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王繫年
王即位,不籍千畝。虢文公諫,王不聽。事見《史記·周本紀》、《國語·周語上》、清華簡《繫年》。
四年(公元前825年):
伐玁狁。事見集成04328不其簋。
五年(公元前824年):
伐玁狁。事見兮甲盤。
十二年(公元前 817 年),魯武公九年:
春,魯武公與長子括、少子戲來朝,王欲立戲為魯太子,樊仲山父諫,不聽,卒立之。事見《史記·周本紀》、《國語·周語上》。
夏,武公歸而卒,戲立,是為懿公。事見《史記·魯周公世家》、《國語·周語上》。
伐玁狁。事見虢季子白盤。
二十一年(公元 808 年),魯懿公九年:
魯懿公兄括之子伯御與魯人攻弒懿公,魯人立伯御為君。事見《史記·魯周公世家》、《國語·周語上》。
三十年(公元前 799 年):
有兔舞鎬。事見《竹書紀年》。
三十一年(公元前 798 年):
王遣兵伐太原戎,不克。事見《竹書紀年》。
三十二年(公元前 796 年):
王伐魯,誅伯御而立懿公弟稱,是為孝公。諸侯由是不睦于王。事見《史記·魯周公世家》、《竹書紀年》、《國語·周語上》。
三十三年(公元前 795 年):
幽王生,馬化為狐。事見《竹書紀年》、《搜神記》。
三十六年(公元前 792 年):
王伐條戎、奔戎,王師敗績。事見《竹書紀年》。
三十八年(公元前 791 年):
晉人敗北戎于汾隰,戎人滅姜侯之邑。事見《竹書紀年》。
三十九年(公元前 789 年):
王征申戎,破之。事見《竹書紀年》。
戰于千畝,王師敗績于姜氏之戎。事見《史記·魯周公世家》、《國語·周語上》、清華簡《系年》。【按:《史記·周本紀》、《國語·周語上》皆作“姜氏之戎”,清華簡《系年》云:“(宣王)立三十有九年,戎乃大敗周師于千畝。”竊疑《竹書紀年》所謂“申戎”即“姜氏之戎”,《左傳》:“初,鄭武公娶于申,曰武姜。”《國語·周語中》:“齊、許、申、呂由大姜。”《史記·齊太公世家》:“太公望呂尚者,東海上人。其先祖嘗為四嶽,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際封於呂,或封於申,姓姜氏。”皆可證明申國為姜氏之國。】
四十二年(公元前786年):
伐玁狁。事見□鼎。
四十六年(公元前 782 年):
王崩。子幽王立。事見《史記·周本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