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三日游流水账
Day0
去海南逛逛的念想已经萌生了一段时间了,但没有具体的实施计划。这次要连休三天调休假,借着冲动买好了一张去湛江的高铁票,然后搜索从湛江去海口的方法。最终,在湛江西站,乘坐一辆小型巴士小汽车到了中国大陆最南端的徐闻港北港码头,再乘坐轮船到达了海口北港码头。
这段时间一直处在一种比较焦虑失神的心态中,自是有心事,但是难以道明,落实好的海口之旅的计划也没有为我增添多少喜乐。不过,从高铁启动,我开始凝望车窗外飞驰而过的乡野景色时,一种充实感在一定程度上抚慰了我,忧郁的情绪是甩不脱的,但可以与之相处得舒服些。
去码头的巴士下午3点半出发,6点钟到达,我依旧靠窗而坐,看着夕阳之晖慢慢铺展。到了码头,买了船票,在人多声嘈的候船大厅等到7点,终于登船了。一条和一栋楼房差不多大的轮船,冷不丁让我想起泰坦尼克号,但是豪华程度有所欠缺,舱室就像旧式火车站的诺大的候车厅,成排的座位,数百人坐着、躺着,或者来回转悠。
甲板上有一群人,在凌风中眺望远海和天空,我也是其中之一。落海的晚阳用最后一丝光芒给琼州海峡的天空染出一片霞色,这色泽也淡淡地沾在海面上,广阔而萧索,这片海天交融的景致把浓郁的愁醉之意注进了观客们的心扉。我适时地把播放器里的歌切换到了深山乐队的“长涂岛”:梦见孤岛,沉睡海上,汽笛与风帆,灯塔和浊浪。我觉得这首歌的意境精准地对应于所有南国的有着浓烈海风和稀疏光火的海湾和孤岛。汽笛声鸣起,轮船开航了。

海风在渐深的夜幕中劲头越来越足,我立在轮船甲板边上的栏杆旁,感受着风窜进衣筒、袭过脸庞的感觉,宛如大自然的臂膀送来的坚实触抚,非常治愈。船东侧的风势大得多,让人站立不稳,禁不住打寒颤。汹涌的浪涛在船底翻滚着,在船体发出的光亮下呈出张牙舞爪的白线。再远处,船光照不到的地方,是浩瀚的黑暗和沉寂。
一个多小时后,到达海口北港。离船,离开码头,我走在一条遍布重型卡车和机械的荒凉大路上,感觉像是置身于宇宙边缘某片工业化星墟里。又饿又累,走进一片住宅区,想在此地找个落脚处,却不甘忍受这里的荒寂,就耐着性子一直走到了海口火车站。挺奇怪,时间也不算晚,晚九点左右,诺大的火车站空荡荡的,没什么人,荒星中转站的模样。

先前百度了一下,海口繁华一些的区域在哪,回答是龙华区和美兰区。我就在火车站搭乘了一辆开往这两个区的公交车,一个小时后,在灯繁人喧的海口钟楼下了车。没想到,这里就是海口闻名的骑楼老街。我走进老街,赏析了片刻夜色下的古朴又新颖的楼宇和店面,然后赶紧觅食。发着彩光的文昌鸡招牌让我口水直泌,可恨我牙不好,在一家挺气派的馆子只点了一盘茄子炒豆角。
就近找了一家酒店入住。太困,没有熬夜,一觉睡了过去。
Day1
早晨醒来,一股积极的驱动力把我从赖床的恶念中拯救了出来,催我出了门。我在骑楼老街随意溜达,溜进了天后宫。这个宫庙是为纪念妈祖而修建的,妈祖是宋时一位福建女子,天资聪颖,行善济世,逝后亦保佑世民。天后宫不算大,但是神像威立、香火扑鼻、灯彩斑斓、赏拜的游客络绎不绝。
不经意间,走进了热热闹闹的露天菜市场。菜市场对我来说有一种难以解释的吸引力,这里接的地气,是那种最真实的人间烟火气。在一家小店吃了早餐,一碗汤面,量不小,煮有猪肚、瘦肉、扇贝,食材新鲜,十块钱一碗。但好像不太对我胃口,我还是努力把面吃净了,以表示认可。
闲逛之际,一位约莫六十多岁的阿姨过来问我路,问执法队在哪里。我打开地图帮她搜,地图显示八百多米外有一个海口龙华区执法中队。我给阿姨比划了一阵怎么走,她听得懵懵懂懂,社恐的我鼓起勇气,决定带阿姨走过去。路上,阿姨说她是陕西人,自己手工制作了一些工艺品,就是用树叶编织的动物小饰件,在老街摆摊子卖,一个月前她的物品被执法队收走了,她想拿回自己的东西,但是一直不知道执法队在哪里。我有点唏嘘,尽管是照章办事,可执法队收走的是老人亲手编织的物品,不知他们会不会产生一丝恻隐心。
到了龙华区执法中队,阿姨和工作人员一番沟通后,我才整明白,老街处于龙华区和美兰区的交界处,阿姨的东西是被美兰区执法队收走的。我在地图上搜索美兰区执法队,有好几个,都在几公里外,我问工作人员是否有美兰区执法队的联系方式,他们说没有,建议我拨打12345咨询。我打了12345,对方查了半天,无果,让我拨打114咨询。
我留了阿姨的手机号码,我给她说我会帮她查美兰区执法队的联系方式,有消息了会告诉她。就此别过,阿姨不停地夸我“好人呐”,社恐的我佯装没听见,速速离去了。
反正我也是瞎转悠,就解锁了一辆小黄车,照着地图上显示的最近的一家美兰区执法队骑过去,想去现场问清楚阿姨的事。到了后发现,这地儿压根没有执法队,问人也不知。一恼之下,我又去了几公里外的另一家美兰区执法队。工作人员挺热情,解释说他们队不负责管理摆摊经营,又说美兰区执法队有好几家,得看回当时执法队给当事人开具的罚单,单子上有地址。这倒提醒了我,我给阿姨发短信,问她手头有没有罚单,可阿姨说执法队没有给她开罚单。我有些躁,这事先放一边,不管了。
中午下起了瓢泼冷雨,气温也被雨水冲得陡降,我被淋得大湿,身穿一件短袖T恤的我瑟瑟发抖。坐公交车回来,下车避了半天雨,躲进麦当劳吃了汉堡当午餐。耶,从小学课本里就恋上的心之神往的温热宜人海南岛,在我有生之年第一次来访的时候,竟给我留下了天寒地冻的印象,怪我咯。回房脱了湿衣湿鞋,晾了起来,冲了个热水澡,暖暖身,躺平了一阵。
下午的出行很明确,沿人民大道步行北上,穿过白沙门公园,去白沙门沙滩看海。这一路温低风大,我得把我的一半感官拿出来和寒冷做斗争。到达海边时,我就被折服了,海浪不息地翻滚着,从远处奔腾过来,撞向海滩的礁石,其气势超越了我在广东省见到的任何海域。海平面已不是平的,激荡的浪涛把平面掀成了弧面,对面相距二十余公里的广东徐闻岛在茫茫水气中不可见,仿佛遥不可及。视线里,一个厚衣裹身的人在海边遛狗。

我不想靠近海水,只要身上沾一点水就觉得身心彻寒,可我居然看到,有一个人跳海了。他迎着风浪,醋溜一下窜进了海里,向着广阔寒冷得令人窒息的远处游去。海滩上四处立着印有“禁止游泳”的牌子,况且是这种寒天,我一度怀疑那人是不是在寻短见。我观察了他好久,他的脑袋像小黑点一样在海面一浮一缩,似乎还在远去。我想,也许正是这样的极端天气,催生了他的极端斗志吧。
苍茫的海天,深暗的海滩,阴寒的天气,零星的人影,眼下这片海的景象定会让我长久不忘。我喜欢它给我带来的体感上的不舒适,这样的不舒适让我的心理感到十分舒适。
步行回屋,路过一条小吃街,我在一个摊子上点了一份炸地瓜,在另一个摊子上要了一个煎饼果子。地瓜非常甜,而那个煎饼果子非常大,是深圳煎饼果子的两倍那么大。我穿着短袖T恤,在阴冷的街上落魄地啃起煎饼果子的时候,它的最大作用不是裹腹,而是传递温暖。又路过一家“柿里”糖水店,进门喝了一碗滚烫的雪梨糖水,啊,生活真美。
站在人民桥上,眺望迷蒙夜色中的海甸溪、钟楼,更远处的大厦,宛如黑色幕布上嵌着一幅别致的迷彩图。

这一路,约莫有十个人问我:不冷吗?海口也是社牛人的汇聚地啊。我想通了,明天扛不住的话,就买个大衣,关键时候,风度是可以给温度让步的。
Day2
九点多醒来,赖床,突然想起还没帮昨天在菜市场遇到的阿姨联系到执法队,心里咯噔一下。我鬼使神差地问了一下“文心一言”,这款AI竟然准确地告诉了我美兰区执法总队的电话号码。我打过去,向对方详述了事情的经过,总队给了我相关区域支队的电话,我再打过去,核实了事件,最终确认了地址。我兴奋地把目标支队的地址和电话发给了阿姨。
出门后,冷空气无情地一袭,第一反应是务必买一件外套。我走进街边一家衣店,两位店员热情地向我推荐起了衣服,社恐的我不敢停留太久,草草选了一件衣服买单了。就记得店员问我:怎么没有外套?我说:我来海口玩,没带外套,店员问:你来玩怎么不看天气预报?我故作夸张地问:来海南居然还要看天气预报?不都是四季如夏吗?买完外套,又有点后悔,感觉好像买得有点厚,只希望海口的温度能降得再低一些。
接下来,我又仔细地逛了一遍菜市场,把它当成一处必须打卡的景点,抓拍了很多照片。绿油油的菜、鲜鲜的肉、奇奇怪怪的鱼、各种各样的特产,烟雨摩梭,人来人往,治愈内心的属性非常强。直至我看到菜市场尽头耸立的高大牌坊,我才知此处是“东门市场”。我在一个陈旧杂乱的小食馆里吃了一碗馄饨。我还专门去阿姨要去的目标执法队踩了点,把地点拍照发给了她。

中午吃肯德基的炸鸡饭,边吃边计划下午去靠海的拾贝公园。回住处歇息了一阵再出来,等公交的时候,冷雨如藕丝般连延,我觉得此情此景下听Lake of Tears的“So Fell Autumn Rain”再适宜不过,可惜我的播放器里没有,我就听起了October falls。冷风灌进我脖颈的时候,我终于为自己买了一件比较厚的外套而窃喜。
拾贝公园是一个非常精致可爱的袖珍型公园,一片草地、一座瞭海的小塔桥、一条白色走廊、一排“把大海装进眼睛里”的字牌、一些适合打卡的文艺型设施,例如海岸的椅子、时尚的模型车、躺平的毛绒熊等。你可以想象夏日晴天的时候,人们在这里乘着海风映着碧空游玩嬉戏的场景,只是此时的阴寒天,让拾贝公园原本的样貌全然体现不出来。

我沿着公园外侧的堤坝走了走,海风吹得我脑壳发痛,浪声在我耳里响彻,几分无助感和恐惧感油然泛起。我蹲下身,望着肆意翻滚、击打岸礁的海水,突然觉得:海并非一种自然现象,它是一个生命体,在地球大地上蠕动生长,只有更高级更宏大的神,才能看全大海的发肤、脉搏、命理。

坐公交返回,又走去了白沙门沙滩。昨天没穿外衣,冷得招架不住,在白沙门沙滩逛得匆忙,今日有了盔甲般的外衣护体,可以更从容地补逛一下。面朝冰寒的天空和大海,脑海里闪现的关键词是寥阔、萧瑟、孤独。沙滩上有一处商业圈空无一人,仿佛人们逃难去了,留下了七零八落的屋棚,有一棵小树兀自在一旁静立,把萧瑟、孤独的字眼儿演绎到了极致。

捱着严冷,沿着海线向东走了一阵,又踩了一阵单车,在白沙门公园入口附近的一家东北馆子吃了一份番茄炒蛋盖浇饭。继续行走,去海甸城游了一圈,驱了驱寒。天色已完全黑下来了,下一步计划是踩单车去世纪公园的云洞图书馆。
蜷着身子踩单车,不敢踩太快,以免被冷风折磨。街上同行的人不多,倒是很多外卖员开着电动车在我身边飞驰而过。
世纪公园,这个在地图上被标注为“本市景点第八名”的地方,在晚上八点的黄金时段,竟然几乎看不到人。我走向了云洞图书馆,这个造型独特的在小红书图片中总是沐浴在晚霞下的傍海图书馆,此时在我的眼里,像一只在黑暗海滩上搁浅的张着巨嘴的大鲨鱼,蛮酷的。我站在馆外,透过璃窗,打量着馆内的空间、书阁、楼阶、稀疏的读者,一股温馨的暖意从馆内飘出来,滋润着冷飒的外空。

一边在广场漫步,一边看模模糊糊的城市海景。走到世纪大桥下,乘电梯上了桥,这座在网上和绝美夕阳挂钩、靓得一览无余的大桥,那剧烈的风使我只在桥上驻足了几秒钟,连个留念的照都没拍,就慌慌地下桥了。突然想起张楚很久以前唱过的一首歌:“我的睫毛都快被吹掉了”。
坐公交回来,在一条稀稀寥寥的小吃街上吃了一碗臭豆腐,街上陈列着各式各样的卡通塑像。没吃饱,又去麦当劳甜品窗口点了一份冰淇淋,店员说第二份半价,我说两份我吃不完,店员说没关系,第二份可以寄存。

Day3
早九点,被一个电话吵醒,我前天晚上订了今晚六点半回深圳的机票,电话通知我,飞机延到八点半起飞。我莫名一阵高兴,在海口又可以多呆两小时了。终究没有敌过赖床的恶习,反正一直躺平,磨蹭到中午才起床出门,其间看了一阵随身携带的余华短篇小说。海口的友邻给我介绍了一家焖面店,我穿过众摊铺已接近打烊的东门市场,去寻这家店,到了后发现店门没开,再一看友邻发来的店面信息,已注明了只在晚上营业,大意了。
返回东门市场,在一家小店吃咸豆糕、喝红豆粥,味道一般吧。在一间特产店铺买了几袋椰子糖。然后去天后宫附近的工艺店转悠,买了一串贝壳手环、一袋贝壳饰品。
酒店规定最晚两点退房,我回屋收拾好东西,呆到了两点整,退房时,我把背包寄存在了酒店。一身轻捷,思考下午的时光去哪里玩。既想参观博物馆,又想再看看海,但是博物馆在东南,大海在北,无法兼得,斟酌之下我决定将博物馆弃之,继续沿海骑行。接下来两个多小时单车骑行的二十来公里行程,又成了我的一道难舍难忘的记忆。
奔在滨海大道上,经过几段平常的城市道路和杂乱的施工路段,到达了万绿园,再往前,经过秀英港码头,北面的大海一下子就显现在眼前,这是琼州海峡,仿佛壮阔浓白画卷一般出其不意地铺开。很宽坦畅意的沿海骑行道,我一边骑车一边侧头欣赏阔海之景,还时不时把车把放开,故作洒脱态。海景联动着心情,一种舒怡感大幅度地浸润着我,此时也算是人生为数不多的惬意一刻。
天气依旧冷得发青,海滩上的游客三三两两,很稀少,更多的是一些在海边施工或者清洁的工作人员。在西秀海滩公园见到了另一座粉色钟楼,孤伶而骄傲地被大海映衬着。
这三天以来,海口的景致在我心间赋上的色泽大体上是一种灰白。没有阳光的照耀,灰白的天空、灰白的大海、灰黄的沙滩、灰雾中的建筑。也许对于其他来海口旅游的人来说,如此阴寒的时景会让他们失望,他们更想见到蓝天白云、碧海晴滩,夏威夷海岛般的舒爽景象。但于我而言,我很庆幸自己拥有了这样一种与众人所知大相径庭的海南印象。
我一直觉得,不管是外界环境还是内心境域,那些孤冷色的、阴郁调的部分,会更容易让人感怀,在记忆里处在更深刻的位置。
我加起速来,想快些达到五源河湿地公园,那里有一棵海口闻名的孤独树。到达后,这片旷阔的沙海激起了我长久而浓烈的恋意,我真想在这里一直呆下去,去发呆去呼吸去冥想去幻想,把它的静美和壮阔深一些地安放在我的脑海里,可惜没太多时间了。
见到在五源河入海口处的乱石间扎下苍根、生出苍枝的孤独树时,我想白沙门沙滩的那棵孤树的孤独气质只能排名第二吧。树下立着一对情侣,在赏树拍照,他们看到我过来,很大度地走远了一些,给我留下了孤独树凄切立于天地间的镜头。此外,我还给我的小黄车拍了一张以苍茫天地为背景的靓照。


海口之旅到此就算结束了。之后我坐公交返回了骑楼老街,吃了一顿香喷喷的馄饨,去酒店取回了包。又去麦当劳,想把我昨日寄存的那一份冰淇淋取出来,但是不知为啥,麦当劳网不通,取不出来,罢了。晚上六点已过,离飞机起飞剩两小时多一点,我叫车去机场,好几分钟没有回应,我有点小紧张,不过最终叫到了车。
哎,出租车一个小时到机场,在机场候机一个小时,飞机从海口飞往深圳用时一小时,我在深圳机场乘地铁回家花了一小时。总之,四个小时后,我回到了深圳的家。
此次去海南,本打算除了海口,再逛逛三亚或者文昌,但是阴冷的天气阻止了我,本质上还是因为我懒。也好,其实海口已经足够我留步和流连了。比起去尽多的地方走马观花,我更喜欢在专一的地方逛得细致一些。
以后有机会再来海南吧,把每个城市都逛一遍。让我产生踏足每一个城市这种念想的,第一个是广东省,第二个就是海南。
到家时肚子饿了,想起前天晚上在海口人民大道上吃的香香甜甜的炸地瓜,就在深圳城中村的街边摊子上买了一份差不多的炸地瓜,可是油太大,甜度不够,吃几口就不想吃了。唉,我叹了一口气。
高莫障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废弃的楼,游荡的鬼 (7人喜欢)
- 午夜诡电 (2人喜欢)
- 和家人在深圳过年 (11人喜欢)
- 新年新气象,新计划 (14人喜欢)
- 2024年一些小众专辑小结(黑金为主,厄运/民谣为辅) (47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