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条目翻译 - 路德维希·施东弗埃格
出生日期:1910.7.11
出生地:德意志帝国,巴伐利亚,慕尼黑
死亡日期:1945.5.2
死亡地:德国,柏林,莱特尔火车站(今柏林火车总站)
效忠于:纳粹德国
军种:党卫队
服役时间:1933-1945年
军衔:上级突击队大队领袖
参与战争:二战
路德维希·施东弗埃格(Ludwig Stumpfegger)是一位德国医生,在纳粹德国时期服役于党卫队。他在1944至45年间任希特勒的私人外科医生,1945年四月末,他就身在元首地堡。
早年生活与生涯
施东弗埃格生于巴伐利亚慕尼黑市,自1930年起开始学习医学。1933年6月2日,施东弗埃格加入党卫队,1935年5月1日,加入纳粹党。起初他作为卡尔·格布哈特(Karl Gebhardt)教授的助理医师工作于运动意外专科医院霍恩利兴疗养院(Hohenlychen Sanatorium)。1936年柏林夏季奥运会以及加米施-帕滕基兴(Garmisch-Partenkirchen)冬奥会期间,他凭借先前经验和格布哈特一同在医疗团队工作。1937年8月,施东弗埃格获得博士学位。
二战
二战爆发后,党卫队征用了霍恩利兴疗养院,格布哈特、弗里茨·费舍尔(Fritz Fischer)博士以及赫塔·奥伯豪瑟(Herta Oberheuser)博士负责指导疗养院工作,施东弗埃格参与了用来自拉文斯布吕克集中营的女囚进行的医学实验。1939年11月,他被调到柏林的党卫队医院的外科部门。1940年3月,他又被调回霍恩利兴,为格布哈特当助手。1943年4月,他晋升党卫队上级突击队大队领袖。1944年10月,在希姆莱的推荐下,他被调到“狼穴”元首总部,任常驻医生。
柏林,1945年
1945年,施东弗埃格开始在柏林的元首地堡直接为希特勒工作。至4月29日,他已把装在黄铜壳里的氢氰酸胶囊分发给了地堡内所有宁死也不愿被俘的军事副官、秘书以及参谋人员。部分资料称,就在红军朝地堡群进军时,正是施东弗埃格帮助玛格达·戈培尔杀死了她那6个睡眠中的孩子,之后,戈培尔夫妇于5月1日双双自杀。
4月30日,希特勒在自杀前签发命令,允许地堡内人员尝试突围。5月1日,施东弗埃格与包括马丁·鲍曼、维尔纳·瑙曼以及希特勒青年团领袖阿图尔·阿克曼在内的一行人离开地堡。在魏登丹默桥(Weidendammer Brücke),一辆虎式坦克为第一次试图过桥的德方人员开路,但坦克很快便被击中,鲍曼和施东弗埃格“翻倒在地”。5月2日1:00,德方人员第三次试图过桥,这次他们终于跨越了施普雷河。鲍曼、施东弗埃格以及阿克斯曼三人沿着铁道向莱特尔火车站(今柏林火车总站)走去,阿克斯曼后来决定独自往相反方向走,但之后就遇到了红军巡逻队,于是再度掉头。阿克斯曼借着月光看清了铁路调车场附近一座桥上的两具尸体的面容,确认鲍曼和施东弗埃格已死。阿克斯曼没来得及去确认那二人的死因。
遗骸被发现
1963年,一位已退休的邮政工人阿尔伯特·克鲁姆诺夫(Albert Krumnow)告诉警方,大概在1945年5月8日,苏联人曾要求他和其他同事掩埋在莱特尔火车站附近的铁路桥附近发现的两具尸体。其中一具穿着国防军制服,而另一具只穿着内衣。克鲁姆诺夫的同事瓦根弗尔(Wagenpfohl)在第二具尸体上找出了一本党卫队医生工资簿,确认死者是路德维希·施东弗埃格博士。瓦根弗尔将工资簿交给上级,后者又将其上交给了苏联人。而苏联人最后销毁了该证物。克鲁姆诺夫于1945年8月14日写信给施东弗埃格的遗孀,告诉她她丈夫的尸体“…和其他几名阵亡士兵的尸体一同被埋在柏林NW40的荣军大街(Invalidenstraße)63号“阿尔卑斯村”(Alpendorf)地下”。
1965年,根据阿克斯曼和克鲁姆诺夫的证词进行的挖掘工作没有收获,但在1972年,建筑工地的工人们在距1965年发掘点约12米处挖出了人体残骸。两具骸骨的颌骨上都残留有碎玻璃渣,说明二人可能是为了不被俘虏而选择了咬破毒胶囊自杀。其中一具骸骨的高度以及其头骨形状符合鲍曼生前外貌,且胡戈·布拉施克(Hugo Blaschke)博士在1945年凭记忆重建的牙科记录也能证明骸骨就是鲍曼的。第二具骸骨的高度与施东弗埃格生前身高相仿。接着,将两颗头骨的照片和两人的面部照片重叠后,也得出了头骨与死者生前面容完全相符的结果。1973年初,调查人员又对两颗头骨进行了面部重构,最终确认于1972年发现的骸骨就属于施东弗埃格和鲍曼。1999年,调查方又利用DNA检测技术进一步确认鲍曼确实死在了1945年5月初的柏林。
2004年电影《帝国的毁灭》中,演员托尔斯滕·克罗恩(Thorsten Krohn)饰演施东弗埃格。
参考资料
· Beevor, Antony (2002). Berlin: The Downfall 1945. London: Viking-Penguin Books. ISBN 978-0-670-03041-5.
· Helm, Sarah (2015). If This Is A Woman: Inside Ravensbruck: Hitler's Concentration Camp for Women. London: Little, Brown. ISBN 978-0-748-11243-2.
· Joachimsthaler, Anton (1999) [1995]. The Last Days of Hitler: The Legends, the Evidence, the Truth. Trans. Helmut Bögler. London: Brockhampton Press. ISBN 978-1-86019-902-8.
· Kershaw, Ian (2008). Hitler: A Biography.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ISBN 978-0-393-06757-6.
· Lang, Jochen von (1979). The Secretary. Martin Bormann: The Man Who Manipulated Hitler. New York: Random House. ISBN 978-0-394-50321-9.
· Le Tissier, Tony (2010) [1999]. Race for the Reichstag: The 1945 Battle for Berlin. Pen and Sword. ISBN 978-1-84884-230-4.
· Miller, Michael (2006). Leaders of the SS and German Police, Vol. 1. San Jose, CA: R. James Bender. ISBN 978-93-297-0037-2.
· O'Donnell, James P. (2001) [1978]. The Bunker. New York: Da Capo Press. ISBN 978-0-306-80958-3.
· Sweeting, C. G (2000). Hitler's Personal Pilot - The Life and Times of Hans Baur. ISBN 1-57488-288-0.
· Trevor-Roper, Hugh (1992) [1947]. The Last Days of Hitler.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ISBN 0-226-81224-3.
· Whiting, Charles (1996) [1973]. The Hunt for Martin Bormann: The Truth. London: Pen & Sword. ISBN 0-85052-527-6.
© 本文版权归 张程ZhāngChéng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