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观察之主观对客观的影响
20240101
昨天是2023年的最后一天,虽然是周末,但根据年终决算工作安排,所有管理类都要到岗。原本我是想去看书发呆的,奈何手上工作太多,是自己的跑也跑不掉,于是计划着把高管年末贷款绩效考核的11月末数据做一下。
原本以为几个专业拼拼拢就好了,简单得很,结果上午做了一个半小时还没好,中途还因为数据口径问题给专业打了好几个电话确认(庆幸大家都在岗)。
下午的记忆已经不清晰了,依稀记得效率很低,心情也不怎么美丽(外面阳光明媚,到处都是出来游玩的人,而我要上班),心里一直比较抗拒。
临下班前老总见我一直给支行打电话(一个支行询问一名干部的年度绩效考核以及业绩排名的问题),就说,我的11月末贷款考核做得还有些问题,让我自己先检查一下,她要先去找老大汇报工作,等回来再同我说。
自己从分表开始检查了一遍,没发现问题,同时猫猫和崽崽在附近商场等我,我归心似箭,等到了六点多时,觉得又没错误,又不知道等到啥时候,内心不满值到了顶峰,甚至想着是不是给老总发个邮件就下班走人,有错上班再改。
好在那么想之后不久老总就回来了。回来后同我讲一把手那张表格里,公司贷款和个人贷款的目标数及完成数都引用错了行,不是我们的考核口径。其中,公司贷款我直接引用了公司分管行长的,但公司分管行长的是本外币公司贷款(不含普惠)+全口径普惠,操作时我是拿本外币公司贷款减去了普惠公司端(原本计入公司贷款的),又加上了普惠全口径(公司端+个人端,其中个人端是归属在个贷里的),一把手只要正常的公司贷款+个人贷款(含卡透)就好;个人端也有问题,我引用的目标是卡透目标,应该要引用个人贷款+卡透的目标合计数。
听老总说的时候,我内心汗颜,觉得可怕啊即便老总提示我有问题,可靠自己完全没发现自己路径上的问题,其中公司贷款这茬我在做分表时自己还记得呢。这里面固然有自己做了一整天产生思维盲区的缘故,但错误之低级,让我觉得还是心态的影响更大——因为抵触、不想做、又不得不做,以至于做的过程中有一半的精力要被用来抵抗“不想做”的念头,真正能花在做事上的精力才正常值的一半,自然效率低质量差,运气好点的只是返工,运气不好点的除了返工还要被问责,到头来时间精力没省,还落个批评或记过,着实不划算。
事后觉得,这算是工作中主观想法影响客观产出的实例了。这件事也算是给我敲了记警钟,最近因为觉得县域支行高质量发展的事情不该落在自己头上,而应该是将来负责的专人,但因为干部调整还未到位,这件事暂时要我负责,且最吃份量的方案制定和会议材料准备都需要我这段时间完成,原本岁末年初就忙,对于这块从天而降的额外任务,我是有点抵触的(虽然没表达,但心里是抵触的),想来近期动作缓慢也与此有关。
既然逃不掉,不如直接面对,把用来内耗的精力重新投入到做事上面,快速解决掉任务,从人生整体来看收益更大呢。
或许,这就是正念的意义吧。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