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高分好书:热爱花园的人,内心都是艺术家



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全新中文版《杂草、玫瑰与土拨鼠》,目前在豆瓣上有着9.2分的高分。迈克尔·波伦在书中幽默地讲述了他的种种失败经验,并将他对劳作过程的思索与人类文化史相连,还贡献了许多金句:
园艺能让我们最直接、最亲密地体验大自然,体验她带来的满足感、她的力量和脆弱。
草坪是极权主义统治下的自然。
玫瑰花的历史是欧洲阶级斗争的一个几乎不加掩饰的寓言。
不妨把园丁想象成美联储的主席……园丁所能做的最大努力,是在花园的周期循环里,防止过剩,刺激低迷。
在正式进入这本书之前,有必要先介绍一下迈克尔·波伦(Michael Pollan)是谁。

迈克尔·波伦是美国作家中,少数以自然文学的艺术而博得喜爱,并确立畅销书作家身份的。投身写作三十余年来,他一直聚焦人类和自然世界相交的领域,包括餐桌、农场和花园。
他也是将饮食文化与人类社会困境、人与自然的关系结合得最好的作家之一。他曾多次获得有“美食界奥斯卡”之称的詹姆斯·比尔德奖,是《时代》周刊评选的“全球百位影响力人物”之一,上榜三年后更是被评为“食物之神”。
在代表作《植物的欲望》中,他将苹果、郁金香、大麻和马铃薯这四种作物,分别对应人类的四种欲望,讲述了植物与我们之间互惠互利的故事。
《杂食者的两难》则在工业化食物链的大背景下,以田野调查的方式,揭开现代饮食如何成为人类疾病的来源,以及我们又该如何决定吃什么。
此外,他在《食品公司》《解释一切》等高分纪录片中也有过亮相。
迈克尔·波伦的诸多畅销书,至今仍被视为饮食写作的典范。但更准确的说,他的作品主要书写和探讨现代人在自然世界中的位置。这一点在《杂草、玫瑰与土拨鼠》中体现的尤为突出。


《杂草、玫瑰与土拨鼠》是迈克尔·波伦的第一本书,出版后立即风靡全美,好评如潮。
《今日美国》将它评为“我们这个时代最杰出的园艺书籍之一”;
英国历史学家、《艺术的力量》作者西蒙·沙玛评价这是“几十年来关于美国人及其花园的最佳书籍”,并将迈克尔·波伦称为“马克·吐温真正的继承人”;
《纽约时报书评》认为这本书是“任何人都可能遇到的,对人与地球关系的美妙冥想”;
《名利场》撰稿人说,“作为一个非园艺工作者,我从没想过我会为这样一本书熬夜,还笑得这么厉害”;
这本书的吸引力或许就在于,它既不完全是一本园艺实践指南,也不是《瓦尔登湖》那样偏重于自然感悟的文学著作;
它自始至终都关乎“人如何在大自然中行动”。而贯穿全书的一条思想脉络,即便是在这本书问世三十年后依然令人震撼,引人深思:
园艺并不是对都市的逃离;自然与文化不应该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而每个园丁所做的事情就介于自然与文化之间,既属于自然,又毫不掩饰地反对自然;那就是修建一座花园。
*以下内容摘自《杂草、玫瑰与土拨鼠》,经商务印书馆授权使用。

🟡自然vs.文化:对立还是共存?
美国人有一个根深蒂固的习惯,就是将自然和文化不可调和地对立起来。但我的花园经历使我相信,在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中,有很多重要的东西是在荒野中学不到的。
我们需要学习如何在不破坏自然的情况下利用自然,但如果继续将自然和文化简单地看成对立关系,我们就无法做到这一点。
在花园里,自然和文化能够以一种对彼此有利的方式结合在一起。
🟡杂草并不是野生的
野外指南和植物学书籍提供了不同物种的杂草的首选栖息地。列举几个最典型的:“废弃的地方和路边”“空旷的地方”“旧田地、废弃的地方”“耕地和废弃的地方”“旧田地、路边、草坪、花园”“草坪、花园、人工干预的土地”。
这份清单表明,杂草并非超级植物,它们不会随处生长,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它们的生命力那么强,却没有完全覆盖整个地球的原因。
正如野外指南所指出的,杂草不在森林或草原这些“荒野”中生长,反而特别适应人造场所,能够在花园、草地、草坪、空地、铁路边、垃圾箱旁甚至人行道的缝隙中茁壮生长。
杂草生长在我们生活的地方,换句话说,杂草,与浪漫主义者的假设相反,并不是野生的。它们和杂交茶香月季或梭罗的豆类植物一样,都是栽培出来的。它们比花园里的植物表现得更好,原因很简单:它们更适应花园环境。因为花园植物是为各种特性(美味、营养、大小、美感)而培育的,而杂草的演化只有一个目的:在人工干预的土地上生长繁殖。如果没有人类创造庄稼地、草坪和空地,大多数杂草将很快灭绝。

🟡除草:园艺的本质
除草其实就是我们在自然界做出明智选择的过程,区分好坏,将我们的智慧和汗水应用到地球上。除草就是将文化带入自然——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除草时说我们在培养土壤。
从这一意义上说,除草不是园艺带来的麻烦,而是园艺的本质。而且,像园艺一样,除草在某个时间点上已经成为义务。正如我在花坛里学到的那样,无为并不能让“自然”回归。
我们必须认识到除草不仅仅是我们对土地所做的事情,而且必须认识到我们需要培养属于自己的自然。因为尽管我们是地球的园丁,我们也是地球的杂草。这很关键,除非我们接受这一角色的多义性,也即,我们既是问题本身,又是问题的唯一解决方案,否则我们将停滞不前。
🟡在花园里,失败优于成功
令人惊奇的是,我认识的在园艺上有所造诣的人,无一例外,都可以坦然地接受失败。他们倒不至于对结果感到高兴,但也不会感到愤怒或沮丧,相反,要是常年绽放的牡丹突然不再盛开,这反而会激起有所造诣的园丁的好奇心。因为他们明白,至少在花园里,失败优于成功。
这么说并不是指园丁就总会遭遇失败,我所要表达的是,失败可以教会他更多东西——教会他关于土壤、土质、天气和当地害虫的偏好等种种知识。胡萝卜要是繁茂生长,那园丁就什么也学不到了,除非种植胡萝卜的成功建立在先前的失败之上。一下子就取得的成功就像个哑巴,而至少对于善于倾听的园丁来说,挫折则常常是能言善辩的。
失败会引导园丁走进图书馆,等他回来时,他对土地的感知也变得更加细腻。

🟡剩下的5%
天才是95%的努力加上5%的灵感。成功是95%的奋斗。但是剩下的5%呢?
优秀的园丁与植物有某种联系,他们对植物有同理心,对土地的感知也更细致入微、深刻全面,这种感知绝非实验室的报告所能比拟。
优秀的园丁知道一些书里没有的东西。就好比训练有素的乐师不能和艺术大师相提并论,水和西瓜也不能混为一谈。重要的是那不可思议的5%。
🟡积极地参与其中,比保持敬畏难得多
培育不足的失败可能有这么几种:一群觅食的土拨鼠突然袭击了幼苗;胡萝卜发育得粗短矮小;杂草丛生,花坛里什么也长不出来;怎么培育都不开花的铁线莲;霜冻来临前还没来得及成熟的番茄……
此类失败通常表明园丁不愿根据植物的需要来改造地理环境;他尚未充分地驯服自然。这或许是因为园丁对动物或杂草还抱有罗曼蒂克的想法,未能保护好自己的植物免受它们的人侵。又或许是因为他估摸着土地就算不施肥改造,也可以满足树木或番茄的需要。
其实,这本书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在讲我自己无数次因为培育不足而导致失败的经历。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我从城市来到乡村,一开始对自然还抱着许多幼稚的都市观念。我以为照顾好园子的同时,还可以和当地的动植物保持友好的关系。而在克服失败的过程中,我知道了与自然相处,积极地参与其中可比远远地保持敬畏难多了。
失败教会我要勇于施加人力于自然,采用一切必要手段来使大地顺应我们的设计,满足我们的所需。

🟡好园丁都是彻底的实用主义者
我发现,对于科学知识、民俗智慧甚至魔法巫术,成功的园丁一视同仁,都带着同样的怀疑和好奇去对待它们。只要有用,那就是“真的”。好园丁是彻底的实用主义者,并不特别偏爱科学。
有作用,就够了——他并不在乎这方法是哪来的,是县里的农业官员说的,是诺贝尔奖得主说的,是一条街上的老奶奶说的,都无所谓。有园艺天赋的人更有可能先试试老奶奶的方法——因为她住在附近(在园艺知识方面,本地的就是最好的)。
🟡科学无法涵盖园艺的全部真相
实际上,科学也没做出什么成就来赢得园丁的尊重。在科学眼中,土壤的肥力只是有关氮磷钾浓度的简单问题;缺什么都能靠肥料补上。但结果是,就算科学家的真相是对的,它们也片面到了危险的地步:氮磷钾等元素并不能产出健康的作物;也许它们涵盖了95%的真相,但绝不完整。
有园艺天赋的人所想要的,是对土地更加丰富多彩、更加细致入微的描绘,这个描绘应当涉及剩下的5%——这5%会表明他的土地到底有多少活力。所以春天你能看到好园丁捧着一把土放在鼻子下面闻,甚至张嘴品尝,再用手把土磨干了看看是什么颜色。五官的亲身所感会向他说明土地的状况和肥力,这是任何实验室都无法比拟的。
判断园丁有没有园艺天赋,还可以看他在科学失灵的时候是否依旧从容自在。将园艺天赋视为神秘之事,其实反映了人类的无知。与大多数人不同,有园艺天赋的人会怀着一颗敬畏之心,耐心学习那不可思议的5%。

🟡有园艺天赋的人更像艺术家
只需观察有园艺天赋的人工作一会儿,你就会注意到,因为偏爱经验而非抽象概念,对待自然时,他更像艺术家,而不是科学家或者工程师。在花园里,他不仅欢迎自然的法则,也接受可能出现的意外。
有园艺天赋的人乐于接受机缘巧合,相比于前人定下的公理,他更喜欢生活里的事实,比起空洞的分析,他更愿意反复试验。遇到了问题,比如“杰克曼二世”铁线莲下面该种什么呢?有园艺天赋的人试试这个,试试那个,看有什么结果,再接着尝试下去。
🟡好园丁是古希腊的神
虽然看起来园丁在花园里好似神明一般,操纵着自己独特的自然选择,但是好园丁不会产生自己已经全知全能的错觉。非要把他比作神,那他也是古希腊的神,任性固执的人类和其他诸神会严格限制他的力量。
有园艺天赋的人知道自己并不能操纵花园里的一切,同样重要的是,他也宁愿花园不被自己完全掌控。更确切地说,有园艺天赋的人怀疑,要是他真拥有了绝对彻底的统治,花园就会变得稀疏呆板,毫无乐趣可言。难道不正是人类操纵之有限——无法平息的躁动的自然与文化的冲突,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使得打理花园变得饶有趣味吗?

🟡想自然之所想即园艺天赋
园丁所能达到的顶点,完全不同于对自然毫无保留的浪漫主义式的敬畏之心,也不同于无我的禅宗思想。
园丁在他独特的幻想中,没有迷失自我,更时刻感知着自己的身体。究其原因,是因为在这个七月的下午,你既为周围万物所影响,你也在影响着周围万物,既在力劝,也在倾听,夏日的自然与园艺融为一体,而你就在与自然进行断断续续的对话。
就这么简单:园艺天赋不过是在花园里信步而行。
*本文图片源自网络
BOOKS 好/书/推/荐 READING 📖
《杂草、玫瑰与土拨鼠》

本书用春夏秋冬四个章节,讲述了迈克尔·波伦种植蔬果、花卉和树木的园艺体验,其间贯穿了劳作带给他的思索与灵感,如草坪的文化寓意、与土拨鼠的战争、玫瑰品种背后的阶级冲突、树木的隐喻,等等。在与自然和文化的持续对话中,人在世界上所处的位置和扮演的角色,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在慢慢浮出水面。
- fin -
Let's Make A Rendez-vous
SKP RENDEZ-VOUS 北京SKP店
朝阳区大望桥 北京SKP 4F
010-85952539/85952579
北京SKP-S店
朝阳区建国路86号SKP-S 2F
010-87955088
北京DT51店
朝阳区北苑路98号院1号楼 DT51 3F
010-67025888-5301/5401
西安SKP店
碑林区长安北路261号 西安SKP 9-10F
029-83699072
西安SKP-S店
碑林区长安北路261号 西安SKP 4-5F
029-83695733
成都SKP店
高新区 天府大道北段 成都SKP 1-2F
028-68385888-5031
成都SKP-S店
高新区 天府大道北段 成都SKP-S 2F
028-68385888-5033


© 本文版权归 SKPRendezvous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