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零诺》
熬夜把《零诺》看完了 感觉有非常多想写想说的话 总结核心下来就是想到16岁的时候看和现在看感受已经完全不同 关于女孩 小孩 女人的故事 从来没有停止过 而是因为这10年我没有停 我才知道这个故事不会停
最直接的其实是韦霖带来的感受 小的时候能代入能理解能投射这种横冲直撞履历漂亮的聪明小孩 但现在会想 再聪明再厉害的小孩总会遇到比自己聪明的人的 那一刻又会是什么样的呢
其实最开始读的时候touch到的一句话是说Ivy的 说她除了会学姜阑说话还会什么 她当然会很多 但就是没来由的对一些fake it的路径感到想笑 很多时候都是fake it 但是直到长出自我的那一刻 才会是真的被看到的那一刻
如果16岁的时候施谨就会是一种Role Model角色 那种老板需要什么数据线薄荷糖起子都在包里的故事 那种无法对爱和欲坦诚对虚伪平衡的微妙心态 那种实现问题的能力 也会觉得季夏很好 是那种会仰望的人 在心里面偷偷想一下自己要怎么成为这样的人 但十年后的现在最大的感受是 她们真的很好 太好了 但我不想成为她们 我想做这个故事里可能没有出现的配角 我的梦想是实现她们的梦想 是这些很好的人的梦想实现 或者在她们实现梦想的路上帮她们少伤害一点人
零诺的线是我觉得真的写出一种Z世代风味的线(甚至有点萨莉鲁尼味道的线)不想要别人都想要的东西的小孩 可以是一个曾经非常平凡的小孩 因为曾经没钱 很需要钱 但最后还是可以为了passion不那么要钱的小孩
最后的最后是关于刘峥冉的 听到烟烟说很多人对她都没有什么不好的看法 我想起一种感受 上一家公司的老板抓住行业的风口走到台前 但永远都无法和行业里已经是第二代的竞争对手相比 不是那种商业上的选择 而是那种游刃有余厮杀的从容 我产生这种感受的时候觉得很可悲 那种对上一家公司老板在业务上的不满成为一种悲伤 有的人即便遇到极好的机会 获得了成功 也还是天然就输了 可偏偏人总是很想赢
人能走到某一刻是需要代价的 如果说这10年我有什么变化 我几乎在读完《零诺》的最后一刻能够坦然承认了 我不想赢 也不想输 所以我只想尽可能的让我爱的人赢 我对世界的方式是希望好的人实现梦想 至于我 其实从一开始就是一个没有passion 也没有Dream的空心小孩 我说到底16岁的时候多想做大人 就是多想永远做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