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烂手账的改造记录,?(不知道什么版)

STEP1 :超大变形字体占满整个空间,BUT 颜色太浅,字体没有设计好
STEP2:用深色做阴影,BUT 不够深,对比不够
STEP3:用深色包裹浅色,BUT 颜色太浅,无法与空白处形成对比
【fault】 试图用颜色填充格子,颜色选择错误+没有对比效果
STEP签字笔勾画外轮廓,AND 与空白对照鲜明,较为粗糙的轮廓线显示了随性的活力。轮廓不清时只关注字的存在,在描边时发现了空白的形状。【写字OR通过挖空白突显字】【字只是轨迹、车辙】
STEP4:三次修改其实都不是很严谨,线条的叠加或分离都只顾自己的规律,其间出现不少未重叠的空白。用签字笔勾画空白的形状,别有一番风味,并且不需要思考设计。
让我想到了城市设计的案例:下雪天,通过路面车辙的轨迹,可以推断出行车的真正道路。
或者是另外一句话:是语言(字)在说自己,而不是我们在说语言(写字)【改编版】。这句话很容易遭到反驳,放在语言上尚可以用“语言对人的塑造”来解释;写字的话,大概是指字/用手写字的顺畅方向、流利度、哪里写着不太方便等等都是字本身带来的,不必我们费力去设计光影、叠加度什么的,以使其突显出自然的样子。(如图,“手”中间是交叉写的,外圈则是一笔画出,横竖和外围之间有许多小三角空隙;长笔画中,两颜色间有长条形的空隙;偏圆形的 “、”,则大多在拐弯处有空白)
反之,在纯颜色区域,我们也可以照此规律塑造出空间感(或者什么感)。因果大抵就是这样的没有因果规律,又想到了科学哲学关于科学的客观性等说法,但一时懒得想什么例子。
对因果的思考在欧陆哲学也如此之多,突然感觉应该学点逻辑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