梦,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扑面而来的幻灭。
3.《一个女人的故事》
不消说,每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奖是一年中期待的日子。安妮·埃尔诺,这个名字直到去年诺奖揭晓时才第一次知道。如同许多人所说,诺奖的一大意义就是将”冷门“作家推荐给普罗大众。这一点深有同感,不论是古尔纳还是埃尔诺,其作品充满着惊喜。
在本书中,联结已成为知识分子的“我”与出身平民的母亲的纽带不仅是亲情,还是同为女性的性别。埃尔诺写下的是一个平凡女人的故事,一个普通母亲的一生,简单且无波澜。但这个故事却能将曾是母亲的她与曾是女孩的“我”联系,“让我在这个世界里不觉得太孤单和虚假”。
4.《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
还是马尔克斯。“一生中分分秒秒积累起来的七十五岁”的上校,已经等待了五十六年,等待他的退伍金,等待一封不会寄来的信。他耐心地等待,即使十月来了又去、去了又来,希望而又失望。在漫长的等待里,他不再年轻,生活的悲与苦已让他的疲惫不堪。末了,老上校也知道他付出大半生的等待也只不过“吃屎”一般。穷尽一生的等待,等待虚无,等待孤独。
5.《世上最美的溺水者》
今年一口气读了四本马尔克斯的小说,这是其中一本短篇小说集。无论时坠落的天使,深入海底的鲜花,流浪在大陆之外的巨轮,还是承受不堪回首记忆的出逃,从沙漠到大海,马尔克斯用篇篇小故事,将拉美大陆殖民地时期的苦难、孤独、爱情以魔幻的笔触和盘托出,其中不乏一逗到底地倾泻,磅礴而又沉重,美丽而又悲伤。
诗歌类
下半年利用地铁通勤的碎片化时间,断断续续读完了四本诗集,其中最喜欢的就是特朗斯特罗姆的这本。
在地底奔驰的地铁上读到下面这句诗,不得叹服特朗斯特罗姆对孤独的把握
波罗的海很近 一只孤独的水龙头从野玫瑰里站起, 像一尊青铜骑士。海水带着铁味。
茫茫的蓝色深海,盛开的花丛里仅有一只浇灌的水龙头直立,眺望着大海。拧开水龙头,陆地的水此刻便独自流往那片湛蓝深处,带着水管的铁锈味。
非虚构类
今年看了六本非虚构类,其中最喜欢的是这一本关于美国宪政的通俗读物。
读这本书起因也是好奇,好奇另一片大陆的机器运行规则,好奇新闻里的时事热点。书里列举的经典案例,以通俗易懂的文字讲述,对于我这种非专业的读者十分友好。法律本身只是纸张上的文字,其背后的运行的规则和理念是关键。书里的案例兼顾了方方面面。这本多年前出版的书籍,在当下撕裂的环境里,依旧不过时。一部国家根本大法开花、结果,世界上并无完美,但宪政理念深入人心,人人怀有敬畏,也许这也算是成功了。
结语
被工作切割的时间里,我试图钻入书堆里,但浮躁的心使得自己无法完全脱离现实世界的引力。但不管怎样,无论是好的,还是不好的,这一年是要过去了。就如同自己以前说的,书是我认识这个世界的窗口,即使工作繁忙,我还是不愿意关闭这扇狭小的窗口。不谈未来,只说以后,愿自己依然保有求知的欲望,阅读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