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我在系列(五)仙乐飘飘智化寺
青春是一场无法消退的高热和症候——苏珊·桑格塔《疾病的隐喻》

在京城游学的日子像发了一场心理上的高烧,回来以后因为甲流又发了一场生理上的高烧,当热度渐渐褪去,旧有的记忆也在一点一点挣逃而去,只能在脑海中给自己去过的地方排个序,然后抢救般地记录下来,一些浮光掠影般的感受。

智化寺是京城非常小众的寺庙,然而我觉得是最有腔调的博物馆之一。朋友在春天开满梨花的时候去过,初冬,沉甸甸的梨子压弯了枝头,给人以丰硕完满的感觉。他力推寺庙的非遗佛乐,我们便掐着上午场的时间早早地进到了寺庙。


因为小众,寺庙人影寥落、幽静异常。我们漫步一会,就早早地落座在殿堂中第一排等候京音乐表演。

聆听500年非遗佛乐
不一会有六位白衣飘飘的僧人端坐台上,其中一位开始介绍说,这个寺庙是文保单位,不接受烧香跪拜,而非遗京乐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传至他们这一代,已经是27代传人了。由笙、管子、笛子、云锣和堂鼓进行合奏,跟昆曲一样,用的也是工尺谱,最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依然是引领时尚潮流的,表演有时候还会在B站上直播。

此时,优美的佛乐绕梁,几缕阳光斜照在殿中,晶莹剔透的尘埃在空中翻飞,在红墙的衬托下像纷纷扬扬的雪,我们躁动不安的内心瞬间被熨平了。
八角转轮藏与被盗的藻井
智化寺是明代木构,共有四进。从山门一次为钟鼓楼、智化门、智化殿、如来殿和大悲堂等。最让人惊叹的是藏殿内的八角转轮藏,以前是收藏大藏经的经橱,按千字文检索,公设置9排5列抽屉,每个抽屉上都有一尊释迦摩尼像,八根角柱上刻有八宝图案,雕工甚为精湛。最壮观的是顶部藻井下方还供有毗卢遮那佛,端坐于青色的莲花台上。只有在殿堂的一角才能领略到佛像的全貌。


可惜智化殿和万佛阁内的两具藻井在上个世纪30年代被盗,现存于美国纳尔逊博物馆和费城艺术馆。希望下次有缘一睹风采,那这些散落的遗珠才会完整而有意义地联结在一起。这幅图还是在建筑博物馆中看到的。

天花彩绘与大佛
殿内的天花彩绘也让人叹为观止,疑似到了山西的诸多寺庙之中。配套的展览会对彩绘详细地科普,信息量很大,不需要听专业讲解就可以获得海量的冷门知识。

如来殿因为隐没在最后方,上次朋友没有走到,这次刚好拾遗补缺。进门就是三尊大佛,释迦摩尼佛端坐中间,两边的大梵天和帝释天雕工细腻、服饰彩绘精美,用沥粉贴金,绘上龙凤、狮子、麒麟等纹样。围绕大佛的三面墙为9000多尊小佛像,形态各异,带给人繁复而庄严的美感。



走出寺庙,我常常在想,为什么白衣艺僧会带着近乎高傲的神情和语调在介绍乐器和作品?生活中,是什么让我们既温柔而坚定?也许是因为对美的信仰吧。强大的内心也许是用美的能量来支撑的,这让我们面对苦难时会增添一份笃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