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在避难所里仰望星空——2023年读书小结及个人向碎碎念
特殊的2023
每一年都不平凡,2023年好像尤为不平凡。自己的腰椎膨出治疗与底盘手术,吉雅爷爷与姥爷的手术,贯穿全年的迷茫、摸索、妥协与反抗,让这一年显得尤其漫长且特殊。作为一个为人子、为人父、为人夫,且即将迈入不惑之年的中年人,在努力对抗过去、眼前和未来的种种无聊、悔恨和荒谬时,读书一直是一位坚定又值得托付的盟友。
在个人阅读史里,2023年是不得不提的一年,因为今年貌似对为什么要读书这个问题有了更清晰、更接近本源的答案。毛姆那句关于读书与避难所的名篇,以及自己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入坑科幻小说的经历,还有对存在意义的摸索,历经多年终于在接近年底的一天浓缩成了这么一句:躺在避难所里仰望星空。
躺
今年有一个突然出现的流行词:屎上雕花。说它能完全准确地形容现在的工作吧,也不对,机关里的有些人、有些事还是很有意义的;说完全避开它吧,也是不可能,毕竟每天也确实是在雕。怎么办?只能是做“仰卧起坐”了。尽量少做捏着鼻子雕花的事,能不做就不做、能拖延就拖延;非雕不可的话,尽量缩短时间,能少做就少做、能对付就对付;实在不行就躺下,不伺候了,我用电脑打开网页版微信读书总行吧?遇到有意义的事,想干的事,那就坐起来,解决一些所谓“急难愁盼”,处理一些所谓“现实问题”,一是还是得找点意义,二是对得起薪水,三是总躺着也累……
躺着时候干什么呢?看书是第一选择。今年躺着时候最大的收获,一本是周飞舟的《以利为利 : 财政关系与地方政府行为》,这本在下架边缘多次试探的作品确实厉害,读着有点费劲,但是收获非常大;另一本是复旦兰小欢(这位老师还是包头人)的《置身事内 : 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不仅让我第一遍读完马上拿起铅笔二刷,收集了挺长的一个想读清单,里面的有些想法确实对“坐着”时候怎么干活有启发。另外就是《激荡三十年 : 中国企业1978—2008(十年典藏版)》,从老苏那拿回来发现他根本就没怎么翻,然后看到各种一纸文件干翻一个行业的案例后,一定程度上让我躺得更加心安理得……
避难所
读书使人平静,放在我的身上尤其有用。多次有在各种迷惘愤怒无助空虚的时候靠着一本好书爬出来的经历。读书并不会让你直接找到方向,但至少会让大脑在一段时间内沉浸在另一个世界或时间线里,让我们避开必须面对的艰难困苦,跳出三界五行之外一段时间。这段时间足以让我们在合上书回到现实时,拥有继续扎入滚滚红尘的觉悟,进而直面那些难以避免的负面情绪。对我来说,这就是避难所的含义。
今年最大的收获,是用微信读书的自动翻译,看完了第一本英文原著《House on Fire : The Fight to Eradicate Smallpox》,留下了531条笔记和划线,具体的感受另外再写吧,值得记录的是看完那天。10月30日夜全部读完后,随着零号病人的出现、天花疫情在印度的终结,心潮澎湃之余,写了这么一段:这就是我们读书的初衷之一吧,让我们看得更远、更多,而不是紧紧局限在自己的眼前和现实的鸡毛蒜皮。那天正是从华联北区房子回来后情绪低落的一天,感谢福奇博士跨越时空的解救。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有这么个能躲着的地方,也算是非常幸运了。
仰望星空
忘了哪本小说里提到过一个情节,外星人会用传感器持续监视具有成为高等智慧生命潜力的物种个体仰望星空的时间,超过一个阈值就会触发警报。仰望星空被当作物种对宇宙表现出充分好奇的标志。后来想起来了,小说是大刘的《朝闻道》。
从小学从新华书店买的那本科幻小说集开始,到后来拓展出来的各类幻想小说,贯穿整个阅读史,可以预见的将来也必然是读书的主要类别。这也算是一种仰望星空的方式吧。
首先要提到的,当然是严曦大佬和《造神年代》纸书,五年的追更、偶尔兼职下校对(说编辑那就太不要脸了)、和书友各种的讨论甚至争吵、在粉丝群各种潜水加偶尔冒泡催纸书后,终于如愿拿到了作者签名本,还请大佬签了三本送给了老苏、勐哥和JS夫妇。这本书背后,不仅是对一种接近理想的生活方式的羡慕,是遇到同好的惊喜,更多的,是写在豆瓣阅读长评里的一段矫情却发自内心的话:这本小说,更像是一群中青年在搬砖养家、柴米油盐、鸡毛蒜皮之余参加的小范围狂欢,这种小范围的异常举动,是我们对抗这个世界的虚无、无聊、荒谬的为数不多的武器之一。总有人拿着一样的武器,和你肩并肩站在一起。在这种缘分下,还和思故渊大佬有了简短的讨论,然后看了他的《触摸星辰》和《先知机器》,也算是神奇的经历。再次感谢严曦大佬和弥凯拉水箱里的各位高手,造神与星路后,或早或晚,我们肯定会继续在高高的岸边相见。
接下来是周天,《周天·出云记 壹》《周天·出云记 贰》《周天·出云记 叁》都出了,算是今年的意外惊喜。2006年、大二,在《幻想1+1》11月号上看到《姑麓山合战》惊为天人后,一路追过来,转眼快20年了。写到这,从书架上翻出这本泛黄的杂志,还真是感慨白云苍狗。拿到出云记后不出意外地看到凌晨5点,还是值回票价的,不枉期待这么久,一个系列能追17年也算是幸事一桩,谢谢拉大石大和花生殿。不过我还是要吐槽一句:我们真正想看的,还是浮空舟和星槎对轰,是老劫和双胞胎的三角恋,是巫镜文锦打情骂俏啊!这才是周天正统,其他的统统都是异端!
然后必须提的是布兰登老神,从单位图书角借了《迷雾之子 卷一:最后帝国 : 珍藏版》《迷雾之子 卷二:升华之井 : 珍藏版》《迷雾之子 卷三:永世英雄 : 珍藏版》三部曲,多次熬夜读完后,贱贱的拿铅笔在最后一部最后一页写了两句话,希望楼里还有别人看到后找过来讨论讨论。然后看了《飓光志1·王者之路》《飓光志2·光辉真言》《飓光志3 : 渡誓》,在微信读书上和多位同好各种互动,惭愧的是第3部到年底竟然都没能啃完。
上半年混着用微信读书和豆瓣阅读看完了《“破碎的星球”三部曲》,导致总觉得这段自己批注过却怎么也找不到,后来才发现是在两个APP上面交替读完的。
不过也有失手的时候,轻信了新星出版社的广告,入手了约翰·斯卡尔齐的《怪兽保护协会》,看完后觉得最大的收获是书附赠的卡套,然后为了泄愤直接在豆瓣打了3星、取关了新星社(手动狗头)。还有罗伯特.里德的《星髓》,这本推荐看到副首领和浣生从髓星返回就行,一页也不要多看;休.豪伊的《异星记》《信标记》,也都仅仅是及格水平。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5月看完了《星空的旋律 : 世界科幻简史》,在本子上记下了长长的一个补课清单。
其他
一是读库,从2010年的大本开始,看了也有10多年了,说实话2023年的读库01到06,包括00在历年里不算质量很好的,排不进第一梯队,但是看看老六每本附的信,以及套餐里面的读库本还是挺不错的。6本里面,最推荐《读库2304》这本,最能代表读库原始的神韵。读库本里,《入关》最值得一看。
二是《蝲蛄吟唱的地方》,书本身很棒,更关键的是推荐给丽殿后,成了夫妻共读并且深入讨论的书目之一。
三是一系列的科普作品,《生命的法则 : 在塞伦盖蒂草原,看见万物兴衰的奥秘》五星,绝对值得一看;《半个地球 : 人类家园的生存之战》明显就弱一些,翻翻即可。
已经是2024年了,丽殿在旁边画画,吉雅小朋友在隔壁睡觉。站在40岁的门槛上,新的一年还要继续做“仰卧起坐”,继续仰望星空,继续读书。更重要的是,不论是躺是坐,是高兴或失落,不论是通过读书或其他,希望自己能真正得到内心的安宁、平静与满足,同时无悔地付出得到所必须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