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me,set and match
这个周末看球、打球,开心又快乐。
澳网的两场决赛,郑钦文输萨巴伦卡,辛纳赢梅德维杰夫,前者意料之中,后者也算合理的结局。
如郑钦文赛后所言,第一盘第三局萨巴伦卡发球局3个破发点没有拿下,像这样的“小机会“浪费掉后,就很难再有作为。郑钦文也知道自己机会不大,关键球打不上更是希望渺茫,这个判断和总结是敏锐的。郑钦文基本上就是个减弱版的萨巴伦卡,对拉没有优势,其他武器又不足够锋利,唯一的胜机只在于搏杀,只有一个劲地往边边角角打,往极限打,才可能打乱对方阵脚,回到相对均衡的态势。现在的郑钦文与萨巴伦卡、斯维娅泰克、莱巴金娜还不是同一个量级的球员,输合情合理,要赢就要出奇招,但显然这不是教练给她的安排,也就注定了结局。
辛纳和梅德维杰夫的比拼,则是另一种版本。辛纳半决赛赢下德约,信心暴涨,只要发挥不失常,打总理是有胜算的。然而比赛进程一波三折,辛纳让二追三,打到第五盘梅德维杰夫疲态尽显,勉强的回球只会遭到辛纳更大角度的回击,盘中被破发,再也无力回天。梅德维杰夫一开始接发球站位靠前,慢慢地又回到了自己最熟悉的防守位,离底线5米接发。而辛纳在第三盘终于硬气起来,完成了逆转的好戏,在22岁夺得意大利第一个澳网男单冠军。
对于职业球员来说,128位选手角逐大满贯正赛,127位选手都以失败告终,只有最后的1名冠军。至少要在2周内赢7场比赛,才能拿下冠军。郑钦文今年澳网签运一般,但运气上佳,上半区的两大热门纷纷提前出局,而小郑也抓住了机会,一举进入决赛。对于现阶段的她来讲,这已经是最好的表现了,但对于一名大满贯冠军而言,如她自己所说,要打败所有人,因此决赛面对卫冕冠军,总难逃过。梅德韦杰夫的剧本更显遗憾,2盘在手,冠军即将被收入囊中,但却被硬生生给一个00后夺走,纵然再快的脚步,也会慢下来,犀利的进攻才是获胜最大的武器。
这几年在杭州经常打球,也有了一帮球友,成为我闲暇时候最好的伙伴。我发现不同人打球,风格迥异,对打球也有不同的感受和看法。比如三三和吕老师,就会一个劲地琢磨怎么打得更好,并且不断地练习。我最初和三三打球,觉得他很菜,两年时间过去,我已经打不过他了。三三打球有个特点,就是打不死,并且非常积极跑动,我和他现在的球风很像,但我跑动不如他,球的穿透力和稳定性也欠缺,自然打不过他了。我还有两个经常打球的朋友,多巴胺和峰峰,多巴胺打球老感觉无数人在关注他,并且心态比较容易紧张,所以比赛比练球水平差一大截;峰峰正手强劲,动作舒展,但无奈脚程比较慢,体力也无法坚持到赢下比赛,因此我打这两人总是有优势。从他们身上,也可以看到我的不足和长处,在球场上,我十分讨厌输球,斗志很满,而且愿意跑,所以经常会有一些通过大范围跑动斩获的精彩比分;但总体上我的正反手和发球都不标准,合力有问题,所以稳定有余,但打不穿球。
有时候我觉得,打球就好像人生一样的,你会面临机会,也有危险,挺过去你就能领先,挺不过那么危机就不断累积,从而导致输掉比赛。有些比赛你轻松能赢,有些比赛输的遗憾或是情理之中。不同的是,人生是一场漫长的比赛,没有明确的竞争对手,而球场上的比赛总有尽头,总有和你隔网相对的对手。Game,set,match,裁判会呼叫比赛结束,而球员无论输赢,都得握手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