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生命极限的荣光——记雷励中国2010年鄱阳湖远征第一支野外探索队
文/Echo
题记:“这是一辈子难忘的经历,每个经历过的人都多了一份绝对的自信与坚强,它告诉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不要忘记前面还有路。”
7月28日凌晨,雷励中国2010年鄱阳湖远征第一支野外探索队——Alpha4(简称A4)在经历一番极限考验之后安全返回都昌县一中的大本营,等待他们的是工作人员准备已久的瓜果和饭菜,以及热情的雷励式欢迎。这支队伍是目前进行项目的四支队伍中首个进行野外探索的队伍,通过对武功山的穿越,他们的穿越路线及经历将成为后面三支队伍进行野外探索的重要参考依据,也可以说,他们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当然,也就有了不一样的体验与感受,极度的疲惫与劳累,但脸上洋溢着的却是旗开得胜的微笑。
第二天队员们吃过早餐以后,总领队Garrison召集大家在大本营外的地面上就坐,召开了一个轻松活泼的总结大会。根据工作人员预先设计好的问题,Garrison带领队员们一个话题接一个话题地展开对于此次探索的回忆,有太多难忘的人和事,有太多刻骨铭心的感受和心情,当然,还有太多逸闻趣事和欢声笑语。
艰辛——强度大,负重多,条件苦
此次野外探索路线是山西省境内有名的户外路线——武功山一线。2009年武功山入围“中国大学生最喜欢的旅游景区”金奖,山体博大,景区面积360多平方公里,长约150公里,大部在江西省中、西部,从江西宜春向西南延伸到湖南茶陵。海拔1000∼1500米,主峰白鹤峰(金顶)海拔1918.3米。而上山的三条线路中,沈子村一线路线复杂,是户外穿越的驴友们所偏爱的路线,途经沈家大院、发云界直至金顶,此次穿越正是走的这一线,当然有当地向导的带领。全程行走110公里,直线距离40公里,六天的探索中,每天至少行走六个小时。
由于A4是野外探索的先头部队,为了预防突发状况,所携带的装备和储备也很多,炊具、粮食、Columbia户外装备,每个队员的背包都是满满的,而两位领队所携带的最多。队伍里九名队员为18-24岁的年轻人,大多是从未走出校门的大学生,这种户外经历对于他们来说是头一遭。第一天就在山林里纵穿30公里,在高强度和高负重下,很多队员的脚受伤磨破,以至每天早晚上药的时间都会花去半个小时。山林里穿越的艰苦也是他们从未想象更未曾体验过,路况复杂、天气多变,脚下踩着陡峭的山路,头顶雷电交加、暴雨倾盆,但行走从未停止。
说到吃饭问题,队员们一致回答,再也不想吃压缩饼干和面条了,因为最后几天剩下的储备只有面条和压缩饼干,吃得队员们自己都快成面条了。队员们也提出自己的建议,后面去探索的队伍可以不用带那么多面条,因为吃了没几个小时又饿了,最好带一些高能量的食物,巧克力、牛肉干、大米等。这些在今后三支的探索队伍中会进行相应的改进。
感动——领队的支持与鼓励
这支探索队伍有两位灵魂人物令队员们感动和铭记,那就是两位领队——胡旭东和孟庆
龙。
领队胡旭东,人称“鲍鱼哥”,70后老大哥,北京蓝天救援队工作人员,曾参加过08
年汶川地震抗震救灾的救援任务,户外经验丰富。鲍鱼哥沉稳可靠,亲切随和,貌似老大哥却常被年轻队员们“欺负蹂躏”,是队员们非常喜欢的出色领队。由于他带着旧伤,不宜负重太多、强度过大,因此他担任队伍断后的工作,而让队员们感动的是,每天他都会细细给每位队员检查受伤情况并及时处理,晚上休息时给大家讲解很多户外经验和急救知识,让这些大多在都市中长大的年轻人获益良多。用队员们的话来说,正是有鲍鱼哥的细心、稳重,让他们在最艰苦、最疲惫的时候都觉得安心,这是一种默默的厚重的支持,支持着他们穿越这条复杂的路线,穿越他们生命中的极限。
副领队孟庆龙,人称“大猫”,80后,有着3-6年户外经历,也是孟子的第七十三代孙。大猫虽然是在城市中长大,却受老爸这个老兵的影响,从小喜欢在山林里穿梭,喜欢亲近大自然。别看他年轻,人生经历和户外经验都非常丰富,“追求一种怒放的生命姿态”。他体能极好,因此在队伍最前头探路,负重也是最多,粮食大多数由他背负。而让队员们记忆深刻的是,在队员们一度疲倦不堪想要放弃的时候,大猫总会在前头大声唱歌鼓励大家,在队员们几乎连话都没力气说的时候,大猫背那么重的东西,还能大声地唱歌,大家知道,他是为了给大家精神的鼓励。大猫一路唱歌,《菜油花》,《娘子军》,《国际歌》,《游击队歌》,汪峰《怒放的生命》,等等,都在他嘶哑的嗓子里吼了出来——虽然歌声不敢恭维。或许,在若干年后,在走到人生另一个困境的时候,这些年轻人还能回忆起大猫歌声中蕴含的温暖与希望。
如果说鲍鱼哥是这支探索队伍厚重的依靠,那么大猫就是引领他们前行的“小橘灯“。队员们在谈到这两位搭配绝佳的领队时,年轻生动的脸上浮现出感激与感动的神色,闪烁的眸光中仿佛仍能看到那种安心、温暖和希望。
欢笑——互帮互助的“西游记”家族
在远征第一周的野外探索中,雷励中国A4这支队伍的所有队员在每天朝夕相处、同甘共苦中早已建立起了深刻的雷友情谊。每天的穿越行走苦不堪言,却也有滋有味,有泪水、汗水,也有成长收获和欢乐。
用他们的话来说,他们也是去“取经“的”西游记“家族,在翻山越岭中寻找自己要的东西。家族中也有啰嗦的唐僧,机灵的悟空,”好吃懒做“的八戒,忠厚老实的沙僧(不过是个女沙僧),还有帅气的白龙马,漂亮的白骨精……一路上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跋山涉水、翻山越岭把“真经”取。而最令大家无法忘怀的,是家族成员互帮互助的情谊。这些80后、90后的年轻人,在极地环境中发挥了原始人类共同协作的精神,互相搀扶、互相帮助,背东西、搭帐篷、做饭……每天在领队和队长的安排下将这些事务做得井井有条,团体合作的精神、互助友爱的情谊、苦中作乐的人生态度,这些都将成为他们一生的财富。
而“西游记”家族还有一个经典笑话,是关于鲍鱼哥的。那就是在穿越的第四天,队伍到达法云寺后进行休整,同时增加补给。几天没有洗澡的鲍鱼哥在客栈里没找到热水后,实在忍不住叫上两个队员拉着帐篷外帐来到清澈的小溪边,号召他们支起外帐做成个简易“浴室”,自己跳进去洗了起来,最后还忍不住把衣服也脱掉了。(说到此处队员们一脸窃笑,难道有女同胞在不远处参观?需知帐篷外帐是半透明的,影影绰绰的身影,实在引人遐想……)而令人喷饭的是,两位搭外帐的队员回到客栈后,发现有热水可以洗澡了,于是去洗了个舒舒服服的热水澡,留下鲍鱼哥一个人享受山涧溪水的清澈“凉爽”(山上温度极低)——悲剧!
收获——生命极限的荣光
在Garrison让大家给自己这次探索经历打分时,所有队员都给了4分以上(满分5分),在这一周的艰苦体验中,他们确实收获了不少,成长了不少,用大猫的话说,“这绝对是他们一辈子难以忘记的经历”。
不能忘记在狂风暴雨中徒步行走三个多小时,雨停后继续前行的艰辛;不能忘记雷电在头顶炸开的惊慌与失措;不能忘记肩膀的酸疼、脚后跟的疼痛、浑身蚊虫叮咬的奇痒;不能忘记压缩饼干与面条的味道;不能忘记互相搀扶却没有一个人扔掉自己背包的坚持;不能忘记拖着脚步机械行走到忘记思考的生存体验;不能忘记一个山头又一个山头似乎永远望不到头的征服旅程;不能忘记终于登上山顶那一刻的喜悦;更不能忘记等了两三个小时终于看到太阳破空而出的耀眼光辉!几天的行走,就为了那一瞬间的刹那芳华,那一眼的生命荣光!在这一刻,所有的艰辛,所有的疲惫,所有的汗水与泪水,都值了。
正如Garrison在座谈会结束时给大家小结时所说,经过这一番极限体验,相信大家对于雷励的四个精神有了更为深切的体会和感受:第一,Discovery,认识自己,探索世界——每个人总是在处于生命极限时爆发出自己的潜力,同时也对于生命、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或许能够发现一个全新的自我;第二,Courage,勇于承担,敢于挑战——穿越的经历让每个人学会了承担自己的责任,学会了坚持到底,挑战自己的生命极限;第三,Integrity,诚实正直,关怀社区——雷励不是为了培训合格的建筑工人,木工,泥瓦匠和“驴友”(虽然会做很多相似的工作),而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信仰;第四,Drive,热情主动,行动实践——雷励培训每个队员在一个团队中的合作精神,人际交往能力,通过实践行为引领年轻人成长。
经历过一周野外探索的A4,目前已经与A3交换任务,奔赴雷励中国2010鄱阳湖远征另一个项目基地——都昌县鄱阳湖候鸟保护区负责候鸟看护鹏的建设工作。相信经历过这样一番淬炼的队员们,在另一项工作中同样能够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勇敢迎接生命中的每一个挑战!
![]() |
题记:“这是一辈子难忘的经历,每个经历过的人都多了一份绝对的自信与坚强,它告诉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不要忘记前面还有路。”
7月28日凌晨,雷励中国2010年鄱阳湖远征第一支野外探索队——Alpha4(简称A4)在经历一番极限考验之后安全返回都昌县一中的大本营,等待他们的是工作人员准备已久的瓜果和饭菜,以及热情的雷励式欢迎。这支队伍是目前进行项目的四支队伍中首个进行野外探索的队伍,通过对武功山的穿越,他们的穿越路线及经历将成为后面三支队伍进行野外探索的重要参考依据,也可以说,他们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当然,也就有了不一样的体验与感受,极度的疲惫与劳累,但脸上洋溢着的却是旗开得胜的微笑。
第二天队员们吃过早餐以后,总领队Garrison召集大家在大本营外的地面上就坐,召开了一个轻松活泼的总结大会。根据工作人员预先设计好的问题,Garrison带领队员们一个话题接一个话题地展开对于此次探索的回忆,有太多难忘的人和事,有太多刻骨铭心的感受和心情,当然,还有太多逸闻趣事和欢声笑语。
艰辛——强度大,负重多,条件苦
此次野外探索路线是山西省境内有名的户外路线——武功山一线。2009年武功山入围“中国大学生最喜欢的旅游景区”金奖,山体博大,景区面积360多平方公里,长约150公里,大部在江西省中、西部,从江西宜春向西南延伸到湖南茶陵。海拔1000∼1500米,主峰白鹤峰(金顶)海拔1918.3米。而上山的三条线路中,沈子村一线路线复杂,是户外穿越的驴友们所偏爱的路线,途经沈家大院、发云界直至金顶,此次穿越正是走的这一线,当然有当地向导的带领。全程行走110公里,直线距离40公里,六天的探索中,每天至少行走六个小时。
由于A4是野外探索的先头部队,为了预防突发状况,所携带的装备和储备也很多,炊具、粮食、Columbia户外装备,每个队员的背包都是满满的,而两位领队所携带的最多。队伍里九名队员为18-24岁的年轻人,大多是从未走出校门的大学生,这种户外经历对于他们来说是头一遭。第一天就在山林里纵穿30公里,在高强度和高负重下,很多队员的脚受伤磨破,以至每天早晚上药的时间都会花去半个小时。山林里穿越的艰苦也是他们从未想象更未曾体验过,路况复杂、天气多变,脚下踩着陡峭的山路,头顶雷电交加、暴雨倾盆,但行走从未停止。
说到吃饭问题,队员们一致回答,再也不想吃压缩饼干和面条了,因为最后几天剩下的储备只有面条和压缩饼干,吃得队员们自己都快成面条了。队员们也提出自己的建议,后面去探索的队伍可以不用带那么多面条,因为吃了没几个小时又饿了,最好带一些高能量的食物,巧克力、牛肉干、大米等。这些在今后三支的探索队伍中会进行相应的改进。
![]() |
![]() |
感动——领队的支持与鼓励
这支探索队伍有两位灵魂人物令队员们感动和铭记,那就是两位领队——胡旭东和孟庆
龙。
领队胡旭东,人称“鲍鱼哥”,70后老大哥,北京蓝天救援队工作人员,曾参加过08
年汶川地震抗震救灾的救援任务,户外经验丰富。鲍鱼哥沉稳可靠,亲切随和,貌似老大哥却常被年轻队员们“欺负蹂躏”,是队员们非常喜欢的出色领队。由于他带着旧伤,不宜负重太多、强度过大,因此他担任队伍断后的工作,而让队员们感动的是,每天他都会细细给每位队员检查受伤情况并及时处理,晚上休息时给大家讲解很多户外经验和急救知识,让这些大多在都市中长大的年轻人获益良多。用队员们的话来说,正是有鲍鱼哥的细心、稳重,让他们在最艰苦、最疲惫的时候都觉得安心,这是一种默默的厚重的支持,支持着他们穿越这条复杂的路线,穿越他们生命中的极限。
副领队孟庆龙,人称“大猫”,80后,有着3-6年户外经历,也是孟子的第七十三代孙。大猫虽然是在城市中长大,却受老爸这个老兵的影响,从小喜欢在山林里穿梭,喜欢亲近大自然。别看他年轻,人生经历和户外经验都非常丰富,“追求一种怒放的生命姿态”。他体能极好,因此在队伍最前头探路,负重也是最多,粮食大多数由他背负。而让队员们记忆深刻的是,在队员们一度疲倦不堪想要放弃的时候,大猫总会在前头大声唱歌鼓励大家,在队员们几乎连话都没力气说的时候,大猫背那么重的东西,还能大声地唱歌,大家知道,他是为了给大家精神的鼓励。大猫一路唱歌,《菜油花》,《娘子军》,《国际歌》,《游击队歌》,汪峰《怒放的生命》,等等,都在他嘶哑的嗓子里吼了出来——虽然歌声不敢恭维。或许,在若干年后,在走到人生另一个困境的时候,这些年轻人还能回忆起大猫歌声中蕴含的温暖与希望。
如果说鲍鱼哥是这支探索队伍厚重的依靠,那么大猫就是引领他们前行的“小橘灯“。队员们在谈到这两位搭配绝佳的领队时,年轻生动的脸上浮现出感激与感动的神色,闪烁的眸光中仿佛仍能看到那种安心、温暖和希望。
![]() |
欢笑——互帮互助的“西游记”家族
在远征第一周的野外探索中,雷励中国A4这支队伍的所有队员在每天朝夕相处、同甘共苦中早已建立起了深刻的雷友情谊。每天的穿越行走苦不堪言,却也有滋有味,有泪水、汗水,也有成长收获和欢乐。
用他们的话来说,他们也是去“取经“的”西游记“家族,在翻山越岭中寻找自己要的东西。家族中也有啰嗦的唐僧,机灵的悟空,”好吃懒做“的八戒,忠厚老实的沙僧(不过是个女沙僧),还有帅气的白龙马,漂亮的白骨精……一路上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跋山涉水、翻山越岭把“真经”取。而最令大家无法忘怀的,是家族成员互帮互助的情谊。这些80后、90后的年轻人,在极地环境中发挥了原始人类共同协作的精神,互相搀扶、互相帮助,背东西、搭帐篷、做饭……每天在领队和队长的安排下将这些事务做得井井有条,团体合作的精神、互助友爱的情谊、苦中作乐的人生态度,这些都将成为他们一生的财富。
而“西游记”家族还有一个经典笑话,是关于鲍鱼哥的。那就是在穿越的第四天,队伍到达法云寺后进行休整,同时增加补给。几天没有洗澡的鲍鱼哥在客栈里没找到热水后,实在忍不住叫上两个队员拉着帐篷外帐来到清澈的小溪边,号召他们支起外帐做成个简易“浴室”,自己跳进去洗了起来,最后还忍不住把衣服也脱掉了。(说到此处队员们一脸窃笑,难道有女同胞在不远处参观?需知帐篷外帐是半透明的,影影绰绰的身影,实在引人遐想……)而令人喷饭的是,两位搭外帐的队员回到客栈后,发现有热水可以洗澡了,于是去洗了个舒舒服服的热水澡,留下鲍鱼哥一个人享受山涧溪水的清澈“凉爽”(山上温度极低)——悲剧!
收获——生命极限的荣光
在Garrison让大家给自己这次探索经历打分时,所有队员都给了4分以上(满分5分),在这一周的艰苦体验中,他们确实收获了不少,成长了不少,用大猫的话说,“这绝对是他们一辈子难以忘记的经历”。
不能忘记在狂风暴雨中徒步行走三个多小时,雨停后继续前行的艰辛;不能忘记雷电在头顶炸开的惊慌与失措;不能忘记肩膀的酸疼、脚后跟的疼痛、浑身蚊虫叮咬的奇痒;不能忘记压缩饼干与面条的味道;不能忘记互相搀扶却没有一个人扔掉自己背包的坚持;不能忘记拖着脚步机械行走到忘记思考的生存体验;不能忘记一个山头又一个山头似乎永远望不到头的征服旅程;不能忘记终于登上山顶那一刻的喜悦;更不能忘记等了两三个小时终于看到太阳破空而出的耀眼光辉!几天的行走,就为了那一瞬间的刹那芳华,那一眼的生命荣光!在这一刻,所有的艰辛,所有的疲惫,所有的汗水与泪水,都值了。
正如Garrison在座谈会结束时给大家小结时所说,经过这一番极限体验,相信大家对于雷励的四个精神有了更为深切的体会和感受:第一,Discovery,认识自己,探索世界——每个人总是在处于生命极限时爆发出自己的潜力,同时也对于生命、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或许能够发现一个全新的自我;第二,Courage,勇于承担,敢于挑战——穿越的经历让每个人学会了承担自己的责任,学会了坚持到底,挑战自己的生命极限;第三,Integrity,诚实正直,关怀社区——雷励不是为了培训合格的建筑工人,木工,泥瓦匠和“驴友”(虽然会做很多相似的工作),而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信仰;第四,Drive,热情主动,行动实践——雷励培训每个队员在一个团队中的合作精神,人际交往能力,通过实践行为引领年轻人成长。
经历过一周野外探索的A4,目前已经与A3交换任务,奔赴雷励中国2010鄱阳湖远征另一个项目基地——都昌县鄱阳湖候鸟保护区负责候鸟看护鹏的建设工作。相信经历过这样一番淬炼的队员们,在另一项工作中同样能够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勇敢迎接生命中的每一个挑战!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