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ST开发新型水凝胶给药系统治疗视网膜疾病
李汉秀
出版日期:2024.01.22
韩国科学技术研究所(KIST)的一个研究小组与首尔国立大学(SNU),庆熙大学合作开发了一种新的药物输送系统,可以更好地治疗视网膜疾病。
视网膜疾病,如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和视网膜色素变性,对视力构成严重威胁,往往导致失明。
A.炎症反应性水凝胶通过交联与透明质酸和组织蛋白酶可裂解交联剂的叠氮化物结合的DBCO而形成。
B.含有EZH2抑制剂的水凝胶对视网膜炎症疾病中过表达的组织蛋白酶的反应;并通过从水凝胶中疾病依赖性释放EZH2抑制剂来抑制炎症。
这些由视网膜感光细胞损伤引起的疾病很难有效治疗。到目前为止,最好的治疗方法是频繁地将消炎药直接注射到眼睛里,这个过程既不方便也是暂时的。
KIST脑科学研究所Im Mae-soon教授、庆熙大学遗传和生物技术系Oh Seung-ja教授以及SNU应用生物工程系Lee Kang-won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利用一种抑制炎症因子EZH2的物质作为抗炎剂,提出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根据该团队的说法,这是第一次将通过触发感光细胞的炎症反应来加速视网膜变性的EZH2作为治疗目标。
在一项涉及视网膜变性大鼠的临床前研究中,注射这种抗炎药物减缓了疾病的进展。
此外,该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水凝胶,能够有效地将抗炎药物输送到炎症部位。
这种水凝胶旨在响应组织蛋白酶等在炎症疾病中过度表达的酶而缓慢降解,当注射到视网膜变性大鼠体内时,成功地将视网膜中的炎症水平降低了6.1%。
它还证明了对感光细胞的保护作用,与对照组相比,视力损失减少了四倍。
这种新型水凝胶的一个关键特征是其透明质酸基,类似于眼睛的玻璃体。
研究小组强调,这允许根据单个患者的视网膜炎症水平调整药物降解率,从而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复注射的需求,这可以大大减轻因视力丧失而出现行动不便问题的患者的经济和安全负担,并减少早期患者的医院就诊频率。
Im教授说:“我们打算通过数据驱动定制药物和水凝胶的数量和治疗周期,以及评估药物输送系统的长期稳定性来进一步完善这项技术。”
Oh教授还表示,“我们的下一步是通过研究与这些疾病有关的各种炎症和其他因素,探索这种反应性药物递送系统在视网膜变性以外的更广泛眼科疾病中的应用。”
研究结果发表在《npj 再生医学》上。
https://www.koreabiomed.com/news/articleView.html?idxno=23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