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孔宪秘》心理学、心理咨询、心理自助书的不同

对话:是不是很多人会通过自己读书去寻找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呢?
孔宪秘:应该说绝大部分人都会有这么一个过程,遇到问题我们都会去尝试寻找为什么、如何做,而对于问题的认识与处理,当自己不清楚的时候,去寻求专业的帮助和通过自己学习获取答案就是最常用的两种方式。
对话:如果是通过自己读书的方式来获取答案,你觉得应该什么书呢?
孔宪秘:这并没有一个固定的解答,我们可能从任何一本书中获得解决之法,小说、艺术方面的可以做到,甚至你可以从计算机、建筑等书中获得感悟,当然,这么说是想表达一个观点,没有人能够给出明确的书,告诉你这本对你一定有用。
对话:读心理学、心理咨询、情绪自助类的书呢?
孔宪秘:这就是我们通常的倾向,绝大部分的朋友都会从一些心理学类的书籍中寻求答案,毕竟,这是最有针对性和最相关的一类。
对话:是不是学习这些书对解决问题会更有效率呢?
孔宪秘:从大的层面上来说是这样的,但具体到个人却不一定,这和心理咨询一样,从大的层面上来说,心理咨询要比玄学、自学等方法更有效率,但是具体到一个人,就不能这么说了。
对话:你总是不把话说绝对了,好像观点都模棱两可的。
孔宪秘:主要的原因是我不想误导任何人,严格来说我的观点并不是模棱两可,而是表达的更接近于事实,就像之前举的例子,有人比较“迷信”,如果用心理咨询的方式去处理问题,那么很可能是一个长程的咨询,但是用“迷信”的方式去处理,只需要几次甚至一次就可以处理好。
对话:我们回到读书上来,你觉得心理学方面的书应该怎么选择呢?
孔宪秘:怎么选择并不好推荐,但是我们可以先将心理学相关的书做一个简单的分类,我了解到大部分的遇到心理困扰的人都会选择三个种类的书:心理学、心理咨询、心理自助。
对话:这三种有什么不同吗?
孔宪秘:心理学是针对人的心理的系统的研究,它涉及到心理以及与心理相关的所有的方面;心理咨询绝大部分都指向咨询师的,是对咨询师的技能培养,对心理咨询的推广学习;心理自助就是一套处理问题的具体的方式。大致上我们可以这么来解释这三种。
对话: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心理学就像是医学的理论,心理咨询就像是培养医生,心理自助就像是发布的治疗指南。
孔宪秘:用这样的对比方式虽然不精确但是的确更容易理解一些,简单的可以看做是医学、医生、治疗指南。
对话:这么说的话那我们去看心理自助的书会更有帮助了。
孔宪秘:哪种书更有帮助我不能回答,但是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问题:我们能从这三种书中获得什么知识。
对话:心理学、心理咨询、心理自助的书我们获得的知识会有什么不一样呢?
孔宪秘:心理学的书呢,你能从中学习到问题形成的原因,从理论上能够解答你为什么会遇到这个问题,形成这个问题;心理咨询的书可以让你了解心理咨询是什么,是如何工作的,怎么处理问题;心理自助的书是直接教给你应该怎么做,它是具体的操作。其实这个解读并不完全正确,只是对普通人来说,大概率会收获的是这几个方面。
对话:对普通人来说?你的意思是还有其它的收获?
孔宪秘:这就属于另一个层次了,学习、理解是我们普通人看书的时候可以做到的,能够达到悟的层次,这并不容易,我说的普通人是指读书的时候是进入了学习、理解的层次,并未达到悟的层次。
对话:不是很理解你的意思。
孔宪秘:心理咨询、心理自助,这些都是诞生于心理学,是基于心理学的某个观点而发展起来的一套处理心理问题的理论、方法,其实这一切都可以从心理学的理论上来解释,所以如果达到悟的层次的话,你可以从心理学中寻找到所有的答案,但这不是普通人可以做到的,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说,我们就是通过读书知道了,也理解了一些问题。
对话:明白了,那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去看心理自助类的书会更有效果。
孔宪秘:并不能说更有效果,只能说更有针对性。
对话:自助类的书是不是也没有多大的作用呢?如果它真的有效果的话,心理咨询师这个行业就会接近于消失了。
孔宪秘:你说的对也说的不对,对的部分是心理自助的书真正起到作用的并不多,不对的部分是你觉得心理自助类的书没有效果。
对话:肯定会有作用,但是实际上感觉效果并不好,你的意思是我们读的方式不对吗?
孔宪秘:的确是这样的,我们对心理自助的书有误解。
对话:那下一次我们要讨论一下应该如何读心理自助的书才更有效果。
孔宪秘:对于如何读心理自助的书我的确有一些观点和建议,下次可以一起分享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