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在2024年第一个月几乎过半的时间里,读完了2024年第一本书——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这本书曾经度过一半,但因自己当时的心情或是书本本身有点难懂,因而半途而废。2024年,是开局就有点无力的一年,也有点迷茫,索性拿出这本书继续攻克。幸运的是,真的完成了整本书的阅读。不那么幸运的是,我只懂了人物和故事,对感情戏我是有点明白的,但是关于其中穿插的政治以及呈现的哲学问题,我好像与作者之间的量子纠缠并没有太多。
关于故事,人物,不复杂,也不新鲜。医生男主,六次偶然后出现在生活里的爱人,画家情人以及说不清道不明的几百个情人,相遇、相处、变老、离世。其实,在这个节骨眼上看这本书有很多自己际遇的投射——比如医生男友,比如关系里出现的其他人,比如快乐并痛着,比如自我拉扯、自我说服、自我内耗,再比如离开。所有的种种,都让我的2024成为长大的一年。在长大之前,我痛苦、混沌,所有的坚持开始模糊,我再一次重新洗牌,想弄清楚自己是谁、自己要成为谁、自己要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
想谈书中男女主的感情。互相爱着,但却允许关系里有其他人的出现,依然不分离地过了一辈子。这种痛并快乐的感情,让女性痛苦,让男性孤独。关于这二人的情感,是我最能共鸣的部分。我能懂为何爱一个人还要和外面的女人寻欢作乐,我也懂既然知道他有其他女人为何还继续坚持生活在一起。以前年少气盛,总觉得关系里一旦有了其他人立刻马上决绝离开才是上上策,后来经历多了一些,才明白,这世上唯有情感的帐难算,也不是简单就能有勇气有魄力一别两宽的。
因此,我也更坚定,想要和一个简单的人,双向奔赴、认真、努力地一直往前走。感性的人总是更多情,更多享受情感带来的快乐,但也更容易被洪水一般的情感反噬。比起情感的波涛汹涌,理性地做事,吃做事的苦远比吃心里的苦更让人易于掌控也更容易有成就感,还能带来实际的利益,可以搞到更多的钱和资源。所以,我决定做个理性更多的人,认真工作,提升业务水平,在看得见摸得着的世界里摸爬滚打起来。也把工作当作自己的修行,在工作中帮助更多的人,多为他们操一点心,就会让他们对司法获得感多很多的认可,小付出大回报,双赢,成年人首选。同时,也希望自己在工作中积攒很多福报,让这些福报伴随自己一直好运连连、运气爆棚。
还想谈谈男主画家情人的后来选择。我想我也能懂她处于情感中所做的决定。可是,不是谁都有女主的好运呀,不是每一次的离开都有人会奋不顾身抛下一切追随,可能这更接近现实生活。透过这本书来看,每一个看重感情、依托情感的人都很痛苦,甚至我觉得这种痛大过于一段感情快乐时带来的轻。所以,不要试图在一段关系中寻找存在的意义,更不要意图在情感的世界里当国王,不要沉迷于暧昧、被追逐,也不要通过情感填补自己内心世界的空白。情感终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kpi不好定,标准更无法考核,如果真把这东西当作事业去做,只会越陷越深,痛苦无极。而且,不要用爱情证明自己是否可爱,用看不着摸不到的东西证明自己,有点太不负责任。这世界上,只有自己最懂自己,自己是否可爱只有自己有资格评判。
在硬着头皮快要读完的时候,索性,我看到了这互相纠缠、内耗的故事有了尽头,他们在一场事故中双双离开。女主也意识到,她是那个让男主活到生活最低处的人,她一直觉得男主不够爱自己,可是男主为了他一再改变,最终两人逃离到乡下。这一点也让我害怕。爱得太深,太计较对方是否爱自己的人,痛苦又忍受了一生,付出真情并且不愿放手的人,为了对方一再改变生活轨迹,最后偏离自己的使命,落魄潦倒在乡间离世。人呐,不要把爱情当成人生目标,也无需过于较真对方是否爱自己更多,而是应该设定自己的生活轨迹并坚持而努力地前行,只有这样,才能永远做那个更好更擅长的自己。
伴随着这篇读书笔记的结束,因为失恋混沌的大脑稍微理清了一点点。自己就是自己,是自己世界的原因,也是自己世界结果的承受者,要努力工作,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要认真读书。在耐心处理好一桩桩生活琐事中认真生活更有底气从容生活,在智慧处理完一件件工作事项中获得工作认可,在用心读完一本本书籍中积累知识拥有稳定的情感寄托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真正做到经济独立、生活独立和精神独立。像个强者一样打理好自己的世界,在本自具足后爱家人,多和爸妈聊聊闲天,陪伴他们,同时,要学会向他们求助,让他们知道他们依然是我世界里最有力的保护伞。
与谁同行的问题,此刻没有太完整的答案。经济条件、照顾、陪伴、共同的生活目标,在一起前行的过程中像最好的战友一般创造更好的生活。
暂时就这样。再见,那个曾经在感情中用力过猛,想要在感情中证明自己存在、可爱,想要通过爱情获得成就感的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