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言传统健身
近年来,八段锦等传统健身方式开始受到不少年轻人的欢迎。区别于一般的体育锻炼,这些健身方式的官方说法是传统健身气功,包括人们比较熟知的八段锦、太极拳、五禽戏、站桩、易筋经等等。
关于传统健身气功和一般体育锻炼之间的主要区别,有一种说法是在健身气功中,招式、呼吸、意念这三者是统一的,而在一般的体育锻炼中是分散的。这个说法,乍一听像那么回事,进一步琢磨又感觉比较牵强且浮于表面,好像把气功和招式+呼吸+意念画上等号了。
实际上,健身气功与一般体育锻炼的本质不同在于,前者是专门练“气”的功法,关键在于这个“气”:气是何种气,在体内如何运行,如何存储,得到什么结果、效果。这些都是前人付出无数血和泪实践出来的。真正的健身气功也需要有直接作用那些气的功法。相比之下,动作、呼吸、意念是辅助的、次要的。
略微想想,健身气功的许多招式并不特别。比如,八段锦第一式为“两手托天理三焦”。其中的“三焦”是什么?“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三焦是负责津液布散的三个枢纽。那么双手上托下落就是“理三焦”了吗,类似的动作在其他武术体育活动中并不少见,甚至普通人伸个懒腰也这样,它们都“理三焦”了?
不是的。除非在这个过程中,人体内的某些物质基于特定规律的运行,真真切切地促进了三焦处的津液往来运动,才称得上“理三焦”。如果只有外在动作,却缺少让身体气机运行的功法,是不足以“理三焦”的。
关于意念,如果把健身气功当成普通的体育锻炼,练的时候放轻松,不想那些有的没的,也不会出什么幺蛾子,但如果执意追求气感等感知感受,就有出差错的可能了。道理也不难明白,人体是十分精密、复杂的存在。就主要物质通道而言,主脉就有手足十二经、奇经八脉,至于络脉就更多了;就关键节点而言,人体有几百个穴位;就意念而言,“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肾藏志”等都代表着精神意志;至于“气”,种类就太多了,光是中医里就有正气、营气、卫气、精气、清气、草木之气、水谷之气等等。
这些因素都决定了健身气功无疑是一门严谨客观的人体规律,并不是靠拍脑袋就能琢磨清楚的。如果没有专业人士指导,常人仅根据自己不甚了解的意念,去控制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的“气”,往不知道是什么的地方走,想想也知道并不靠谱。因此,普通人如果想自学,建议找一门自己适合的学一学,练的时候量力而行,自然放松就可以了,这样也能收获与一般体育锻炼差不多或比后者略强的效果。
如果真想练好,建议还是找专业老师指导。师门老师就有教授站桩的普及课程,有家业的普通人也能学习。站桩是健身气功中常见的动作,学起来相对简单,练起来也很方便。“百练不如一站,百动不如一静”,站桩看似站着不动,其实体内气血运动得很厉害,对疏通经络、扶正祛邪有明显的好处。网上也有不少站桩教学视频。

与普通站桩教学不同的是,老师除了教授动作要领,还会下心法到学员身上。心法不是口诀,而是让人体微观物质按照特定规律运行的法,修行珍贵的也是这个东西。此外,老师会给到学员一定的先天炁,这两者作为学员起修的基础。
之所以给先天炁,是因为练的什么气决定了什么样的效果,就像有些东西吃了没什么效果,有些东西吃了还有害。古人之所以去什么山上、洞天福地修行,除了环境比较幽静、不受外界打扰之外,也因为在古代人天关系未远离的时候,这些地方还留有比较多的先天炁,可以练进体内。
关于教学方式,学员交完学费报名后,先面授两三天,然后回家自己练习,平时在线上反馈自己的感受、体会以及疑问,老师会针对性地释疑。
对于普通人来说,必然是健康第一、安全第一。相比于自己琢磨尝试,根据老师的指导练习则是安全的,也是高效的,会有直观的感受,或热、或麻、或轻飘飘,各人不尽相同,对身体素质也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另外,老师教授的站桩其实属于先天丹法的起步阶段(对应传统丹道的炼精化气),如果心性比较好的,也有往更高层次修行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