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瓶瓶装水含20万微塑料,生活中规避塑料污染的6个行为习惯
享受方便的时候,我们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付出的代价是健康、还有寿命。
最近看到生物谷的一篇文章,研究表明,一瓶瓶装水大约含20万微塑料,而微塑料对健康有强烈的负面影响。
活中塑料制品无处不在,我们体内微塑料也越来越多,我们只能通过减少使用它们,避免微塑料带来的伤害。
其实在看到这篇文章之前,我也有意识地避免使用塑料瓶装水了。
原因是某一次在公寓下面的食品批发市场买一箱瓶装的农夫山泉,我看到店里的老板把一件件水摆在外面,而在外面的水会被太阳晒一整天。
由于处于生化行业,对于温度、光照这些条件比较敏感,我很清楚很多化学反应就是需要靠这两个条件。
塑料瓶经过阳光直射,加上其中的水温度升高,塑料本身必然会有物质溶解在水里,如果人喝下去的话,对身体必然不好。
而且之前也看过文章,夏天放在车里的水不要喝,因为经过太阳高温晒过后,车里温度能达到六七十度,塑料瓶里装的这么高温度的水,自然是不能喝的。
如果用塑料瓶装开水,塑料瓶马上就变软变形了,绝对是有化学物质溶出的,甚至都能闻到焦味,不信的可以自己实验一下。
虽然我们常买的瓶装水,都是放在超市或者店里阴凉的地方或者冰箱里,但是到店之前呢?
这些瓶装水大多也是从批发市场进货的,而且就算是从厂里运出来的,那运输途中装在车里或者集装箱的时候呢?是不是温度也高的。
所以,实际情况是,正常温度的瓶装水含有微塑料,而经过光照或者升温过的瓶装水,含有的微塑料就更多。
生活环境已经是这样,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减少或者避免使用微塑料制品,那么我们能从哪些方面来改善和规避呢?
1、随身携带不锈钢水杯,不买、不喝瓶装水。
自己已经在努力这么做了,以后家里不会再买塑料瓶装水,出门在外也会尽量避免。家里也装了净水器,喝水、做饭做菜和熬汤都用净水器过滤的水。
其实这只是一个习惯而已,并没有那么难改。
今年十月份去巴塞罗那参加展会,欧洲国家这边已经在慢慢禁止塑料瓶装水了,改用纸盒装的,当时导游发的一盒水,一开始还以为是牛奶。

2、不买、不喝塑料瓶装的可乐、雪碧、绿茶等饮料。
尤其是可乐这种碳酸饮料,有很强溶解性的,塑料瓶根本抵挡不住。实在忍不住想喝,也可以喝铝罐装的。
同样的还有康师傅冰红茶,绿茶,阿萨姆奶茶、茉莉花茶等等,这些饮料大都被晒过,或者曾经装在塑料瓶里后温度高过。
3、不贪方便用一次性的碗吃饭。
这一点主要是农村的一些家庭,平时懒得洗碗,可能每天就用一次性的碗筷,吃完直接一扔了事。
当然,泡方便面也是同样的情况,所以,方便面尽量少吃,桶装的方便面尽量不要直接泡。
想起以前大学期间,有的同学买的袋装的,因为懒得洗碗,直接把开水放进袋子里泡,细思极恐。
4、不点、不吃外卖。
现在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基本离不开外卖,要么贪图方便、自己懒得做,要么就是忙得没时间。
外卖一方面食材本身可能就不太好,很多都不健康,另一方面,外卖都是用塑料包装的,有的包装盒可能成本非常低,塑料污染非常严重。而且打包时,饭菜都是烫的,更容易溶出塑料。
基本所有接触的医生,都告诫不要吃外卖。
5、不喝奶茶等饮料,尤其是热饮。
由于成本问题,奶茶一般都会有植脂末,本身对身体不好的一种成分,导致肥胖和高血糖,而且奶茶的杯子和吸管都是塑料的,依然逃不开塑料污染。部分可能是纸杯和纸吸管,要稍微好些。
6、不用食品袋,塑料袋包装食品。
看过一篇研究报道,居民习惯把买的肉用塑料袋包装好, 放在冷冻里保存。但是时间久了,塑料袋和肉一直贴在一起,肉里面还是会有塑料。
所以,生活中每个使用塑料制品的细节里,都考虑一下能否用其他替代,至少选用高级一点的塑料材料,比如用食品级的塑料盒来装肉。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生活场景里可以规避塑料污染的行为习惯,对于每个个人,则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提出更多的建议。
但总归一点是,塑料污染无声无息,自己心里必须有这个意识,有这么一根弦,才能在往后的生活里,避开它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