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 章鱼卷的年度总结
疫情解封后的第一年,恢复脱去口罩的日常生活,似乎重获新生。那些出行戴口罩出示通行码的日子,仿佛变得遥远而陌生。这一年经历了很多,记一下流水账。
【兴趣爱好篇】
》》》那些雀跃的live时刻
2023/04/29乌龙山伯爵 @ 友谊剧院
2023/06/30 The fin. @ 声音共和
2023/08/04 剧院魅影 @ 大剧院
2023/08/12 刘雨昕 @ 宝能中心
2023/08/27 Hello nico,Vast&Hazy @ 声音共和
2023/08/30 ミツメ @ 声音共和
2023/10/11 五月天 @ 奥体中心
2023/10/22 小飞机场 @ 香港九龙湾展贸中心
2023/12/10 牛奶咖啡 @ 中山纪念堂

对于2024年的期待就是:苏打绿!安溥!💗追星脑袋的快乐,谁懂!!!
》》》i人的治愈时刻:写手帐
今年最开心就是8月去了广州的线下手帐集市,才想着,重新找回学生时期的这个爱好。😭社畜的生活往往比较单调,如果不记录下一些小确幸,往往日子过着过着就忘记了。
2023年主要就是写了日常手帐(tn),电影手帐(牛皮纸活页),烘焙手帐(同事送的本子),Live演出手帐(空白b5活页)。明年希望在这个基础上,多一本weeks(单纯记录社畜的每天to-do和一日三餐),midori三年日记(用来记录每日highlight),读书手帐(摘抄一些句子写一些感悟)。




反正等我老到走不动了,就天天欣赏我写的手帐!📖
把男朋友家的次卧装饰了一番,就是我的手帐角~~~因为该书桌所在位置Wi-Fi信号极差,所以也为我脱离手机,沉浸式写手帐/看书提供了很好的环境。

【财务篇】
》》》艰难的储蓄
背房贷的第三年。抛开年终奖不说,其实每个月到手的工资+公积金,扣除1w+的房贷,已经捉襟见肘。理所应当的节衣缩食,储蓄也就成为了一种习惯。某天失眠,正儿八经地和男朋友讨论小家庭的资产负债情况,发现我俩虽然各自的房贷差不多,但是他税前年薪已是我的两倍以上哈哈哈,不花男朋友钱天理难容!
其实消费降级,并没有大幅度地降低我们的生活质量。毕竟衣食住行这四方面的门槛消费值,其实不高。我把使用某多多/某88/和别人拼单团购的乐趣,理解为一种”又被抠门的我赚到了“的快乐。纵观我已婚已育的同事,最大的消费基本上是小孩的教育支出,其实花在”又精致了一点“的支出也不多。在这个氛围下,在这个经济下行的形式下,勒紧裤腰带过寒冬。
虚荣心可以有,偶尔「精致的消费」其实会带来对生活的自信心和值得感。但真真切切的柴米油盐,才是过生活的内核。
【家庭篇】
》》》九月:老家的房子开始翻新装修
记事起,家里的自建房建起来就再也没捯饬过,合上眼,哪些家具家饰放在哪里,父母经常坐在哪里站在哪里,都一清二楚。二十多年早已斑驳,尤其是一些不够人性化的设计。翻新的最大工程就是厨房和卫生间,盥洗台、镜柜、马桶、电热水器;油烟机、燃气灶、消毒柜、餐桌。而客厅和卧室只需重排水电、刷墙、换家具就可以轻松焕然一新。🏠
之后的人生如无意外,每年我也只是回老家待上那么几天,主要改善的是父母的生活质量,所以在装修风格上也没那么强迫症(需要多么日系/北欧风之类的)。等真正的晚年,其实我也计划把父母接过来广州住,毕竟每个月还房贷的动力也是希望父母可以在温暖的广州过冬,当然他们愿不愿意是另一码事哈哈。希望新年一季度能彻底结束装修!
》》》十月:假期回了趟老家
十一前的那一周去了云南旅行,等到十一假期人挤人,就错峰回了江西老家,带男友在老家待了几天。县城的主要活动范围真的很小,大致分为中心广场区、三湾广场区和步步高广场区。两天时间足够带着他遛弯打卡结束:我的高中、最常去的电影院、粮贸街的麻辣烫,第一家瑞幸、最爱吃的炒粉和汤粉、任何一家餐馆都有的血鸭、流动商贩的白凉粉黑凉粉和绿豆沙。嗯,基本都是一些前十八岁以来稀松平常的,而如今需要每年打卡的记忆片段,乏善可陈却又心存感动。

【工作篇】
》》》四月:部门内部顺利转岗耶!
虽说已快到三十代的年纪,但放在银行分行机关部门来看,居然是最年轻的小可爱。也没有什么三十岁的中年危机,毕竟从资历来看,还是小辈,想做管理层哈哈远着呢;从工作稳定性来看,只要不是什么违法违纪的事,也不会炒鱿鱼。年轻,所以拥有犯错的资本,但同时也有太多需要学习的东西。
焦虑起来难免会想,我可以成为同事某某那样专业资深那么游刃有余的人吗?但躺平来看,害,只要这样平稳工作下去,工作经验就会有的,风控案例就会积累的。学中干,干中学呗,打份工而已。目前就是希望考核一切顺利!涨薪升职!做一个更有温度的风控人!!!
》》》诶,同事也可以成为朋友吗?
今年拥有了固定的摸鱼搭子:S简称港科大,为了爱情从上海来到广州,已婚,育有一儿,已被我狠狠带入手帐坑,目前是filofax爱好者;X简称东北girl,爱酒爱海鲜,和我同一届硕士入行,已婚未育,是一个罕见的东北i人;W简称老乡,南昌人,大我十岁,已婚未育,怀疑是丁克,养了一只猫。小团体里包括我,有三个人都是近两年才来到这个部门,报团取暖(约午饭约下午茶约公司附近健身房)也就成为了一个很合理的事。👭👭
本来对于同事成为朋友这种情况是有抵触的,毕竟网传的职场险恶的瓜也是吃过不少。但今年流行起来的“搭子”一词,对于当代年轻人很适用,比“朋友”轻一点,比客套的“同事”关系又近一点,毕竟上班时间从早上八点半到下午六七点都是和同事相处,群体认同感很微妙。
或许35岁后的大部分时间给了伴侣和小孩,而25-35岁这个时间段,初出学堂初入职场,和同事成为搭子,闲的时候摸鱼,忙的时候互助交流工作经验,希望可以平衡好~
【自我提升篇】
》》》退堂鼓一级鼓手,很想努力考证
在金融领域,最核心的是资源。说白了就是搞关系,搞营销。但是如果不做前台销售性质的岗位,钱少点,压力也小点。没有业绩指标的话,很容易晋升焦虑,陷入温水煮青蛙的gwy怪圈,于是「卷证书」成为一个选择。无奈CPA战期太长(尝试过,很打击自信),CFA报名太贵(没试过,国内不太讲究),于是,先考个简单的中级经济师吧!
其实去年11月就要考,因疫情爆发延迟,改到今年4月考,5月就拿到证啦。大致的备考总结:买中国人事出版社的官方教材+同步讲义+真题卷,不听课,仔细看一章讲义做一章习题,同步在幕布APP做思维导图电子笔记,考前一个月把真题卷刷完。有金融基础的,感觉拿证难度不大。作为社畜,贵在下班后坚持看书,也就是电子笔记的刺激让我坚持了下来哈哈哈~

》》》买了kindle oasis,还是看书太少
豆瓣读书总结,告诉我今年才看7本书!要命,而且都是刚买kindle那会儿在地铁上激情看的。今年一定要把读书手帐写起来!!!只有po手帐会push我去写手帐➡️写手帐会push我去看书➡️看更多书,良性循环get!(^-^)读书,就是可以间接体会别人的体验和感受,学习别人总结的知识,是一种偷懒的方法。

【情感篇】
》》》爱人动物
恋爱第二年,已经进入平稳的相处阶段。
双方特殊的生活习性(比如他每天拉💩比较多次,比如我洗澡一定要手机外放听歌,比如他每顿饭一定要吃蔬菜,比如恨不得一周洗一次头);
周末如何度过(虽然都是i人,但是出于我对于摄影的需求,他对于在外吃饭和最近想拍视频的需求,一般天气好会出门溜达);
加班如何平衡(都是抱着尽量不加班的佛系态度在工作,先回家的可以先做饭,一般是我哈哈哈。都加班就会选择各自吃晚饭);
对于对方父母的平衡(总结经验:少接触。虽然他父母和我们同一个城市,其实也没必要经常接触。距离产生美,但重要节日当然可以回他爸妈家一起过,我也会羡慕他时刻可以见父母的温馨);
双方爱好的平衡(我看演出,他不感冒,其实和粉丝一起的体验感是最棒的;他沉迷高达,我一窍不通,那他自己拼自己买自己混贴吧就好);
吵架后如何解决(一般是我傲娇先坚决不理,然后他找机会说一起讨论下呗,两人一顿相互输出讨论后,再手拉手互相和对方说对不起,最后和好哈哈哈)。
可能现在最大的恐惧,就是对未知的生育的害怕。财力够不够,责任能不能承担,需要付出的时间成本/牺牲的个人生活,有没有勇气迎接?又想起有天我开玩笑,说想存够100万的流动资产,才敢生小孩。

》》》完美主义者与生活的斗争
我自诩是一名完美主义者,这个词其实是有一点贬义的,因为在心理学层面往往等同于偏执/钻牛角尖/自恋等等。比如学生时期,会因为写错字或者弄脏了什么,而把整页纸全部撕掉。生活很难出现完美的时候,遗憾时刻存在。这时候,我的负面情绪很容易发泄在最亲近的人身上,父母/恋人/朋友。
父母好像会吞噬掉这部分的我,吵架了,第二天又若无其事地在同一个饭桌上吃饭,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记不起青春期的我闹别扭的具体原因,然而和父母的隔阂/想法的差异,会因为我的负面输出而雪上加霜。某些时刻,我肯定是伤害了他们。但作为他们的独生女儿,他们无条件地吸收。
同样的问题,也在2023年年初,频繁地出现在我和男朋友身上,恋爱一年多是吵架的高峰期。前二十多年都毫无接触的两个人,在深入了解后,或多或少都看到了对方身上的一些坏毛病。比如我,偶尔的情绪大爆发,仿佛要推开一整个世界,孤立自我,远离这个不完美的讨人厌的世界。甚至不惜破罐破摔,厌世情绪也会上升。
还好这一年来经历了多次沟通磨合和天蝎座的自省,我好像慢慢变好了。甚至有次和好后,男朋友突然说了一句“你现在相比一年前,情绪真的控制更好了。”我突然觉得,原来是可以改变的,和这个世界的和解是可以慢慢变好的。比如现在有时候面对我妈的一些我讨厌的某部分,我也可以轻松调解,从容处理了。
总之,2023年荒乱地走过了,把遗憾和期待都带入了2024年。
每一年都是独特的一年,每一天都希望吃好喝好开心点!新年伊始,要充满干劲啊,二十代最后几年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