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摘要和笔记(20231222)
时间上的接近 自我监控在时间上间隔多长才会引起行为的变化。与远期的效果相比,给当前的行为施加影响更容易达到自我定向的改变。即时的自我观察提供连续的信息和自我评价的最好时机,使自我评价对正在进行的行为产生影响。当注意集中在远期的行为效果时人们可能会对自己的努力感到高兴或失望,但这种评价性的反应不能改变过后的行为。 反馈的信息量 第二个因素是行为反馈的信息量。如果一个人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没有一个清楚的评价,就不能适量的唤起评价性的自我反应。当有清楚的证据表明已取得进步时,自我观察能改善行为;但是,当进步的标志模糊不清时,自我观察对行为几乎没有影响。 动机水平 动机水平是另一个对自我观察效果起中介作用的因素。那些期望改变自己正在监控的行为的人,易于为自己设置目标,并对自己的进步作出自我评价性的反应。低动机伴随着非反应性的自我观察。 价值 行为的价值将会影响由自我观察所引发的评价性自我反应的类型和强度。有价值的行为的实现,会令人产生自我满足,增强改善行为的愿望;缺乏价值的行为由于令人产生不快感而倾向减少;而中性的行为可能不会经历太多的改变,因为它不会唤起多少自我反应。 对成功是失败的专注 与惩罚低能相比,奖励进步能更有效的改变行为和自我效能感。……伴随着自我监控的行为变化程度,部分的取决于是成功还是失败被观察到。 可控制程度 行为在其意志的可控制方面各不相同。……自我监控会使那些较易为意志努力所改变的活动发生持久的变化。但是对那些难以为意志努力所改变的行为来说,自我观察对其最多只能产生短暂的影响。如果自我定向的努力要成功的改变那些难以改变的行为,就必须借助于最佳目标、强有力的自我激励和其他自我调节因素的支持。 自我观察并非仅仅是一种机械的跟踪和登记过程。它经常引起自我反应性影响。因此,自我监控很难与自我调节的其他成分过程相分离。自我监控对行为的某些影响,无疑是以自我评价为中介的。……自我观察对行为的影响相对较弱,而且并非总是保持一致。由对自身行为的注意而激发的关于内隐目标的类型的信息,如果有的话,对预测自我监控所起的作用最具有价值。 二、判断子功能 个体对自身行为的观察是影响其行为的第一步,就其本身来讲,自我观察对自我定向的反应提供极少的信息。行为要引起自我反应,需要经过一个判断过程,该功能的执行又包含几个基本过程。积极还是消极的看待某一既定行为,依赖于行为的评价标准。 1、内部标准的形成 自我定向需要判断和引导自己行动的内部标准。这类标准的形成来源于不同形式的社会影响所传递的信息。它既可以通过自我指导来确立,也可以通过对自身行为的评价性社会反应来确立,还可以通过观察由他人示范的自我评价标准来确立。 2、说教和评价依随 人们形成判断自身行为的标准,部分的依赖于生活中的重要人物对这种行为作何反应。 标准可以通过他人对某种行为的评价性反应来获得,也可以通过直接的教授来获得。通过这种传递形式,标准从一个人的社会环境中的个别指导或那些描述接触人物的作品中获得。……社会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在赞同集体标准还是个人标准上。多数社会试图在这两者之间取得一种平衡,一方面在与社会生活极为重要的那些方面强调建立一套统一的标准,另一方面留给个体在自己生活的其他领域建立个人标准的余地。 对标准的有效指导需要通过对行为后果的某些社会确认。违反有价值的标准引起个体周围人的消极反应,而合乎标准的行为会被人们积极接受。 5、通过模仿获得标准 人们不仅为别人规定自我评价的标准,而且借助对自己的行为反应例示这些标准。在什么行为值得表扬以及在自己的生活中展示出的自我反应类型等方面,存在着实质性的文化差异和个体差异。【这种标准与个人的生活和教育经历有关,文化上的差异可能还不是最大的原因。】 当对某一特定领域的活动缺乏个人经验时,成人采纳示范性的标准尤为明显。他们根据所接纳的标准来调节自己的努力,判断行为表现的充分性。即使对活动已有过经验,自我评价仍受到示范的标准的影响。 当观察者只看到了示范的自我评价性行为,他们就不得不从榜样在不同情景中对自己的行为如何反应中,来推测行为背后的标准。如果形势的变化使示范的自我反应发生变化,那么自我反应背后的标准就更难以辨认。【这个还是取决于人的自我知觉和自我效能感,只有在两者缺乏足够程度的时候,外部的标准才能发挥主要作用。】 能力不符与标准仿效 自我激励和自我满足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为自己确立的标准的高低。 在缺少仿效优秀人物的社会诱因时,人们通常喜欢选择那些对能力要求不是很高的行为标准,而较少选择那些需要付出巨大努力才能达到的标准。 尽管有些高标准令人感到烦扰,但还是被广为仿效,因为它们是通过一个巨大的社会支持系统的支持而主动建立起来的。……各种各样的影响,作为另一社会支持源,为标准设置行为提供直接的支持。——”第八章 自我调节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