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县衙署门厅的营造尺与举架小考
*本文没有阅读相关文献资料进行佐证,仅从实物考观察现象,是一次尝试,仅为个人研究方向的一家之言。


概况名片
【名称】:甘泉县衙署门厅
【位置】: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
【文保】:市
【时代】:同治八年1869
【类型】:宫廷衙署
坐北朝南,现存一进。面阔三间,进深四界,脊柱前后双步。明间3.555m、次间3.2m,前双步1.99m、后双步2.014m。前檐柱3.807m,檩下皮4.294m。脊檩下皮5.64m。
按照李浈等人的近代营造尺表,与前例推算同区域清初后期愿生寺楠木厅的营造尺可得扬州城内可取的营造尺区域可以参照苏南浙北区域,故而可得当县衙署门厅营造尺在284.5时,面阔与开间的设计尺度分别为明12.5尺、次11.25尺,次占明为0.9;前后双步各7尺,则总面阔35尺、进深14尺,比值2.5。前檐柱比明间为1.07。
由此可得前檐檩到双步川檩、双步川檩到脊檩的举高尺度与系数,当营造尺为284.5时,理想的设计举高尺度均为2.375尺,举高系数同为6.75。
提栈6.75算在清末法原理论盛行的苏南地区明显是超出了太多,观察下图的前檐外侧空间会发现十分屋面陡峭,但想来建造官厅应该也不会是乡野凡手,故而这个比例是否有其他原因?观察整体屋面举屋系数可得33.62%,可能是为了官式的1/3角度考虑设计的?
此外,在验算前例愿生寺楠木厅与同地的阮元家庙及宅第时发现似乎扬州清代城内流行举高系数0.25的可能,并非偶见而是实例运用于这三处清初后期、清中中期、清末初期的古建中,极大丰富了法原理论。因原典中多数为规范的系数,在举例图示中凡遇到0.75算均进一位,但以进深复验举高,明显整数、对半都有一定程度数值的相差情况,而1/4却正好能最大程度的接近现实中实际举高尺度,故而可能并非是张志刚先生认为的“局部变通”。
另外,考虑到扬州与营造尺320的江苏北部地域接近,若以“淮尺”尺系主要范围内的329-333.8考虑,则当营造尺为333.5时,以上数据的设计尺度同样也合乎对分制,甚至举高尺度上更干净,合乎整尺,均为2尺。
【不足之处与检讨】
本文在营造尺的选择上没有做吴尺、浙尺、沪尺、淮尺,甚至是官尺的尺系定论,而实际中各种尺系也存在不同的偏差,故而有待将来案例更全面才能做客官全面的总结。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观察均建立在同治八年彻底重建的基础上,即地盘也并非原来尺度的情况下。
由于只是简单测量,故而升斗与栱的尺度并未获得,所以以上观点都是一种猜想。同时以上诸多验算并未考量吉尺压白的可能。
期待本次观察能给将来带来更多启发。



【主要参考资料】
营造法原
淮尺考-兼论中国古代俗间尺的源流及变迁
苏台栖乌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汉熹平石经 | 上海博物馆藏 周易残石其一 (17人喜欢)
- 苏州博物馆 | 宋绫本范纯仁告身卷 (18人喜欢)
- 水神、龙属与木头 | 小说探源习作 (39人喜欢)
- 读东山西坞《刘公猛将神祠记》 (20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