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害来访维权的常见问题与讨论
最早豆瓣上的各方友邻催我说事实、拿证据的时候我还很懵圈,现在,我帮其它来访维权的时候,也发现了一样的问题:
1. 幸存者在心理创伤阶段,会不自觉地把注意力放在表达感受上。而忽略了其他想要帮忙的人,首先是需要证据去辨明真相、判断到底发生了什么的。
但遗憾的是严重的PTSD症状,也是没办法有条理和逻辑地组织好语言,进行完整地叙述和表达。碎片化的细节和感受叙述,会让人觉得失真。
甚至在很多被强x的女孩去报警时,一样会陷入困境。也许民警不是不帮忙,而是幸存者表达太难,民警同志没办法听明白。这时候,民警通常会建议她们“治好病再来”。但这恰恰错过了报警的最佳时间。

2 . 幸存者通常需要有经验和能力的人,帮他们梳理基本事实。内容包括:时间、地点、交流内容、聊天记录、付费记录、录音录像、人证物证等组织好,总结好了,有逻辑有条理地整理出来,让人一目了然即可。

别人明白发生了什么,就会有更多人站出来帮忙维护,发声,提供帮助。拿着这份东西去报警,或要求社工协助,也会更容易些。
但对于被孤立、对他者陷入不信任的幸存者。这还需要更多幸存者投入时间精力,去把这个初始的工作完善起来。
3. 我觉得对严重的创伤应激的幸存者来说,能做到“有头有尾的叙事”,就意味着其创伤已经步入良性的治愈阶段。
可这一步的达成,需要起码1-2个月甚至更长时间,而且,要根据不同受害者的不同心理状态、事件严重程度等情况而定。
创伤记忆的恢复并不容易。也希望帮忙的志愿者对幸存者所有些耐心。
4. 社工与志愿者也应同时照顾好自己,觉得自己耗竭、有问题的时候及时求助,做好自我保护、自我保健。
5. 我遇到过一些奇怪的“求助者”,ta们没有碎片化的细节与信息,也没有持续困扰ta们的崩溃、愤怒与情绪,并且会把焦点放在“我能得到什么利益和好处”上。
这种,我通常会判定是假的。(但也许也有例外。)
6. 提醒那些动机不明的朋友:希望能把别人的时间精力留给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不要占用志愿者与义务提供帮助的人的时间精力。为幸存者提供帮助的人力资源,就像医务资源一样珍贵,需要留给需要的人,请不要试图以此牟利。
把资源留给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亦是一种善行。
7. 被咨询师侵犯的来访,会对帮助他们的人产生很大的不信任甚至是攻击。包括我自己,也有跟某位帮助我的志愿者老师产生严重矛盾的时候。我想,因为帮助的过程中,幸存者很可能会无意识重演幸存者被施暴者侵害的过程。

这是非常常见的问题。
所以志愿者也要做好准备。俗话说,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如果被攻击被骂,一方面理解幸存者的痛苦,一方面反思工作方式方法。第三方面,就把这种无端的攻击,当消除罪障吧。
唉。现在我只祈祷自己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会被骂轻点。
8. 依然是不断祈祷,希望国内《心理法》赶快落地。没有监管的权力一定会变成问题,不要一再用人性考验人性—— 这些痛苦,本质上毫无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