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的世界杂谈2
昨天探讨了伊壁鸠鲁学派和新柏拉图主义。
伊比鸠鲁学派的核心观点:
1.人生的目标在于追求快乐
2.获得快乐存在代价
3.花同样的代价去获得很好的快乐
4.精神上的对快乐追求同样重要,不单单是感官刺激
5.快乐要有所节制,要平和的心态,不能纵欲
6.对政治漠不关心,在乎自己的福祉
这个学派个人认为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如果每个人都这样,这个世界就不会有圣人了。不过相对于昨天那两个学派,这个学派更加接地气,也更符合人的需求,总结起来就是“神不足惧,死不足忧,祸苦易忍,福乐易求”。
新柏拉图主义就是把柏拉图的理想世界改造为接近神的世界,万事万物的理想世界都在神的光辉照耀下,只有人的灵魂是最接近神的。黑暗世界就是感官世界,我们的躯体、石头、可感可接触的部分都属于黑暗世界,黑暗世界并非没有光,神的光比较微弱而已。 黑暗世界也能偶尔触及到神,也就是神秘经验。神秘经验个人认为是一种有意识的梦境。
哲学为何向神学发展,私以为有以下几点:
1.哲学派系众多,百家争鸣,每个哲学家因为一些观念的差异都可以自立门户,很难有一家成为主流(除非政府干预,例如汉武帝);
2.哲学体系的不完备,仍然有很多问题当时得不到解决;
3.神学相对简单,所有问题可以用神来解释自洽,对于广大老百姓来说,易于吸收、消化和接纳;
4.哲学家为了发展自己的派系,向友商(神学)学习,吸纳了神学的部分内容。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