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公交看南朝石刻之四:南京地铁1号线串联的石刻
这次去南京之前订旅馆,发现周末两天的费用特别高,和周五的房费比都翻番儿了。怎么回事?难道我两年没出门,行规都变了,一个普通周末都要大杀一笔嘛(后来才知道本周日南京有马拉松赛,各地来的跑友把旅馆房价推高了~)?市内住不起,那就只能往郊区挪了。正好行程计划中有几处石刻在1号线地铁南医大·江苏经贸学院站附近,那就搬到江宁大学城的店去住啦。当天清晨下雨,吃完早饭去玄武湖转了一下。来过南京很多次,却没认真地看过玄武湖。湖中梁洲上有明后湖黄册库遗址展馆,我去的太早,还没开门,没看成。雨中的玄武湖实在清冷,小转了一圈就回去收拾行李搬家了。



1号线和2号线一样,两端都有位列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的南朝石刻可以看。北端八卦洲大桥站下车,可以去看徐家村失考墓石刻。我的资料陈旧,一直以为这处石刻还在化工一厂厂区内,进不去,就没去。现在才知道工厂已经搬迁了,可以看啦。等下次有机会去再看吧。1号线南端的龙眠大道站、南医大·江苏经贸学院站下车也可以到访几处南朝石刻。
万安陵石刻
万安陵石刻在江宁上坊,是陈朝开国皇帝陈霸先的墓前石刻。目前要建石刻公园吧,被围起来了,进不去。我在8年前去过。那时是在1号线龙眠大道站下车,坐822路到附近,再步行前往的。当时上坊一带正在开发中,周围都是工地,石刻周边不能开发,但似乎也没人管,就像一块城乡结合部的荒地。石刻已经放置在保护亭中,当时已近傍晚,低斜的阳光把石刻的一面照亮,而另一面归于沉寂。万安陵的石刻说是一麒麟,一天禄,但目前看两只石兽都看不出有角,与萧梁时代王侯墓前的辟邪有些像,下颌上的胡须也没有镂空,石刻整体风化也比较严重,兽身上的花纹基本无存。其中一只石兽的胸颈部有严重的砸伤。不知道这些损伤最初是不是在隋灭陈后,王僧辩之子王颁夜掘万安陵,对陈霸先剖棺焚尸时造成的破坏。



宋墅失考墓石刻
在1号线南端南医大·江苏经贸学院站和南京交院站的中间有一条宋墅路,我的新住地就在这条路上。这附近有三处进入国保的南朝石刻。扫一辆自行车去寻访。




骑到宋墅路的东端,是个驾校,顺着驾校门前的路向北骑一点后向右转入月华路过了跨越高速公路的桥后有一个斜交叉的大路口,转向西北方向的侯焦路。宋墅石刻就在路北。不过现在这一带已经是一片工业区,按百度地图提供的行走路线是无法近前的。我就想怎么才能接近。在侯焦路上上来回骑了两圈,判断石刻应该在高速齿轮制造有限公司的厂区内。但大门进不去,最后是看到旁边一个工地大门似乎没人看守,从这里骑进去,果然无人干涉,而且从地图上看也确实离石刻越来越近。骑到工地的左侧后看到一个通向齿轮厂的大门是敞开状态。我赶紧冲过去,还是被保安冲出来喊住了~我说去看石刻。他说石刻不在厂里,有围墙看不到的。原来从工地这里继续往前走就能到达。但从2022年底修了一道墙,过不去了。所以我只能趴墙头给宋墅石刻拍了张照片。不过看石刻的周围也是整修过的,有步道,有新栽种的树木,所以应该还是能到达石刻面前的吧。

宋墅失考墓石刻只保留下来一个相对完整的望柱,柱顶有一个倒扣的莲花形的顶;另有一个望柱似乎只剩一个基础。因地形相对低洼,宋墅石刻曾长期淹在水塘中。写这段文字时,我看PC版的卫星图时发现了一条能通到石刻前的路。不过能看出使用的卫星图比较早了,和现况不符。也不知道这条小道现在还通不通,以后再验证一下。
侯村失考墓石刻
从工地里出来后,沿侯焦路继续向西北方向骑。骑到一个丁字路口后掉头,往回骑一段路,骑慢点,注意看右手边的绿化带,这里也有一处南朝石刻,这就是侯村失考墓石刻。





侯村石刻保留了一对石辟邪和一根石望柱,且都被罩在文保亭里。我是真的挺反感这种文保亭的。石刻类文物本身没那么脆弱,如果有防酸雨侵蚀的需要,加个保护顶就可以啦。没必要用玻璃罩起来。玻璃罩纯粹是防君子不防小人。真想破坏,想偷盗的,区区一块玻璃是挡不住的。而对于文物爱好者们来说,这块玻璃是要多讨厌有多讨厌:首先是有反光,其次是天长日久玻璃上的污垢越来越厚,看里面的文物也就看个大概其。侯村石刻知名度不高,体量也不大,文保亭大概从建了就没人管过,脏得不得了。当天是阴天,反光的问题不明显,但光线不足加上文保亭的顶比较低,石柱的上半部基本看不见。只能看到一个模模糊糊的下半部。两只辟邪算是小巧,就显得光源比石柱要充足。可以看清整个石刻。不过石刻保存得并不好,表面风化严重,基本不存在细节可以观赏了。
耿岗失考墓石刻
耿岗石刻在宋墅石刻的北边,从地图看,距离并不远,步行亦可。但按导航路线无法近前,被一个物流园区的大门挡住了。我抱着放弃的心理离开,准备去江宁博物馆。但就在我骑到望溪路后不久,忽然看到左手路边闪出一块棕色路牌,写着“耿岗失考墓石刻200米“还有一个箭头指明了方向。我赶紧穿过马路,路标所指处是一条围墙边的小土路,通向一片田地。如果没有这块路标,怎么也不会想到石刻在这里。







顺着小路,从一小片田地边走过,上到一块台地上,在一小片树林之间有白色的围栏,石刻就在其中。网络上,耿岗石刻被称为”南京的烟头“。因为现在能看到的是一小截是望柱的顶部。不知道下面的部分是不存在了,还是被深埋在地下。柱顶华盖早已不知去向。柱额可辨,但已看不出曾有刻字的痕迹。其实耿岗还有另一根石柱,保存在江宁博物馆里。我这次去的时候,江宁博物馆的展厅在做更新,没开放,没看成。以后再看吧。
个人很不喜欢”烟头“这个外号。
附:萧正立墓石刻
萧正立是前一篇中写过的萧宏的第五子,因生母受宠,在长兄早逝后被萧宏立为王世子。不过萧正立自己很清楚他的世子之位不合礼制。在父亲去世后就把临川王的继承权让给了二哥萧正义。他的行为受到了伯父梁武帝的称赞,破例封萧正立为建安县侯,实封千户。
萧正立墓所在地,旧为江宁县淳化镇刘家边村。江宁大学城开发后,墓前石刻被圈进南京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位置在校园东北的一片荒地池塘周边。现存一对望柱、一对辟邪。网上能找到的寻访记录都显示这组石刻的保存状态并不好。虽然在学校内,实际外围环境荒僻难寻。我这次进不去校门。门卫明确说了:我们学校不开放。不接受登记或押身份证等方式入校。严格执行刷脸或有校内预约码才能进门。而且当着我的面,核查一辆拉东西进校的车辆。这辆车上只有一个人有预约码,就只有这个人可以开车进校,另外两个人只能下车,在校门口等~既然这样,我就不看了呗。
其实除了一些名校或以风景出名的学校外,绝大部分的高校在疫情前都是开放的。我前几年还在中央民族大学校内的一个联通营业厅里办过业务。正常进出,不用预约也不用登记。疫情期间,学校封闭管理。各校都上了门禁系统,严控出入。这个大家都能理解。但疫情状态已经结束一年了,学校还这样封闭管理,是不是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很高兴看到最近多所名校宣布开放校园。北外直接刷身份证就能进校。像这样的措施,进校人员也是在管理范围内嘛。就算不这样,那学学云南师范大学也好。云师大校内有西南联大博物馆,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预约,进校参观。南京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不是名校,除了萧正立墓石刻也没有特别的风景,就是全面开放校园,正常情况下也不会产生社会人员蜂拥进校的情况,干扰不了校内秩序。现在网上有一些如何翻墙进校看石刻的帖子~~我希望不远的将来能光明正大地进校参观。
小提示
1号线南医大·江苏经贸学院站2号出口晚上有小夜市,可以逛逛。
本系列文章
倚窗闲话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每年最早的?还是最晚的樱花? (3人喜欢)
- 《致光之君》41-48集观后——青山依旧 (3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