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朋克的几种类型风格描述
科幻朋克本身风格不一,而科幻朋克与音乐朋克、朋克装饰、各种朋克型生活方式在文化涵义上也并无契合之处,但在基本立意之上却有着极为广义暗合。 起初"朋克"一词本身不过是对于社会"边缘人"的一种贬义称呼,但在朋克音乐与朋克社会文化的带动下,最终反而成为了"边缘人"自我代言与反对主流的文化旗帜,代表着“反叛”,就像是一个被赋予了"自由"与"个性化"意义的面具,当这个面具带在了科幻文化之上,便形成了各式各样的科幻朋克。 科幻朋克也是另一群"边缘人群体",试图通过某种架构形式的个性色彩书写自身的"朋克风格":较为简单的科幻朋克概念往往试图通过某种非常规的方式创造另类的艺术风格;在各类科幻朋克作品当中的主角也往往立足于某种"边缘人"或"隐性边缘人"的角色与某种占据统治立场的势力、体制进行博弈。 赛博朋克(电+电动机/LED):科技至上,高科技低生活,反乌托邦风格,伴随有强烈的叛逆、压抑与亚洲文化大杂烩,视觉元素主要有仿生人、植入芯片、义体化、AI、虚拟现实、企业取代国家、发达的上层社会与破败的下层空间的对立等,因为是反乌托邦,重点表现对科技的警惕与恐惧、对极权政府统治的批判以及对冰冷的人情社会的思考。题材偏向未来,表达对人类当下和未来境遇的哲学反思。它位于蒸汽朋克的对立面,是对未来的恐惧,对科技的恐惧、对发展的恐惧。 核心元素:黑客、人工智能、赛博空间、控制论、义体改造与生物改造、贫民窟、资本主义大企业。 标志符号:霓虹灯、药物(最早期时便已加入)、80年代美学(逐渐淡出)、流水线工业生产、电路板(开始淡出)、赛博格、黑客、人工智能、控制论、义体改造与生物改造、贫民窟、资本主义大企业、虚拟现实空间化的赛博空间、人工智能、贫民窟黑帮,污水横流的霓虹都市、雨夜。 ps:智械危机是一个科幻小说和电影的概念,多半出现在赛博科幻里,指的是在未来,由于人工智能和机械自动化的发展,导致大量工作岗位被取代,人们失去了工作和就业的机会,人类社会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变得不稳定和不确定,人类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危机。 一些人可能会选择加入机械和人工智能的行列,成为智械人或智械机器人,以获得更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也因为人工机械的高度智能化发展,有可能人工智能会反过来统治人类,由此人类对人工智能技术产生了怀疑和抵制。 智械危机也涉及到人类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的问题,一些人可能会认为,机械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是人类进步的标志,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机械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导致人类失去自由和尊严,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后赛博朋克(同上):来自于在20世纪90年代至当代的一些科幻作品当中对于赛博朋克思想实验的延续,泛赛博朋克作品当中的科幻设定,与传统赛博朋克故事有明显设定不同的故事。物质技术基础更趋向于虚拟现实类型的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往往没有传统赛博朋克当中的贫民窟设定,资本控制变为了某种隐晦的机制,“生存矛盾”和“阶级压迫”不再是这里所探讨的主题。所以主角也大都没有那么“朋克“和边缘化,更接近于传统故事中的角色。“后赛博朋克”也通过角色自身与所处社会环境的矛盾和互动来传达作品的世界观设定,不同点在于它所呈现的未来不再压抑和恐怖。科技也不再是被体制用来控制和对抗个体的工具,整体都呈现了更明亮轻松的未来。 核心元素:虚拟现实技术、现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 标志符号:监控、虚拟现实空间化的赛博空间。 废土朋克(石油+内燃机):概念起源自二战之后公众对核战可能造成全球毁灭的忧虑,旨在探讨文明在经历巨大灾难后遭到彻底毁灭后的世界,这类作品主要讨论的是在一个文明秩序与规则被打碎的世界里的人性、道德、情感、政治、宗教、社会等话题。当人类文明遭受劫难陷入崩溃,有限的幸存者在资源极度匮乏的环境下求生存,道德和法律的双重沦陷,让人性的善恶被无限放大。 废土朋克所依托的架空世界观都建立在现代文明的毁灭上。这种毁灭可能是核武器导致的,但也不仅限于核战争。随着八十年代以来环保问题的日益严峻,废土朋克的世界观也从单纯的核冬天延伸到了更广泛的生态灾难——比如全球变暖后,世界变成了大沙漠;比如超级病毒带来的瘟疫和丧尸;又比如地球资源彻底枯竭后,人类不得不退回原始时代。总之,一切可能毁灭现代文明的灾难,人类在灾难之中的生存方式,都可以构成废土朋克的素材来源。 废土朋克的视觉符号通常都与灾难和死亡有关,比如核爆后的城市废墟,人类苟延残喘的下水道,酷热无垠的沙漠荒原,被丧尸占领的城镇,被严重污染的空气河流等等。又因为现代文明被摧毁,既有的秩序受到破坏,废土世界的人类大多活得困苦艰难,黑帮、恶匪成为事实上的统治者,所以废土朋克又要在视觉上强调贫穷、混乱和暴力。 蒸汽朋克(煤+蒸汽机):以人类为主,尊崇和驾驭科技,人们渴望变革,崇尚科技与机械,喜爱个人英雄主义,期望利用超出时代的先进技术推动社会发展;其定义是专注于工业时代的风格与未来技术的融合。在追溯意义上,蒸汽朋克引入了自动机和飞艇等主要故事道具。蒸汽朋克的作品往往依靠某种假设的新技术,如通过新能源、新机械、新材料、新交通工具等方式,展现一个平行于19世纪的架空世界,营造它虚构和怀旧的特点。蒸汽朋克的世界观是落后与先进共存,魔法与科学共存,精神上追求的乌托邦的理想。氛围是积极向上的,和赛博朋克所代表的颓废和反社会完全相反。原教旨蒸汽朋克一定包括蒸汽动力、外接管线、铆钉、飞艇、齿轮、活塞、杠杆、钢铁、巨型机械,看似落后的黑科技、维多利亚时代的城市人文气息,表现的是人类对科技的尊崇、对未来充满了自信与勇气,强调传统与变革的冲突以及人们在社会变革时期中的恩怨情仇。本质是讲人类的遗憾和过度机械化带来的奇思妙想。 核心元素:蒸汽机、蒸汽义体、魔法。 标志符号:齿轮、钟表、压力阀、护目镜、礼服、热气球、发条、蒸汽动力、差分机、机械臂、轴承、钢铁、飞艇。 子类型:发条朋克(发条元素更重,加入了一些文艺复兴时期的时代特征)、特斯拉朋克(加入了诸如特斯拉电圈之类的特斯拉元素)。 柴油朋克(柴油/石油+内燃机):时间线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则是柴油朋克世界观设定中最大的主题,相较于蒸汽朋克中的冒着白色蒸汽的绚丽的机械,柴油朋克中的视觉元素一切都围绕着战争服务,黑,灰,铁锈等覆盖着的装甲战舰,机甲士兵,粗壮的坦克大炮,冒着浓浓的黑烟,整体的氛围压抑了不少。往往描述一个内燃机与电机得到高度发展与应用的社会,到处是庞大的城镇工厂,随处可见高耸的烟囱、纵横交错的铁路以及各种基于老式汽车和飞机的设计。机器风格上由于内燃机强劲的马力,让大部分设计抛弃了装饰,一切为动力服务,整体呈现油腻、肮脏感。柴油朋克的出现是从乐观的蒸汽朋克走向悲观的分水岭。工业化的出现,“机器”和“武器”的结合使战争彻底脱离了“冒险”和“骑士”精神,也不再是各国比较、试探各自文明程度和传播先进技术的方式。大量涉及战争和武器元素。背景也多是资源消耗殆尽的世界。它的风格相对来说更黑暗,更“脏”,更“乱“。能源短缺使整个世界陷入混乱。柴油朋克的精神内核则是人们在前所未有的战争侵袭后,对未来的幻灭,战争后的大萧条也导致人们对未来的期望变得灰暗无比。从核心精神来看,“蒸汽朋克”重视解放,“柴油朋克”则突出控制,因此很多情况下也会和赛博朋克产生交集。 核心元素:柴油机技术、世界大战。 标志符号:二战、神秘主义、柴油动力、钢铁、管道、废土场景与后启示录背景、炮塔、坦克、独裁统治、暴力美学。 子类型:纳粹朋克、装饰朋克("镀铬元素"更多、吸收了1920s到1950s年代之间“装饰艺术”和 “现代流线艺术”风格,更光鲜、装饰感更强)。 原子朋克(原子能):20世纪冷战时期的苏联科幻作品与苏联美学形式的复古未来主义。时间是1945-1965,也就是电子信息技术推广之前的时期。包含了早期原子技术、喷气技术和太空技术出现时代的风格,以及地下电影,共产主义苏维埃和未来主义建筑等元素。在当时苏联一切都想使用核能,琢磨出了核动力坦克、核动力火车、核动力飞机、核动力灯塔、核动力卫星……不仅如此,还把核弹用来灭火、炸水库、开矿井。所以原子朋克主要是苏联形式的集权体制控制下,原子能技术得到高度发展与应用的社会,常见各种便携式的核动力工具与武器,并经常出现世界被两级的核大战破坏的末世情节。后世作品一般以批评苏联为主。 核心元素:集权社会、未知力量、无人区。 标志符号:一些苏联美学风格元素、原子武器、原子能重工业和航空工业、集权社会、未知力量、无人区、废土、便携式的核动力工具与武器。 真空管朋克/电子管朋克(石油+喷气机/电+电子管):以1950年-1960年作为起点,想象当时最先进的科技,对冷战时期美国环境进行思考的科幻作品:核科技、电子技术对未来科技发展的影响。主要描写实行麦卡锡主义政策的强权国家控制下的社会结构,一般是对冷战时期美国的批判。 核心元素:“麦卡锡主义形式”强权国家、二代计算机、真空管科技。 标志符号:特定的60年代美式审美风格、冷战局势、黑色幽默、镀铬技术、真空管、二代计算机、废土、城市、原子能。 生物朋克/生化朋克(生物合成技术+基因技术):20世纪90年代进入生物技术时代后的科幻作品。主要是基因技术与合成生物学技术高度发达,某种生物技术的掌控者(个人或财团组织)占据对社会的优势控制地位的世界观,画风一般多血肉、黏液。动机源于生命科学,人类渴望凌驾于自然之上成为造物主,借科学之名垄断生物技术、打破伦理道德,实现权力控制和牟取暴利,通常会看到通过人体实验被改造的个人过群体对抗统治阶层或者集团公司。 核心元素:生物技术、基因工程、赛博朋克衍生文化、未来主义。 经典符号:基因、病毒、克隆技术、生物改造、生化实验、怪物、生物改造人、DNA重组。 子类型:生物机械朋克(有机体与机械组件结合,机械组件没有自主生命却有生命反射,是远超人类科技的生物体);血肉朋克(科技完全依赖于生物学,动力系统是生物能,有机体和机械边界模糊) 纳米朋克(纳米技术):以使用纳米科技为主的较新兴的亚类未来派科幻分支,有时也会在“生化朋克“中与生物技术并行存在,因为生物技术的使用会受到一定程度上的限制甚至是被完全禁止,而纳米技术、纳米机器人的运用则更为广泛。 核心元素:纳米技术、外星人。 标志符号:纳米粒子、纳米级机器人。 射线朋克:从20世纪初期开始的一些宇宙题材的带有未来复古主义的科幻作品与太空歌剧。主要是一个包括射线枪、飞船甚至刀剑的太空世界,一个看似古老却掌握太空时代科技的文明。创作更多侧重在故事上,而非科学幻想,代表了人类早期向往宇宙,渴求未知的心理。 核心元素:以太时代的太空文学、哥特文化、古典文化、早期射线枪设计、美式古早漫画、早期太空歌剧 标志符号:镭射枪、圆筒弧线形飞船、外星人、宇宙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