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译文
国君的地位高于臣子,都是形势使然。如果国君失势就会导致大权旁落。所以说天子如果不干人事的话,诸侯的地位就会上升。诸侯如果不干人事的话,那么大夫的地位就会上升。如果大夫也不干人事的话,那么老百姓的地位就会上升了。按这个道理来说,如果上层人士没有做错什么而导致下层百姓推翻统治的事,从来没有过。孔子说:“如果不是夏朝廷天天胡搞瞎搞,也不会有商朝的兴盛。如果不是商朝廷天天胡搞,也不会有周朝的兴盛。正是因为周朝廷天天胡搞,所以开启了春秋。也正是春秋时代的开启,说明周朝已经完结了。所以说上下异位就好比水火相互克制一样。所以当国君的一定要注意哪些继续自己势力的大臣。大臣私人的势力大了就会损害国家的利益。国君如果不注意这样的事,那么国家就非常危险了。”管子说:“权不两错,政不二门”。所以说如果小腿骨比大腿骨大了以后就难以行走,手指比胳膊还要长的话使用起来就非常困难。根本小枝末太大,根本就没办法正常运作。
02
原文
尊君卑臣者,以势使之也。夫势失则权倾,故天子失道,则诸侯尊矣;诸侯失政,则大夫起矣;大夫失官,则庶人兴矣。由是观之,上不失而下得者,未尝有也。孔子曰:“夏道不亡,商德不作;商德不亡,周德不作;周德不亡,春秋不作;春秋作而后君子知周道亡也。故上下相亏也,犹水火之相灭也,人君不可不察而大盛其臣下,此私门盛而公家毁也,人君不察焉,则国家危殆矣。”筦子曰:“权不两错,政不二门。”故曰:胫大于股者难以步,指大于臂者难以把,本小末大,不能相使也。
03
补
筦子:即管仲,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春秋时期齐国相国,辅佐齐桓公称霸。
04
感
这一片讲的就是权力的崩坏是自上而下的。就是上层已经烂了,下层才有了其他的想法。我知道一句话充分的论述了这个道理,叫“问题出在前三排,根子烂在主席台”,意思就是一切问题都是领导的,大领导和小领导的。其实这个道理还是非常先进的,领导们如果真的能够明白这个道理,确实能够避开很多麻烦。其实我们的历史就是这样,上层先行崩溃,下层有重新洗牌的需求。历史上的所谓的乱臣贼子,大部分都是因为上层不太行了。比如前几天讲过的崔杼杀齐庄公,大家都认为齐庄公活该被杀,没人同情他。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微信号 : zhinangzhin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