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奶吃饭
接职场咨询的时候总是能遇到一个我无法理解的提问:“书生啊,我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擅长,我应该凭借什么养活自己呢?”
这类问题我都不知道咨询人是以一个什么样的心态提出来的,这就好比一个喝奶长大的孩子说:我除了奶什么都没吃过,我应该如何长大成人呢?
我就想问:喝奶是本能,是大自然给你的、娘胎里带的、老天爷赏的、是1.0版本的进食,凭借这个本能,喂奶的那个东西塞到嘴里自动就开始吸吮,只能先保证饿不死,之后几十年除了奶就什么都不吃了?我可没见哪个成年人在面对美食之后来一句:哦,我天生只会喝奶,所以这些我不吃了!
后来你又吃米饭、吃包子饺子面条,会撸串,会啃羊蝎子,会吃火锅,甚至会自己下厨房做饭了,这些本事都哪来的?娘胎里带的还是大自然赋予你的?都不是,这不都后天学的么。可为什么偏偏轮到自己赚钱的时候,“不会就学”这四个字就全忘了呢?脑袋里为什么就剩下“我原本不会,哦那我就不会了吧”?你不觉得这很奇怪吗?
而且,钱包多重要啊,钱包越鼓,你能吃到的好吃的就越多,才能保证你爱吃的东西可以反复吃、没完没了地吃,这么简单的因果关系难道还不能让人醒悟到——人必须后天不断学习,才能让钱包更鼓的道理吗?
所以既然这样的人这么多,不得不让人多想——这种现象怎么形成的?我只能怀疑是教育缺失,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在校教育,都没能给孩子们种下一个“我不会我就要学,没人教我,我必须主动去学”这么一个最最起码的意识、最最起码的条件反射。别说很多孩子没有,很多做父母的他们就没有;也别说学生不具备,很多做老师做教育的也不具备。
连续三年的年终总结我都提到过,历年在我这里咨询职场出路的人群,前三甲都是教师、银行、医护。教师永远排在前面。很多做教育、做了多年教育的人,在自己的单位甚至行业明显不行了他想跳槽想转行的时候都不知道怎么办,都会蜂拥拿着钱来问我:书生,我应该如何破局?
面对一个一个又一个接连不休的提问,我真的十分震惊,你们可是做教育的呀!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不就是让不会的孩子们会、让孩子们本来不具备的经过你的培养从而让他们具备么,怎么到头来却成了最最迷茫的一个群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