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温情共度跨年之夜,聚心聚力《启航2024》
主编温静导读:《启航2024——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跨年晚会》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聚集传统文化、科技创新、跨界融合、国际元素、新人新作全力呈现的一个立体、多元的文化图景,展现了中国文化的活力、博大精深与时代风采,同时也传递了积极的社会价值观,彰显了新时代跨年晚会的独特魅力与社会意义。

文/冷凇、姚怡斐(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世界传媒研究中心)
秉持“思想+艺术+技术”的创作理念,《启航2024——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跨年晚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透过镜头感知沸腾的新时代温度,呈现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描绘奔涌流动的活力画卷,创作上强调联欢互动性,贴近百姓生活,为全球观众带来了一场生动、鲜活、生机盎然的视听盛宴,共度别开生面的跨年之夜。

1
赓续中华文脉,
于传统经典中跨“文化年”
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启航2024》在新时代新征程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以多元的表演形式呈现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通过非遗表演、戏曲演出等环节,传承与弘扬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让观众在欣赏现代演出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悠久的历史底蕴。这种传统文化的呈现不仅展现了中国的文化自信,也为全球观众呈现了一幅富有魅力和深度的中国文化画卷。

晚会上通过融合编排、跨界合作展现了各地非遗特色,如:创意节目《草绿万物生》将百年诸暨非遗技艺草塔抖狮与富有浙江舞韵的舞蹈《十八焕蝶》相结合,《龙跃山河盛》将传统非遗“赛龙舟”与新创作的《龙舟》舞蹈(广州市歌舞剧院《龙舟》舞剧选段)创意相融,《谷满庆丰收》将山西特有的霍州威风锣鼓、高台花鼓、小花戏融入山西的特有景观——鹳雀楼,《瑞雪兆丰年》将东北传统秧歌舞、手绢花、红绸舞、舞龙和花棍舞结合,在多元素融合中让观众们看到东北的人文风情;也有创新节目国风街舞《蒹葭》、器乐节目《新国乐飞扬》,更有戏曲曲艺节目《登台》《浙里有戏》《南曲北艺》等使观众充分领略戏曲魅力。
2
紧扣民生福祉,
于时代脉动中跨“幸福年”
晚会节目不仅弘扬传统文化,更注重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演出中,对家国情怀、传统美德、劳动精神等进行强调和宣扬,鼓舞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激发了社会正能量。这些价值观的传播与普及,有助于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加强社会凝聚力,推动社会向着更加向上、积极的方向发展。

晚会紧扣时代热点,点亮激情与力量,升腾希望与梦想。2023年也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节目《一起出发》讲述了“双向奔赴”的美好故事,伴随着外籍童声合唱,展现出每一个普通人对幸福的追求、对生命的希望、对未来的梦想。
3
传承东方智慧,
于中式美学中跨“韵味年”
晚会以四季色彩的自然之美为引,通过东方国色美学展现中国韵味,每一种传统色彩都蕴含着流传千年的东方审美;同时紧扣“和合”文化,创意节目《和合》展现“万物和合以生,东方智慧,辉映时空长河,根脉千年,赓续精神品格;万物和合则成,浩浩中国情怀,襟怀四海,泱泱文明共兴,人类未来”。深刻呈现和合理念,这一中国文化的价值、中国文化的精髓,与其在现代社会中的意蕴与价值。
4
升级舞台视听,
于沉浸体验中跨“创新年”
跨年晚会的舞台技术呈现出了不断进步的趋势,从舞台设计、灯光效果到音响效果,现代技术手段如虚拟现实、全息投影等前沿技术的应用,使晚会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彩、震撼人心的视听效果,将观众带入了一个个富有未来感的奇观之中。
如晚会中xR科技馆的场景,使孩子们沉浸感受梦幻景观;AR爱达·魔都号飞(游)出来,绕着孩子们互动并说话;还有借助AR效果,伴随着一段象征时间流逝的音乐,呈现出时间的齿轮缓缓转动,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时代的变迁,伴随着高铁飞驰而过的音效及高铁的喇叭轰鸣声,时间从2008年来到了2017年,中国铁路发展的见证者薛军原型与驾校女教练在相会时抬手招呼着彼此,献上一场跨次元融合的梦幻演出。

5
搭建多元矩阵,
在全媒平台上跨“国际年”
晚会联合总台自有新媒体平台布局全媒体设计,实现“两个效益”的最大化。为《启航2024》进行预热的衍生新媒体直播节目《探游椒江》,以探访式、互动式、沉浸式打造年轻态的线上创新节目样态。同时总台跨年晚会《启航2024》创新与CGTN协作,共创“启航”大IP系列,打造海外版总台跨年晚会《Sail into 2024 CMG New Year Gala》,以国际视角拓展跨年新媒体宣传新思路。
《启航2024——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跨年晚会》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聚集传统文化、科技创新、跨界融合、国际元素、新人新作全力呈现的一个立体、多元的文化图景,展现了中国文化的活力、博大精深与时代风采,同时也传递了积极的社会价值观,彰显了新时代跨年晚会的独特魅力与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