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哥大时光 Day 7 Part 2
早上坐电梯时,遇到有其他的酒店住宿客人问我们这是上去的还是下去的电梯。温德姆酒店的客流量还是很大的,电梯里总能看到形形色色的人。有小伙伴告诉我某天这里来了一些青少年足球队的队员和教练。正因为住宿客人很多,我第一天问有没有其他房间时,前台告诉我要一周后才能帮我看看。
每天早上9点半左右的样子,一位小伙伴都要去我们这儿的Oma咖啡店买咖啡。我基本每天都会跟他去看看,一来透透风,二来四处看看,看看柜台和人,长长见识。在我们这里,Oma有两家,我们去的这家品类比另一家稍多些。今天玻璃柜台里有淋着巧克力的可颂,巨型蝴蝶酥(对,他们也有蝴蝶酥,而且跟国内的长得一模一样,就是不知道味道一样否),曲奇饼干(看样子一半是巧克力的黑色,另一半就算曲奇的米白色),三明治,还有一种很像毛毛虫的一节节身体造型的面包。摆在最底层的一瓶瓶可能是饮料,但不知道具体是什么,名字叫kumiss,也许是酒精饮料。Oma也是哥伦比亚有名的几家咖啡品牌之一了,但是咖啡价格很亲民,起码跟我们国内比,那是很划算的。我看了一下,最贵的咖啡是大杯的摩卡,也就8200比索,相当于人民币14.76(按照2024年1月22日的汇率算的话)。我基本只看不买,因为我们酒店每天都能喝到咖啡,我就算买了一杯的量,可能下班前还不一定能喝完。不过,今天我注意到价目表上的macchiato,价格4400比索(按照2024年1月22日的汇率为人民币7.92元),虽然没有买中杯大杯那么划算,但是我能很快喝完呀,而且我现在手上有现金了,可以买点东西换些零钱(因为当时换来的钱都是像50000,100000这样的大的整数)。所以我就买了一杯打算尝尝味道。虽然2012年我在新西兰当过咖啡师,但很多咖啡知识我都忘了。当这一杯可爱的macchiato出现在我面前时,我真的超级兴奋的!它就像一个戴着可爱白帽子的小蘑菇,因为表面是牛奶沫。我给它在阴影处和阳光下都拍了照,过了一会儿,它的“小帽子”瘪了一点,我才发现“帽子”的一点边缘有些咖啡的棕色。杯子上是一位手拿冒着热气的咖啡的人,旁边用西班牙语写着“mi café de toda la vida",英文就是My lifelong coffee的意思(陪伴我一生的咖啡)。
据说,疫情后我们这办公楼的卫生间都改成了自动门,门口一个小手的标志,写着“auto door, wave to open”,另一个标志用西班牙语写着"sensor puerta”, 也就是手在感应器前晃一晃就可以开门。我这几天还在认哥伦比亚的钱币,今天仔细看了5000比索的纸币。因为哥伦比亚钱币的数目巨大,所以5000只会将5印得很大,后面三个零则用西班牙语的mil(也就是1000的意思)来标注,所以乍一看很像5块钱,其实也跟我们5块钱的概念差不多。
每天中午食堂都会贴出今日的餐食内容(el chef suqiere para hoy,英文则是the chef suggests for today,中文的意思是“大厨的今日推荐”),包括套餐和比较贵的餐食。套餐的价格是15300比索(按照2024年1月22日的汇率为人民币27.54元),包含主食、肉食、沙拉(有时是蔬菜水果沙拉)、汤和果汁,有时候会有甜点。今天因为是情人节,所以甜点是表面有有爱心形状巧克力蛋糕。所以吃套餐很管饱,但就是我们都吃不惯当地食物,尤其是米饭的味道,跟国内的很不一样,偏硬且粒粒分开,就算是炒饭也是不入味的,所以米饭类我基本不点。今儿有粉红色的土豆泥,还挺新奇的,我就把这当主食,果汁有jugo de fresa sin azucar (这里的sin就是没有的意思,即不加糖的草莓汁)和jugo de haracuyon?(这个拼写不是很确定)-naranja con azucar(加糖的橙汁)。基本每天都有一个加糖和一个不加糖的选择,也许是比较方便想要减糖的人吧,挺周到的。今儿的肉类是烤制的牛肉,我最喜欢的还是鸡腿,不过一般就算有,也只是一周一次而已。我吃不惯沙拉酱,所以每次我让食堂阿姨给我沙拉时我都不会让她们给我放酱。食堂里有自助的辣酱和甜辣酱,我拿好所有食物后会加辣酱和盐,因为哥伦比亚的食物总体来说偏淡,对于我这个喜欢重口味的人来说,咸度完全不够。每天我们到了食堂后先排队,最先经过的是比较贵的食物的窗口,通常是炸薯条和汉堡,美式食物为主,价格在22000到35000比索左右,大概就是40块人民币以上。我有一次没搞清楚状况点了一个贵的主食,又加了便宜套餐里的东西,最后花费就到了22500比索左右。本来我以为只要点了便宜套餐里的主食就付全价,后来我才知道原来少点一个汤就能省些钱。经过几天的实践,我发现食堂里无论什么汤都不怎么好喝,我之后便果断放弃了汤,这样套餐大概14000不到,又省钱又能吃饱。有时候每日套餐的甜食不是像蛋糕一样的甜点,而是包装的小零食,那么在付钱的时候,食堂阿姨就会把零食顺便放在你的餐盘里。有一次食堂来了位新人给我算错了钱,我跟不会英语的她沟通了好一会儿,最后多亏了那位老道的算账阿姨帮我又算了一遍,给我把多收的钱退给了我。因为我们是一群中国人一起来的,食堂员工见了我们几天也知道了我们。我第一次点菜时遇到了些问题,主要食堂工作人员基本不懂英语,后来靠着我后面的小伙伴用西班牙语帮我解释才成功点餐。这之后的一次,我就直接用手指,省事又方便,我也尝试过用自己能听到的声音小声说我知道的食物的单词,比如pollo就是鸡肉的意思,同时加上用手指,这样既练习了单词,也成功点了餐。吃到现在,我们大家最爱的是鸡腿和意大利面的搭配,每天都有小伙伴趁着上厕所时顺便看一眼菜单,如果有,就会提前通知其他人今天有好菜。有时候,过了饭点也可以去食堂单买剩下的菜,不过如果要买鸡腿的话,还是要趁早,毕竟这是枪手菜。
下午下班后,有个小伙伴说自己想吃炸薯条了,打算到酒店后去我们楼下汉堡店El Corral买点吃。因为这里治安不太好,我们平时一个人出门也不方便,我想这不正好我可以跟这个小伙伴去这店里看看嘛,哪怕就在楼下也是逛嘛,于是就跟她一起去。我们楼下的小广场四周基本都是餐厅,因而也吸引了一些鸽子来觅食。
店里也有分类垃圾桶,一个放置液体,一个放可回收垃圾还有一个是放残余食物的。炸薯条做好时,我的小伙伴想问他们能否给打包,这时我的翻译软件就派上用场了,我马上打开手机给他们看我翻译好的话,所以这次我也算学了新知识,知道了外带的单词是发llevar这个音。
傍晚有一些小伙伴想去超市,去之前我把自己的各个证件、哥伦比亚签证(其实是电子签证,不过我给打印了好几份备用)、新旧护照还有现金放在床上拍了照,以防以后要用,然后带着钱就出发去超市。我们出发时时下午5点04分,天还亮着。路边的树在阳光下显得特别美,呈现出不同层次的绿。也许是因为这里出门不方便,我只要能看到风景都觉得好感恩呐,就像在如饥似渴地吸取养分一般,毕竟来一次南美洲难得嘛。
我们去的超市叫Exito,我逛了一圈发现衣服、拖鞋之类的也不便宜,跟国内差不多,有些甚至还要贵。我唯一能确定的比国内便宜的有薯片和茶包,一包105克的薯片售价5770比索左右(2024年1月22日的汇率来算,大约合人民币10.38元,但是按照2023年1月时的汇率差不多只有人民币8.36元),茶包每小包15克共20包的那种也只有2999比索而已(在放置这些茶的货架上就标着西语precio insuperable,英语是unbeatable price的意思,中文则是最优价格之意)。不过,水果风味的茶会贵些,大概11800比索到12400比索(2024年1月22日的汇率来算,大约人民币21.24元到22.3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