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万重山
5.10,入职新公司整一个月。是时候和一年前的自己好好告别。
哎,我真的是太懒了,还事多。非要等到一个天时、地利且心情当好的时刻,才肯动笔。
——————————————————————————
要从什么地方开始说起呢。
2022年6月14日,我从云离开,带着阵痛,强忍不舍,离开温暖的舒适区。
在别人看来,我果决、潇洒,殊不知我背后长久的犹豫和纠结。思虑
那时,我29岁半。再半年,就到了大家所谓的人生的深水区。
尽管我从不迷信那些关于30岁的“无稽之言”,但我想给我自己一个全新的30岁。(哎,水瓶座这该死的仪式感)
我清楚地知道自己会失去什么,也很笃定自己一定会得到什么。
离开,是正确的选择。我自始至终从未怀疑过这点。
我带着感激,拖着一行李箱的书和五本写满工作笔记的本子,穿过那曾走了无数遍的后花园,一步一步拾级而上,朝着门口的光走去。
——————————————————————————————————
离开后的两周,我有些“焦虑”(我十分不喜欢这个词)。
那是一种,突然闲下来却无事可做、顺带还牵挂着前公司业务对接的,无意义感。
这感觉,像极了当年考完研第一天早晨依旧生物钟六点醒来,睁着眼呆呆地望着上铺的床板的感觉。
于是,我开始计划起以后的生活。
先是去青岛找我发小,一起看海。曾经07年20天环游青岛的义工旅行和超带感的杰哥演唱会,是我很珍贵饱满的经历。
没想到这次,青岛下了快一周的雨也不见停,潮湿的空气总让身上有种洗不净的黏腻感,我便及时撤了回来。
我开始规律地去佛慧山跑山。
所谓跑山,就是先爬到半山腰(不高,也就十几分钟),然后围着健身步道慢跑(大概跑40分钟)。
你会发现,山,无比的包容与强大。
无论你之前带着什么样的情绪来到这,目光所及之处都是疗愈——前方是干净的、曲折起伏的山路,耳边是青草味的风,呼吸的是新鲜清爽的空气,抬头是树影婆娑、阳光斑驳,林间是嬉戏的鸟雀或蝉鸣。山石巍然不动,草木自由生长。
山野疏林间,契合自然、心纳万物,坐忘尘俗。
整个人,或者在多巴胺和内啡肽的作用下变得积极和开心,又或者,在山的指引下,想清楚一些事,做出某个选择。
——————————————————————
两周后,我踏上了飞往兰州的航班,开启为期一周的青藏高原+河西走廊人文义工旅行,去走一走神往已久的青甘大环线。
嗯,该怎样形容这一周呢。
我们驱车3000多公里,一次性看够了除海洋以外的12种地貌,戈壁、绿洲、沙漠、草原、湖泊...
我们在门源油菜花海漫步,在祁连山大草原体验藏民俗,置身鬼斧神工的七彩丹霞,在天下雄关-嘉峪关城楼眺望遥想,被敦煌莫高窟壁画艺术深深震撼,在鸣沙山月牙泉看绝美日落,在翡翠湖和茶卡盐湖的天空之境无尽地沉醉,在青海湖旁骑马、骑行...
还体验汉简研学、草方格治沙、湿拓艺术,在柴达木盆地的绿洲上植树、在青海湖旁捡垃圾...
一周后,我踏上归途,带着新结交的友谊和纪念品,还有一个完全放松下来的自己。
————————————————————
之后,我消失了两个月。尝试没有微信、电话消息,没有社交的生活,静下心来做一些事情。
我弯下了腰,带着问题,真真实实地一头扎在了生活里。
我一边更新简历、作品集和证件照,在各大招聘网站观察、分析,为重返职场做准备。我努力打开自己,多出去与意向企业聊聊,积累经验和本领,意外地结识了了几位很优秀的职场前辈。
还一边坚持写稿、跑山、看书看电影、健康饮食。也经历了些家庭上的变故,对生死有了新的看法。
在这样的过程中我慢慢地发现,原来以前那些被我嗤之以鼻的无感鸡汤,好像确实是大道至简的人生真理。
比如,一切都是最好的选择。
比如,允许一切发生。
一切都源于是自己的傲慢与偏见。但大抵人都是这样的,对他人的、抽象的、劝告灌输式的信息和话语,总有天然的抗拒、怀疑和不屑,非要自己亲身体验了,才恍然大悟。但这并不是一种浪费和遗憾,反而是人生的一种意义。
我又不是来过“正确的人生”的。况且这世上也没什么绝对正或者错误的人生。
只有体验。
而我也在这样的感悟中,慢慢放下一些急功近利的想法和做法,学着更加淡定的、顺其自然地接受发生的一切。
我自努力,莫问前程。
就像我每次去跑山。我只管沿着路的方向往前跑,从不预设和期待,却经常气喘吁吁地跑到终点的之时,和即将下班的太阳或者要上班的月亮撞个满怀。
那风景,绝美。
——————————————————————
九月份中秋的时候,回淄博待了一周。一进淄博,空气里全是烧烤味(没夸张)。
那时的烧烤还没火成现在这熊样子,我们就去常去的那家,滋遛滋遛烤着肉串,卷着小饼。饱餐后,沿着公路散步。我家那边夏天晚上总有很多萤火虫飞来飞去,我和老妹经常不费力地逮几只放在手心玩一会,再把它们放生。
————————————————————
回济车上我在想,要不是几个月就订好了《只此青绿》舞剧的票,恨不得在家呆上两个月。
一语成谶,后面讲。
我能感受到,剧院全场大概两千人,完全被震撼。有个被用烂的词叫“洗礼”,我当时真的就是这个感觉。
离开学校这几年,与艺术渐行渐远,偶尔一次回归极致纯粹的艺术世界,总能再一次重新审视自己的浅薄,这种反思对我来说是一种正向的动力。
我发圈说,人是需要艺术的。否则,被平庸的生活浸淫太久,便会忘了自己到底是为了什么在坚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假期下了五天的雨。
我开玩笑地和发小说,年年十一和拆盲盒似的。我记得有一年,十一的第一天在家就把腰给扭了,然后在家躺了六天。
我看着门外屋檐不断滴落的雨滴发呆。不知是天气影响了心情,还是心情映呼应了天气。
也不知在哪一刻,我做了决定。
在家的第五天,我拒绝了到手的offer,一朝回到解放前。(水瓶座的这个倔啊)
我当然知道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工作,但世界上也需要有那么一点点坚持和倔强的人。
而我也看清了目前的形势,决定先把找工作的事情缓一缓,及时止损。
——————————————————
十一月十二月的关键词,是魔幻。
那段日日子,世界有个叫卡塔尔的地方几万人在体育馆正陷入足球的极致狂欢,而世界另一头的人民正在小区广场上排队做核酸。
从疫情恶化小区静态管理,到防疫政策调整,再到不强制核酸,“随时做好阳的准备”,再到各种药被一抢而空,竟是在一个月内发生的事情。
济南“一片汪阳”的时候,我在淄博。隔着屏幕,听着外界的各种呼喊和纷争。
于是我决定静下来做输入,读几本书。那段时间,《曾国藩传》《长安的荔枝》教我和光同尘,纪录片《河西走廊》让我再次认识自己的渺小,林桂枝的《秒赞》非常实用,在《一个广告人的自白》里学习经典的广告营销手段,《法治的细节》拓展我的边界。
那段时间,最期待的是每周四的《我在岛屿读书》。那些文学大师在谈论文学时,眼里有光。他们有稳定的精神内核和自成一体的价值观,繁杂的世界似乎与他们无关,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开启一场深邃的对话。
后来我就阳了,天天喝橘子水。
——————————————————————————
自过完年回济第二天开始,我迎来离职后的至暗时刻。
过敏性皮炎让我的脸肿地如猪头一般,红肿、刺痒、疼痛,痘痘疙瘩布满全脸。
去医院拿了一堆的药,湿敷、吃药、抹药不停,不间断的复诊。每天待在房间里,出不了门。
我一度以为,这辈子这脸就这样了。(你别笑)
我开始硬性要求自己每天上午写日记,哪怕就五百字。下午全副武装出去跑山。
偶然的一次机会,和一位前辈姐姐吃饭。
我将自己的困惑和盘托出,她以过来人的经验帮我梳理问题。那顿饭,我全神贯注吸收着她的一字一句,把她推荐我的书《第一性原理》《第二曲线创新》《系统之美》,还有梁宁的《产品思维》《增长思维》,华杉的《品牌营销》统统学了个遍,还自学思维导图全部画了出来。
那段时间过得非常充实,早晨写日记、学课程,下午看书、跑山,晚上画思维导图。甚至会觉得一天时间不够用。
我的某些观念在一步步地被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