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阅读总结|“读书其实是在读自己”
- 1月书单 - (7本)
1.经管|《领导力与新科学》|玛格丽特·惠特莉
2.文学|《阅读、游历和爱情》|梁永安
3.传记|《邓小平时代》|傅高义
4.纪实|《走出非洲》|凯伦·布里克森
5.纪实|《压裂的底层》|伊丽莎·格里斯沃尔德
6.文学|《兄弟》|余华7.文学|《老妓抄》|冈本加乃子
- 2月书单 - (6本)
1.心智|《终身成长》|卡罗尔·德韦克
2.历史|《汴京之围》|郭建龙
3.经管|《企业文化生存与变革指南》|埃德加·沙因
4.传记|《暮色将尽》|戴安娜·阿西尔
5.文学|《流苏地》|黎紫苏
6.文学|《显微镜下的大名》|马伯庸
- 3月书单 - (5本)
1.纪实|《开场:女性学者访谈》|新京报书评周刊
2.经管|《重塑组织:进化型组织的创建之道》|弗雷德里克·莱卢
3.文学|《遥远的救世主》|豆豆
4.传记|《鱼翅与花椒》|扶霞·邓洛普
5.传记|《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李开复
- 4月书单 - (7本)
1.文学|《漫长的告别》|雷蒙德·钱德勒
2.文学|《长安的荔枝》|马伯庸
3.纪实|《女性主义有什么用?》|塔比·杰克逊·吉/弗雷亚·罗斯
4.经管|《组织文化与领导力》|埃德加·沙因
5.心智|《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比尔·博内特/戴夫·伊万斯
6.科幻|《雪崩》|尼尔·斯蒂芬森
7.心智|《打开心智》|李睿秋(Lachel)
- 5月书单 - (7本)
1.经管|《马奇论管理》|詹姆斯·马奇
2.哲学|《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
3.社科|《天真的人类学家》|奈吉尔·巴利
4.社科|《叫魂》|孔飞力
5.文学|《繁花》|金宇澄
6.纪实|《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上野千鹤子/田房永子
7.经管|《实践理论:提高专业效能》|克里斯·阿吉里斯/唐纳德·A. 舍恩
- 6月书单 - (9本)
1.心智|《中年之路》|詹姆斯·霍利斯
2.纪实|《看不见的女性》|卡罗琳·克里亚多·佩雷斯
3.社科|《小镇喧嚣》|吴毅
4.经管|《克服组织防卫》|克里斯·阿吉里斯
5.心智|《学会提问》|尼尔·布朗
6.文学|《孽子》| 白先勇
7.文学|《夜晚的潜水艇》| 陈春成
8.诗歌|《赶时间的人:一个外卖员的诗》|王计兵
9.戏剧|《野鸭》|易卜生
- 7月书单 - (10本)
1.文学|《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威廉·莎士比亚
2.社科|《转型中的地方政府》|周黎安
3.经管|《百岁人生:长寿时代的生活和工作》|琳达·格拉顿
4.文学|《尘埃落定》|阿来
5.社科|《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珍妮特·温特森
6.纪实|《我在北京送快递》|胡安焉
7.经管|《领导力沉思录》|刘澜
8.心智|《会好的:悲观者常常正确,乐观者往往成功》|鲍迈斯特
9.经管|《经验的疆界》|詹姆斯·马奇
10.经管|《冰山在融化》|约翰·科特
- 8月书单 - (11本)
1.经管|《饥饿的灵魂》|查尔斯·汉迪
2.社科|《棉花帝国》|斯文·贝克特
3.心智|《认知天性》|Peter C. Brown
4.文学|《长恨歌》|王安忆
5.经管|《端到端流程》|迈克尔·哈默
6.心智|《动机心理学》|爱德华·伯克利/梅利莎·伯克利
7.文学|《寂寞的十七岁》|白先勇
8.经管|《全胜》|詹姆斯·吉米安/柏瑞·博伊斯
9.社科|《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齐格蒙特·鲍曼
10.心智|《臣服实验》|迈克·A.辛格
11.诗歌|《某晚当我外出散步》|W.H.奥登
- 9月书单 - (4本)
1.文学|《魔戒》(三部曲)|托尔金
2.社科|《无缘社会》 |日本NHK特别节目录制组
3.经管|《卓有成效的管理者》(55周年版)| 彼得·德鲁克
4.传记|《耶路撒冷三千年》|西蒙·蒙蒂菲奥里
- 10月书单 - (7本)
1.经管|《管理十律》| 刘澜
2.文学|《太白金星有点烦》| 马伯庸
3.经管|《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彼得·德鲁克(刘澜译本)
4.心智|《精力管理》|吉姆·洛尔/托尼·施瓦茨
5.经管|《领导力》(第五版)|詹姆斯·库泽斯/巴里·波斯纳
6.传记|《苏东坡传》|林语堂
7.心智|《清醒地活》|迈克尔·辛格
- 11月书单 - (7本)
1.社科|《从优秀到卓越》|吉姆·柯林斯
2.文学|《修道院纪事》| 萨拉马戈
3.纪实|《先上讣告,后上天堂》|玛里琳·约翰逊
4.社科|《社会学有什么用?》|弗朗索瓦·迪贝
5.传记|《刷新》|萨提亚·纳德拉
6.社科|《大国大城》|陆铭
7.心智|《运动改造大脑》|约翰·瑞迪/埃里克·哈格曼
- 12月书单 - (7本)
1.社科|《万古江河》|许倬云
2.文学|《金色笔记》| 多丽丝·莱辛
3.心智|《你的灯亮着吗?》|杰拉尔德·温伯格
4.经管|《调适性领导力》|罗纳德·海菲兹
5.传记|《富甲美国》|山姆·沃尔顿
6.心智|《系统思考》|丹尼斯·舍伍德
7.经管|《领导者的鸡尾酒》|刘澜
4.读《打开心智》|成长就是不断把“费力”的事情,变得不再费力
10.读《克服组织防卫》|是打破了防卫,还是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
回顾一年看的书,于我而言,就是在回顾这一年。回顾这一年的起起伏伏,回顾自己是怎么一遍又一遍被生活逼到角落,又怎么一遍又一遍被书籍拯救。

02主题阅读
这两年读了几十本关于心智成长和自我提升相关的书。一方面是出于对脑神经科学的兴趣,另一方面,也是更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人到中年,促使我开始审视自己,想要更深层的认识自我,理解他人,学习如何更好的和外界沟通,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最近几年,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市面上出现了很多基于此类研究的书籍,可以说是新世纪进阶版的“心灵鸡汤”,最近几年从西方开始大热的“禅修”、“正念”等概念也正来源于此。对于“心灵鸡汤”,很多人抱有拒绝的态度,其实人们的这种反感是可以理解的。
在生存压力愈发巨大的当代社会,童话故事般的心灵慰藉显得苍白无力。加上资本时代对“成功”的定义狭窄单一,很多成功学类的书变成资本家PUA人心的另一种方式。从很多“心智成长类”的书名就可以看出,这类的书确实总是带着一点功利色彩(至少从书名来看)。
我这两年抱着好奇又有点不好意思的心情,开始疯狂阅读此类书。最后我发现这类书籍的质量和效果大大超越预期。借用现在比较流行的一句话就是,像是进行了一场“认知革命”。
这类书的内容更多的是告诉人们如何更好的认识自己,如何确立真正的自主性,在接受外界不可控因素的同时,如何去定义属于自己的“成功”、“幸福”、“好的生活”等概念,注重对人内向探索的指引。
这个主题写过的文:
2.“种自己的花,爱自己的宇宙,生活在自己内在的频率中”|成人心智发展
3.“我们感知的不是世界本身,而是脑中的世界模型”|成人心智发展
这个主题读过的书:
这个主题写过的文:
这个主题写过的文:

人生知己何在?
——在书中
现在每当我孤独与焦虑的时候,读书已经成为排解我烦躁情绪的第一神器了。
我到底读懂了什么呢?
作为一个兴趣爱好者而非专业研究人士,我按照自己的习惯努力建立一个阅读的逻辑链。我要努力搞清楚这五个问题:
觉醒后会不断开阔新领域,不断接触以前害怕、讨厌、不感兴趣的东西,降低偏见和无知,增加通识和心量。
阅读,是给自己一种警醒,也是一种自我规训,就是要让自己成为自己,而不是其他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