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2023年度读书榜单
查看话题 >开卷有益
评《海上丝绸之路与前现代贸易体系—波斯湾沿岸典型城发展与中古中国交往研究》
肖 玫
波斯湾作为西亚著名的水域和水路交通要道,在东西文明交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韩中义等著的《海上丝绸之路与前现代贸易体系—波斯湾沿岸典型城发展与中古中国交往研究》一文,全文5万余字,以撒那威和霍尔木兹为典型沿海城市,结合相关文献,说明波斯湾在前现代时期与中国的关系密切,由此体现两地之间的友好交往。现从以下几方面做简要评述:
一 选题新颖 立意深远
首先,丝绸之路作为世界闻名的交往通道,商品、文化、技术在这条道路上往来传播,研究丝绸之路沿线交通变化、地理变迁、风土人情,对于中国和沿途各国都是十分重要的。其次,随着全球史研究的兴起,中国成为全球史的重要议题,如何在全球史视野下讲述前现代中国历史,既成为国际学术界的重要话题,也为国内学术界广泛关注。本文将丝绸之路与前现代贸易体系联系起来讨论,兼具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 文献详实 材料丰富
在阅读该篇文章中最大的感受就是由衷感叹佩服作者的多语能力及雄厚的知识储备。这体现在:
其一,文中处处可见作者使用的阿拉伯语、英语、波斯语等一手外文书籍文献,许多都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地处西亚的波斯湾,不可避免会受到阿拉伯、波斯(伊朗)、两河流域文明影响,故这些地方对波斯湾的研究价值自然是极高的,而如果没有作者强大的多语能力是无法将如此多的外文文献运用自如的。通过阅读该文,也更加认识到掌握所研究领域的外语甚至是多语对于自身学术研究和发展的重要性。
其二,文中包含大量中古时期世界各国的历史地理著述(包括阿拉伯、波斯、日、德、希腊等国)、汉籍史书和碑文、游记、考古发掘、田野调查等材料,如:《马可波罗行纪》、《道里邦国志》、《伊本·白图泰游记》、元人吴鉴的《重立清净寺碑》等。其中印象尤深的是文中有一节明代游记内容的专题讨论:作者以《赢涯胜览》《星搓胜览》《西洋番国志》为主要材料,后再整合归类从26个方面(距离、位置、教门、救济、体貌、婚丧、饮食、货币、文字、禁酒、百戏、异产、气候、监管、米麦、果蔬、宝货、织品、畜产、器用、异兽、装扮、筑城、物产、屋宇、贡品等)叙述了霍尔木兹岛人文、社会、物产以及与外部世界联系,以此补充霍尔木兹社会生活的相关内容之不足。
其三,文中多处用各类不同文献中的原始记录以说明所论述的问题。如:介绍撒那威和霍尔木兹时有《伊本·白图泰游记》、《马可波罗行记》中原文;介绍明朝与霍尔木兹的交往时有《明实录》中的原文等,此类材料在文中大量出现,在阅读过程中深有体会。以上无一不反映作者扎实的多语言功底和历史地理领域的知识储备。
最后,是作者对其所选材料及其使用的新颖性,如:之前学者研究郑和下西洋很少和国际商业网络联系起来,往往就事论事,趋于表面化。但实际,从早前的航程来看,郑和不断地将自己的航线向西推进,第二次就和国际贸易的港口古里佛连接起来。虽然文献没有提到这次航行为郑和以后准备到波斯湾航行提供了什么信息,但可以肯定的是,郑和亲眼看到了古里港繁忙,也了解到更远航向的情报。同样的材料,却能有不一样的视角,论述新的问题。
三 条理分明 逻辑清晰
文章逻辑结构清晰连贯。文章开篇即说明主题,后为三个大的主体部分,主体部分之下又按内容不同加以分点论述,最后是文章结论。以文章第一部分(学术研究回顾)为例,作者按照研究领域划分为三个方面(中西交通史方面的研究;中外关系史方面的研究;撒那威、霍尔木兹、波斯湾与中国交往的专题研究)介绍了国内外有关波斯湾的研究成果,利于读者阅读。同时,在行文中,每一小节内容叙述完后,加以小结陈述总结其观点。
文章以时间为线索,从古至今叙述,脉络清晰。如:在叙述北波斯地湾地区海上通道变迁史以及贸易路线时,作者以时间为线梳理了波斯湾历史发展的脉络,有助于读者更好地了解波斯湾在世界航海史、贸易史、军事史等方面的地位,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本文的撰写意图。在霍尔木兹地区的记述中,同样按时间的先后分三个部分叙述:分为11世纪以前的文献记载、11-13世纪霍尔木兹地区的历史变迁、13世纪以后霍尔木兹地区的历史变迁与贸易往来。
四 内容严谨 注释细致
一、由于文中参考了多种不同语种的文献,故往往会出现对于同一事件、地理名词等的记录或者所表达的古今含义有所不同,作者便另引其他文献加以佐证或用注释进一步说明来处理。如:关于郑和到霍尔木兹的这一事件,《明实录》与郑和亲自所立的碑刻之间在时间上产生了矛盾。“就权威性而言,《明实录》更可靠,这可以从《明史》记载中得到印证。”后再引用《明史》中具体内容解释原因。
二、对于原始文献文中出现的某些特殊名词(如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等)在保留了原文在注释中加以解释说明,如:文中沙哈鲁使臣对霍尔木兹岛的记述有“七大气候区”一词,这与今天的意思是不同的,故作者在注释中也给出了说明:“希腊、西亚等地将地区表面分为七个气候区,此处指世界各地。”
三、多种不同语种的文献的引用,也会使得文中出现不同的单位、名称、度量等,故而在注释中,作者参考了大量一手文献资料,给出了具体解释,方便读者参考。
在文章最后的附录处,作者还列出了阿拉伯语的霍尔木兹国王统列表,便于读者查阅厘清人物关系,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
综上,本文除对了解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国家历史地理、文化特性、风土人情有极高价值外。文章的选题角度之新颖、材料选用之丰富、文体结构布局之明晰也非常值得学习参考。尤其作为入门者的自己而言,读之收获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