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苹果
以前在我们家,不止我不削苹果,妈妈也几乎不削,说是几乎,是因为爸爸有时候不在家,我们两个人里面有人想吃苹果了,她还是得去削;爸爸在家的时候,当然就是爸爸削苹果。
他确实削得又快又好,眼看着苹果在他手里转几圈,长长的一条果皮落下,就可以吃了。
我不属于那种勤快的什么都有亲自上手试试的小孩,不过到了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听说会有一节劳动课上需要现场削苹果,我提前了很久——至少半个月,也可能是一个月,但在我的感觉里,是整个冬天家里有苹果的季节——开始在家练习削苹果。
开始得要半小时吧,后面快一点,我觉得至少得十五分钟,反正每一天都削得手冰冰凉,而且削下来的皮又短又厚。最后劳动课上,我印像中也是没削完连着皮啃了大半个,很难讲这样算是会削苹果了,非要说有什么值得庆幸的,大概是虽然削得很差劲,但从来没有削到自己……
我爸爸是个很仔细很适合做老师的人,比如我想学打响指的时候,他就让我看好,貌似不参与动作的无名指和小拇指是怎样形成了一个空腔,才能让中指滑动时产生的振动响亮起来;但在削苹果这件事上,除了一开始的基本动作,他完全没有指导过我。
当然我肯定是不乐意他盯着我削苹果,可我削得那么慢而且削了那么多天,以他的本事,总能有机会观察一下我的动作,所以完全没有指导,那就是孺子不可教,我在削苹果这件事上确实没有天赋。我妈妈,尽管不怎么动手,但她确实会削苹果,慢是比爸爸慢一点,应该也没有离谱到需要十几分钟,毕竟吃一个苹果才几分钟。
以前我没细想过不会削苹果怎么了,现在在网上看多了大家对长辈的吐槽,我猜像我把苹果削成那样,在有的人家大概要挨骂;有的人家家长也还是会给削苹果吃,但削一次会念叨一次。
好在我家不是,不会就不会呗,并非什么十恶不赦的大罪,而且我努力过了,不是我不学,确实是花了好大力气好多时间都没有学会,反正爸爸削得又快又好,我想吃就提出来,他给我削好就是了;而且爸爸其实很疼我,通常我也不用说,他会主动问的。市面上出现削苹果机器的时候,我们家第一时间买了一个,可见在削苹果这件事上对我完全没有期待。那种机器只能削长得固定大小且非常端正的苹果,按后来山东朋友们教我挑苹果的原则来看,就只能削不好吃的苹果。
等到我要去上大学了,准备行李的时候,爸爸妈妈决定给我买一把刨刀让我去学校用。到的那一天,我的下铺给了我一个苹果和一个梨,晚上她问我:你为什么不吃?
我:刨刀不知道放哪里了。(白天我去办入学手续的时候,爸爸让妈妈跟着我去了,他自己一个人把行李整理好了,他在削苹果之外的另一个特长就是能把家里整理得很干净,然后大家开始到处找东西;而妈妈从不整理,不过要用的东西在哪里她都知道。)
下铺把她的水果刀递给我,我犹豫了一下决定实话实说:我不会削苹果。
下铺:……我去给你削吧。
事实证明,比起她的水果刀,其他两位舍友也更爱用我的刨刀(后来找到了!);当然这些都是第一个学期头几个月的事情,几个月之后大家都接受了苹果洗洗就能直接啃的操作(●'◡'●)
现在我吃苹果依然都是洗干净连皮直接啃,上次回老家,在叔叔家,他们叫我吃水果,我从茶几上一堆水果里拿起一个橙子。
叔叔:这个橙子不好吃,你吃苹果吧,刀在厨房里。
我:哦那我去洗一下连皮吃,要不然我削苹果还没吃得快……
婶婶:你快去给她削一个一分钟的事情!
叔叔:怎么不会削苹果呢这不是很快的吗?(说这句话的时候,他就已经削好了半个,我简直开始怀疑我家是不是有什么传男不传女的削苹果技巧!)你看这样这样……
婶婶:削完就给她啊怎么这么啰嗦!
我接过苹果心安理得地吃上,有点惋惜垃圾桶里的苹果皮——毕竟这么多年,我已经吃习惯了,还挺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