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欧洲纪行(1)
12.22晚上11点半,我和朋友乘坐土耳其航空前往伊斯坦布尔,在那里转机后飞到德国科隆。这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出国。从儿时阅读西方文学作品产生向往,到青少年时期开始看西方电影,再到成年后看纪录片、阅读历史,终于,我对西方的所有期待都要在现实得到印证或推翻。
我们为了这次旅行做了许多准备。提前订票、制定行程、置办必备物品等,前后花了三个月时间。我为了办两份签证更是花了不少精力。当我打好行李坐地铁前往机场的时候,感受到的更多是所有准备终于要付诸实际的轻盈。那些写在表格里的条目,终于要实际地被我看到。
到达伊斯坦布尔时,还是六七点钟,太阳仍未升起。待到要再次起飞,天边一瞬间像火烧一样变成了粉色。这是我在欧洲看到的第一个日出。

到达科隆,顺利通过护照查验,我们打车前往酒店。机场的设计是浓浓的工业风,果然是德国的风格。机场不大,我们没看到一张亚洲面孔。车子从机场向市区开,沿途是萧瑟的冬天景色。几处平房,一片枯树,竟和我家郊区的景色并无二致,除去间或看到的几个颜色大胆的涂鸦。我们谈论着到酒店后要做什么,是暗暗压抑的期待。司机全程沉默寡言,送到地方后帮我们取下行李,说了一句,have a nice day就告别了。我们到了房间,匆匆安置行李,就出门去看圣诞集市。

当天天气阴沉,但集市上氛围极好。食物的香气勾人味蕾,还有圣诞音乐。我们尝了热红酒,土豆饼,香肠,和芝士。满足了食欲后,去旁边的双塔教堂参观。教堂非常大,极高的顶让人顿时意识到自己的渺小。中世纪的浮雕、油画和彩绘玻璃镶嵌在四周。我们慢慢绕着看,觉得需要好多时间才能看完。这是座世界有名的教堂,前后花了六百年功夫才建成,现在更是在不断修缮更新。

走出教堂,不过下午三四点,天已经黑了下来。我们步行前往附近另一个圣诞集市,是以小矮人为主题的一个集市,装饰了许多童话般的元素。街道都铺着碎石,一派古老的风韵。两旁的建筑古朴典雅,有几家酒吧看起来非常有趣。

在小城逛了逛,经过一家艺术品店,是一位画家的作品的礼品店,有画、明信片等出售。这位画家反复地画着科隆的教堂,用明快的色彩勾画着圣诞。我们买了几张明信片,计划送给朋友。
走回大教堂,我们意外地遇上一场演出。一队管乐团演奏了出名的几首圣诞民歌,我最喜欢其中的一首情歌,几个萨克斯手对着一个小女孩吹奏,很可爱。
暮色中的大教堂,哥特式的尖顶显得尤为突出。我们又回到圣诞集市,喝了一杯热巧克力,找回了一点热量。

这一天基本上结束了,回到酒店,我一躺下就睡着了,可惜因为时差,我凌晨两点就醒了,怎么也睡不着,就开了我这边的灯看了会书,记了会日记。八点多天才慢慢亮起来,我们出门去车站那边的面包店吃早饭。
24号这天,博物馆之类的地方都关门了,我们约了中午的香水博物馆中文导览,在此之前就在附近走了走。这天依然是阴天,间或夹杂着雨丝。
下午,我们在附近找餐厅,好不容易找到一家开门的小咖啡店,可惜只卖简单的快餐。我们坐了会,谁知店里来了个抢钱的,抓起一把零钱就跑,女店员拦不住,一位男顾客想抓住那个人,他狠狠地骂了一句,另一个男顾客劝他放手,那个人就跑了。果然欧洲的治安不太好。我本就担心,看到这个场景就更害怕了。所幸,这是我在欧洲亲眼看到的唯一一次不安定事件。

吃过饭,我们去一个教堂参加弥撒仪式。教堂几乎坐满了,配有管风琴伴奏和唱诗班。仪式是以德语开展的,我们听不懂,只好跟着他们一会站起一会坐下。到了后面一个环节,前面的人回头看看我们微笑。到领圣餐的时候,我们就出去了。教堂就在莱茵河畔,出门就是对岸景色。

因为实在找不到开门的饭店,我们先回酒店,在房间看了一场有关圣诞节的动画电影。以后下楼在酒店的餐厅吃饭,我喝了杯冰啤酒,我们聊了聊各自的生活。快12点的时候回去,临桌的人对我们说了句圣诞快乐。这是个简单温馨的平安夜。
25号早上起来,大概是因为前天晚上喝了冰的啤酒,又说了太多话,我完全失声了。事实证明,无法沟通实在痛苦,尤其是出去旅游的时候。整整一天我的声音都没好,朋友只好自说自话,让一天的游历打了折扣。我们去广场附近的咖啡店吃早饭,尝了推荐的黑森林蛋糕,然后出去继续city walk。

经过大桥来到对岸,那座桥挂着许多锁,恋人们把名字写在锁上,把钥匙扔进河里,意在纪念彼此永不泯灭的爱情。锁实在是太多了,让人担心是否有一天,桥会承受不住这样的重力。
来到观景台,可以一览无余科隆的景色。德国的建筑完完全全体现了他们的精神——四四方方、平平整整的房屋,看去像是复制粘贴的产物。整个城市像是一片巨大的工业园区,随时准备投入生产。

天色渐晚,我们回到主城区。来到一家有名的餐馆门口,惊喜地发现他们还开门。我们点了一份猪肘,肉质细嫩,皮也十分焦香,算是给科隆之行画了圆满的句号。
科隆是个非常美丽的城市,可惜我们来的时间不对,许多博物馆不开门,几个圣诞集市也关闭了,如果有机会在初夏或者圣诞前夕再来,应该会看到更美、更热闹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