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城邦宗教与文化背景——《古希腊文明的光芒》读书笔记(5)

- 希腊城邦的文化背景与特点
希腊文化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神话与史诗阶段、古典阶段和希腊化阶段。其中,古典阶段为希腊文化的全盛时期,这期间不仅涌现出大量不朽的诗歌、戏剧、艺术作品,还诞生了大批文学家、艺术家与哲学家。
古典阶段也是希腊城邦制度迅速发展的重要阶段。数以百计的城邦既是希腊地理环境影响与制约的结果,也是当时希腊社会经济发展与文化进步的结果。反过来,城邦制度又培育了以雅典民主政治为代表的古代民主政治制度,为希腊古典文化在哲学、历史学、文学、艺术及宗教等各个领域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希腊城邦文化产生的背景以及它本身所具有的特点,都与希腊城邦制度息息相关、不可分割。
1)商业的繁荣对希腊文化的影响
除雅典与斯巴达之外,希腊其他城邦的繁荣也引人注目。科林斯作为本土知名度仅次于雅典和斯巴达的城邦,坐拥古希腊最肥沃的田野,掌控古希腊经济贸易的要道科林斯地峡,东西为陆,南北为海,南来北往的人都在此地汇集。科林斯不仅商业相当发达繁荣,它还是古希腊一个非常著名的风化场所。卫城山上矗立着一座供奉爱与美之神阿芙罗狄忒的神庙。在当时,神庙中的女祭司不仅负责神庙的管理事务,同时也承担着性服务者的角色,并将这种方式赚取的钱财用于城邦各项公共事业。除此之外,位于科林斯以东的麦加拉也以商业发达著称;在西西里岛上,也分布着以叙拉古为代表的多个希腊城邦,它们除了商业繁荣之外,还有一个共同的特征——神秘主义盛行,这对于希腊哲学的出现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希腊城邦时代的宗教影响
古希腊的历史总是与神话传说交织在一起。无论是在科学、哲学还是艺术、文化方面,神明的形象总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戏剧以神明的故事为题材,雕像以神明为模特······古希腊人用自己的智慧,对心目中的神明进行了最广泛、最深入的诠释。
由于古希腊人都是听着各种神话传说长大的,并且一生都生活在非常浓郁的神话氛围之中,所以古希腊文化中存在一个特别的领域,这个领域后来被人称作宗教。宗教不仅影响了古希腊人的知识构成,也成为维系古希腊社会中各种关系的重要纽带。从家庭到氏族、到国家、再到整个希腊和翻希腊地区的文化领域,都是依靠宗教信仰凝聚在一起的,可以毫无夸张地说,宗教维系着希腊社会的发展。
正因如此,宗教对于古希腊人的意义与其对于现代人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在古希腊城邦时代,城邦承载了宗教,同时其本身也被宗教所影响。宗教成为城邦的一种中心意识,构建并诠释了构成城邦认同的所有因素。我们可以这样形容:科学技术对现代人有多大的影响力,那么宗教神话对古希腊人就有多大影响力。
3)宽阔的海洋与温暖的气候
希腊城邦依海而建,版图辽阔,位于地中海的东部,多山崎岖,在整个古希腊的领土范围之内,除伯罗奔尼撒平原之外,很难再找到一块肥沃、开阔的平原,其余大多数地方是绵延不绝的山川河道。正是有了浩瀚的海洋,古希腊人才有了在陆地之外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各个城邦所在之地港口众多,加之地中海气候温和宜人,古希腊人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与自然条件,因此形成了以商业为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也导致希腊整体性格特征偏向交流与融合。
4)贫瘠土地与优美景色
希腊物产并不十分丰富,然而整日面对宽广海洋的景致又使古希腊人将物质上难以满足的追求专项精神上的饱满,从而形成了古希腊文化中张扬、浪漫、勇于追求思想自由与个性精神。
5)征服者对力与美的推崇
希腊城邦的建立不是民族融合的结果,它伴随着被侵略、被迫迁徙的种种波折。而且,希腊本土的城邦与殖民城邦之间不免发生战争,以争夺有限的资源,由于不够先进,为了守住自己的城邦,城邦中的人,尤其是男性,都十分崇尚孔武有力,与克里特时期那种阴柔而细腻的美感完全不同,古希腊人将力与美推崇到极致的体现。
直到古希腊城邦走向衰落,历史发展到希腊化时代,这种情况才有所变化,柔美之风逐渐取代了之前的阳刚之美,因此希腊化时代的许多艺术作品与希腊城邦时代的艺术作品又想相当明显的差别,尽管希腊化时代的艺术品在形式和做工上似乎更加精美、细致,但整体上往往给人一种艳丽和柔弱的感觉。
6)法制有度的城邦生活
在古希腊文化和艺术当中,“美即和谐”的思想占据着主导地位。“庄严”“恬静”也是被肯定的艺术境界,他们都体现了古希腊人对于自由和欢乐的追求,以及对于真与美的歌颂。由于古希腊是一个法制有度的社会,因此大多数古希腊在追求个性自由的同时,也遵守城邦的普遍规则,正因如此,在奔放浪漫的同时,古希腊的诸多艺术作品仍没有脱离现实社会。
- 古希腊宗教
古希腊宗教并非一个单独的体系,而是由一系列包括神话、神学等内容组成的宗教系统,拥有多个分支,充满了文艺性,祭祀活动激情而欢快,古希腊人将之前的宗教与埃及传入的宗教慢慢融合在一起,逐渐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统一的宗教体系,而且这种宗教体系令希腊人产生了强烈的民族认同,从而将本土及海外的城邦联系在一起。
总而言之,由于古希腊宗教的构成十分复杂,加上城邦林立及政体与经济形态各异,希腊人对神灵的崇拜与信仰也有所不同。但是古希腊人神人同形同性的特点十分明显,这些可以从希腊神话中有所了解。希腊人崇拜的神实际上就是现实世界中人的提升,所以希腊神普遍具有人的形体、思想、性格与行为,只不过他们比人更加强壮、健美,拥有永生,但也会愤怒、胆怯、诚实或奸诈。这一切使希腊宗教具有了某种真实美感。

奥林匹斯山位于古希腊北部,是一座常年积雪的山峰。在希腊语中,“奥林匹斯”意味“光之处”,这座山在希腊神湖中也被称为“天堂”。古希腊人认为,天堂是可以到达的,只要将古希腊的三个山峰叠加在一起就能形成天梯,直达天堂。后来人们甚至相信,奥林匹斯山与天堂相连,换句话说,神灵就住在奥林匹斯山上,以高山为中心,执掌着整个世界。而各种竞技活动和宗教仪式,就是为了向山上的神灵们献祭。
前面提到,古希腊人崇拜的奥林匹斯宗教是以主神宙斯为首的两代神明构成的,但实际上,奥林匹斯宗教本身就是历史融合的结果,是各种宗教源流汇聚的产物。在神话中,奥林匹斯主神身上的“人性”往往超过了“神性”,他们与人类一样,有着各自的性格与嗜好、理性与情欲。由此可见,古希腊的宗教并不是由传教士、预言家或某位圣人创造的,而是依靠诗人、艺术家通过神话传说的形式发展起来的。这种神话故事的神灵观念称为古希腊城邦时代宗教的核心,并为古希腊宗教确立了一个神灵观念信仰体系,祂们早在迈锡尼时代就已经被北方人带到希腊大地上,与本土神明或者从南方传来的更古老的神明相互融合。
这种融合也使奥林匹斯神族的范围不断扩大。举例来说,农神德墨忒尔就是从古老的对万物生长发育的崇拜中发展而来的,最后被融入奥林匹斯宗教。北方人崇尚武力,古希腊人从北方带来的神通常是喜爱打仗、崇尚征服的神。由此可以证明,奥林匹斯宗教本身就是南北方诸神融合的产物。在这种融合稳定之后,融合后的宗教对希腊本土及各个城邦的人民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通过游吟传唱的方式,将神和英雄的故事传给后来一代代希腊人,所以荷马、赫西俄德等人虽然生活在“黑暗时代”,但他们整理的关于神、关于英雄的故事,对后来古希腊城邦的出现,尤其是对古希腊宗教文化的建立都起到了奠基作用。
- 神秘主义宗教崇拜
与希腊社会精英崇拜的奥林匹斯宗教,以及民间百姓崇拜的古老的神祇并行的,还有一种源自埃及和亚洲的宗教,即神秘主义宗教,这种宗教大约盛行于荷马之后的时代。在伯里克利的开明时代,希腊宗教中最为活跃和繁盛的部分,就是盛行于民间的各种宗教秘密活动。通过这些仪式展示某种神圣的象征,并且只有经过正式仪式引进的人,才有资格参加祭拜。这种秘密仪式通常以一种半戏剧的形式进行,以纪念某个神灵受苦、死亡和复活的过程,同时还会向正式信徒许诺个人的不死或永生。

以酒神崇拜为例,狄奥尼索斯出现的地方总是伴随着疯狂、苦难和死亡,疯狂通常是酒精令人迷醉的结果,而苦难和死亡则属于古代社会农业祭祀仪式中要呈现的一部分内容。在神话中,狄奥尼索斯出生后,宙斯让赫尔墨斯将他送到尼萨山上,由山上的仙女抚养,后被赫拉所害。有的版本说赫拉唆使泰坦神将幼小的狄奥尼索斯撕碎并吃掉,后来在宙斯的干预下,狄奥尼索斯才得以复活;有的版本说,狄奥尼索斯被害后,宙斯将他的心与灵魂重新投生到母亲塞墨勒斯体内,让他得以重生。无论在哪个版本中,狄奥尼索斯都经历了死而复生的苦难历程,而这才是他引起人们的同情和推崇的关键原因。所以民间经常举办一些祭拜狄奥尼索斯的秘密仪式,这一仪式被称为酒神秘祭。
在古希腊,妇女是没有政治地位的,因此,在一些公共宗教祭祀活动中,妇女都被排除在外。但在民间粗犷的酒神祭祀仪式中,最初的主要参与者是妇女,后来男性才开始参与其中。仪式开始之后,大家会成群结队地来到荒郊野外,模仿酒神狄奥尼索斯的样子,身披山羊皮,挥舞着缠蔓藤条的木棍,在葡萄酒的刺激下,陷入狂欢迷醉,模仿酒神受难与重生的过程。这种迷狂自然被正统宗教的主流社会所排斥,以至于他们认为这是疯狂的邪教,因此极力禁止,而结果却越禁越烈。到公元6世纪,雅典僭主庇西特拉图统治时期,民间对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崇拜已经达到了史无前例的程度。于是庇西特拉图发布政令,将酒神祭祀变成了官方的正式的祭祀活动,并演变为隆重的祭祀仪式——大酒神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