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会不能停》,好看!
今天我和一个朋友聊天。她不在大厂,但是工作原因,天天和大厂的人打交道。我和她说周末我去看了电影《年会不能停》,好看,快去看!
她问为啥好看,我说过于真实!
所以电影结束后,银幕上打出来这么一行字的时候,观众都笑了:本故事纯属戏谑,如有雷同,请谨慎对待。
笑的原因当然是:你可真是我们打工人的嘴替啊!

以下内容剧透
电影的主人公,胡建林,四十岁,是众和集团下面一个工厂里的钳工。他从毕业就进了这家厂,兢兢业业干了这么多年,仍然是个钳工。但是偶然的机会,他阴差阳错被错调进了集团总部人力资源部,钳工胡师傅,变成了John胡,从工厂到大厂开启了职场新生活。



开始胡建林也不知道为啥他会被调进总部,他除了钳工的活儿其他啥也不会啊。进到了光鲜亮丽高大上的总部办公楼,他甚至连周围人的谈话都听不懂:先把颗粒度对齐一下,形成一个垂直矩阵,打通底层逻辑,人员结构优化。。。
到了晚上,他看到公司里灯火辉煌大家都在加班,还傻乎乎地问负责他工作的HR(也就是马杰):不是八小时工作制吗?HR淡定地说:大家都是自愿加班,绝对没有人强迫,加班是彰显工作态度的一种方式,对外也得这么说!
由于他啥都不懂,于是不按常理出牌,又在一系列阴差阳错中连升三级。正赶上众和集团高层内斗,打着降本增效的旗号,制定了一个名叫“广进”的裁员计划,为啥叫广进?财源(裁员)广进嘛。
胡师傅,哦不,John胡,听老板说有人因为要被优化而闹事,主动请缨要和被优化的员工谈判。于是,本来因为35岁年龄大而要被裁掉的资深工程师,因为胡建林对优化的一番理解,变成了加薪百分之十。因为在他的理解里,优化,不是个好词吗?当然是因为工作好而加薪,怎么会是被公司开了呢?
虽然胡建林是这部电影的主角,他串起了整个剧情的发展。大鹏扮演的倒也中规中矩,符合预期,但是毕竟这个角色的经历距离现实生活太远,剧里的另一个角色,才是让职场人最能共情的人,那就是白客扮演的马杰。


马杰,公司内英文magic,HR部门最基层员工,简直就像是现实中的腌入味的大厂底层员工。
为了保住工作,看着领导眼色,心里盘算着自己的小九九,每天倒也是兢兢业业的在干活,有时候受气包的表情,他把大厂社畜演的好像他真的就在大厂干了好多年的样子,我都怀疑他是不是去体验过真实的大厂生活了(当然没有)。
虽然是底层员工一个,他阴差阳错成了胡建林的上司,后来又阴差阳错成了胡建林的下属。我对他两场戏印象深刻。一场是天台那里。胡建林为了保住自己原来的厂子不被关掉,要去给高层揭发问题,这样势必就会让马杰丢了工作。
因此马杰抢了揭发资料站在天台上,终于来了场小爆发:“我也委屈,我也有家人,我没了工作,我家人怎么办?工作是我兢兢业业干的,但是人家比咱们会汇报,功劳就是人家的。”
马杰说这话的表情简直了,那种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在大厂里小心翼翼当螺丝钉的委屈劲儿,让这部喜剧电影看得有点心酸。
还有一段,是他们参加公司聚会。为了不让领导对组里的外包姑娘骚扰,马杰和胡建林陪领导喝酒喝多了,然后在没其他人的地方,马杰借着酒劲,故作潇洒,大声念道:走出公司门,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据说这段是白客的临场发挥,这就是一个在大厂压抑了多年求生存的打工人偶尔的宣泄,第二天,他照例成为小心翼翼加班加点干活的magic马。
不得不说,白客演的社畜形象真是太真实了。他已经不是年轻刚入职场的小白,年龄到了,也担心自己被裁掉。他这个年龄,可能已经成了家,有了娃,贷款买了房,还有老人要赡养。工作中的辛苦和无奈,加上对未来的担忧,是很多现实中职场打工人的样子。


除了四十多的胡建林,三十多岁的马杰,电影里年会三人组的另一个角色,就是二十多岁的女生潘妮。她是众和集团总部的人力部门外包,用她的话说,干了三年又三年,脏活累活全她干,但是任何功劳都没她,公司就是不给她转正。
潘妮在公司英文penny,不懂英语的胡建林,认真地记下了她的英文名字:叛逆。这个谐音用的好,电影里有一个情节,特别能说明潘妮这一代部分年轻人对“奋斗”的看法。那她看到同事的本子上写了一句话:将来的你肯定会感谢现在辛苦奋斗的自己。
她撇撇嘴,很不屑地说:现在谁还相信这种没用的鸡汤啊?
潘妮的想法也代表了现在很多年轻人的想法。我的前公司曾经有一个项目,人员搭配是这样,几个三四十岁资深研发工程师带着十几个刚入职场的年轻人一起干。由于项目确实比预估的困难,加了几个月班后,年轻工程师们不干了,集体罢工,理由是:公司让加班就是PUA他们!
而那些兢兢业业辛苦加班的资深工程师,则毫无怨言。到了后来,项目没做完,罢工的年轻工程师们,陆续都辞职了,十几个人就剩下一个沉默寡言的小伙子硬撑着。
后来,有次我和这个项目的资深leader聊这个事情,他说现在的很多小孩吃不了苦,他们有退路,一个人吃饱全家不愁。我们这个年龄的人这么卑微地加班给公司打工,还不是家里有房贷,还不是有老人有孩子要养。
你看,这不就是生活中的马杰和潘妮吗?


为了让看电影的打工人稍微那么轻松点,最后给了一点理想主义的结局,显得有点科幻。年会中三个人的激情Rap让集团董事长了解了内情,宣布重新考虑裁员计划。
胡建林的工厂最后保住了,他还被任命为工厂的副厂长。
马杰也保住了工作,还晋升成了人力资源部的小主管,养家糊口是没问题了,就是主管会比螺丝钉更好干吗?
潘妮也终于被转正了。但是转正了又怎么样?她已经厌倦了大厂的工作,一封辞职信交出去,追逐自己的唱歌梦去了。
但是,电影里的故事是发生在2019年,现实中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疫情到现在,大厂的广进计划可一直都没停。所以,这部分的颗粒度,还是没和大厂对齐啊!
最后还是要推荐下这个电影,确实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