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的个人总结
2023年的关键词是变化,本来想说变故,但细一思量,人生的解释权还是要掌握在自己手上。
这一年,经历了很多,换了工作,换了城市,结束了一段亲密关系,经历了至亲接连生病,工作接二连三被调整。
今年是自高中以后,陪伴家人最多的一年。一半因为工作,一半因为突如其来的疾病。
年初,从煎熬了两年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于是带着父母环浙江旅行。4月又去林芝看了桃花,沿川藏、滇藏线走了一大圈,终于完成了他们想要去去西藏的愿望。
5月在新的城市入职新的公司,一个全新的复杂业务生态,面临战略升级迭代的情境,叠加内外部环境的巨大变化。我本以为这已是难度系数拉满,没想到这只是困难模式的前菜。
10月是一个艰难的月份,刚从老家返岗一周的时候,突然接到父亲的消息“是否方便电话?”,内心顿时咯噔一下。电话接通后,他的第一句话是“你妈妈做了一个身体检查……”。
接下来的一切,像是开了快进模式,我没有时间悲伤,我要和时间赛跑。
一周的时间,完成了从老家到省会到G市的转诊。当父母从老家朝我走过来的时候,我迎上前从父亲手里接过行李的瞬间,真切感受到了责任的交接,终于我成为了这个家的顶梁柱。
第二周顺利进行了手术,在领域内最好的医院由最好的医生主刀。过程的波折难以为外人道,最大的感受是感恩,感恩在这个过程中帮助我、关心我的朋友。
过程中,我一直尝试用未来视角来看这件事,与其说是担心决策失误,不如说是害怕有一天后悔。到今天可以放心的说,我做了所有的努力,让她得到了最及时的治疗,保护了她对自己生命的掌控感,如果时间再来一次,也不能做得更好了。
在妈妈出院的第二天清晨,接到老家的消息,外婆肚子痛入院了。经历了3天的时间,诊断结果是肠癌加多处转移。95岁的年纪,我们一致决定,以她不痛苦作为第一优先级。
一个月的时间,我哭的次数比过去30年加起来都多。或者也不能说是哭,是突然间眼泪就会掉下来。我没有太多其他情绪,没有愤怒、没有绝望,我只是接受,因为接受而感到悲伤。
可能,人到中年就是如此吧。所幸,我还没有孩子需要同时兼顾。可是,所幸,是所幸吗?不敢想…不去想…没法想…
在我带妈妈去医院就诊的同一天,公司突然宣布了一项人事调整,让我接管一个新部门,没有任何交接。
一个月后,公司突然又宣布了一项人事调整,让我接管另一个新部门,同样没有任何交接。
团队规模突然由60人变成了将近200人,工作量几乎是瞬间暴增。业务策略与组织的重构成为了摆在我面前的新命题,与此同时,我要学习解决优先级的确定和时间管理的问题。
那段时间,上午和下午在公司密集开会,中午和晚上则飞奔医院,每天总要陪他们吃上一顿饭。
累吗?似乎已经没有多余的精力去想累不累这个问题。
现在回想起来,我最大的成长是在全程都保持了冷静与理智,在各种突如其来的状况面前,能够多线并进保持自身状态的稳定,我似乎没有那么焦虑了。
最后,说说亲密关系。
分开是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事情。归根结底,是价值观的差异,我们对亲密关系的期望、对生活的要求与对亲子关系的需求不同。
如果差异这么大,为什么在一起两年半的时间呢?我觉得有两个原因,一是我们都花费了时间去识别这些差异,都付出了巨大努力去做改变和调整,并且精疲力尽;二是与自己不同的个体身上总是有强烈的吸引力,彼此身上有些特质是闪闪发光的。
直到今天,我有时仍会突然想起ta,想起的都是美好的画面,ta的快乐、认真、睿智、可爱,确实是一个非常有生机而特别的人呐。
在分开前,我们一起进行了一笔“巨额”投资。我曾问自己,后悔吗?想了想,如果重来一次,我应该还会这么做,因为我一直相信ta,这是对人格的信任,我的认知决定了我的判断,时至今日我也仍然相信ta,虽然ta已经把我拉黑了。
感激这段经历,感谢一起陪伴走过的时光,带给我成长和收获。我希望ta过得好,希望ta工作顺利,生活快乐(我知道ta会的,ta一直是个快乐而乐天的精灵
对于2024有什么期许吗?
希望家人身体健康,希望能有更多时间思考和看世界,希望在工作中能持续成长和有所收获,在当下的大环境,不奢望一切会很顺利,只希望在不确定性中保持稳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