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原生家庭”?
查看话题 >中国小孩成长迷思:不想回家过年,又觉得愧对父母,怎样减轻内心的愧疚感?
快过年了,不知道这个新年假期你打算怎样度过?
是回家探望父母,一起走亲访友?是和朋友一起外出旅行,享受优美风光?还是留在工作生活的城市,一个人自由自在?
当你想要选择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而不是回父母家过年的时候,你会不会觉得开不了口,不知道该怎么对父母说?会不会感觉自己的内心陷入一种自责内疚的情绪,怕父母失望,觉得自己是个不孝顺的孩子?
这篇文章就是写给这些想要按照自己的想法过年,却不知道该怎么回应父母的朋友。希望在你读完这篇文章的时候,内心不再感到愧疚和焦虑,能够轻轻松松过一个自己想要的新年。
01/
为什么我们不想回父母家过年?
问一问身边不想回家过年的朋友,他们为什么不想回家过年,你会听到下面一些答案:
“我不想面对父母和老家亲戚的催婚催生。”
“回去了也没什么事干,挺无聊的。”
“和父母感情一般,回去了也不觉得开心。”
“在城市生活习惯了,已经不太适应老家过年的风俗,不想参与其中。”
……
你会发现,这些答案的背后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
回家过年这件事无法给我们带来正面的情绪反馈,比如快乐、幸福、充实。反而更多的是焦虑、无聊、厌烦等等这些负面情绪。
而人类总会更愿意去做那些给自己带来正面情绪反馈的事。
对很多人来说,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们和原生家庭的亲缘关系可能并不是让我们感到幸福的,反而脱离原生家庭以后自己建设的朋友圈和生活方式才是我们更喜欢的,也更能带给我们积极正面的情绪反馈。
为什么我们不想回父母家过年?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
回家过年,我不开心,好不容易放假,我要去做让我开心的事。
02/
那你想好怎么和父母说了吗?
还没想好?
没关系,那就让我们先假设一下,如果是一个熟人邀请你到他家过年,他对于你来说可能连朋友都算不上,你不想去,会怎么回应他?
我想你可能会直接告诉他:过年我要和朋友出去旅游。或者,我想在家待着,就不来了。
完全可以,对吧。很简单,就是直接说。
那我们也这样告诉父母,直接说:过年我要和朋友出去旅游。或者,我想一个人待着,就不回来了。
行不行?
我知道你有些犹豫,你不确定这种方式行不行。
你甚至可能在心里默默地想:你出的是什么馊主意,当然不行啦!
于是你开始找各种各样的说辞,编一些听上去像是不可抗力、或者比回家过年更重要的事情作为理由:比如公司春节很忙老板要我们加班,比如临近回家的时候跟父母说突然得了流感,为了不传染他们就不回来了,又比如自己的小孩过年后马上要参加一个重要的考试,需要帮他全力准备等等。
只要你想,我相信你一定可以找到。
找到以后往往会出现两种情况。
第一种,你用这个理由回应了父母,然后心安理得地自己过年了。
第二种,当你准备用这个好不容易找来的理由回应父母的时候,内心还是觉得这么做对父母有所亏欠,应该顺从他们的想法回家过年,而现在让他们失望了,自己真是个不孝顺的孩子,于是内心又陷入了深深的愧疚和自责。
如果你属于第二种情况,就请往下看。
03/
我们为什么总是不自觉地想去顺从父母?
我不知道你的身体里是不是也住着一个小人,每当你和父母有不同想法的时候,他都会跳出来对你说:父母说的总有他们的道理,你要懂得照顾他们的想法,不要和他们反着来。
好像我们自己的需求一旦与父母的不一致,我们就要优先满足他们的需求。
在我们每个人小的时候,这是对的,它是我们在不自觉中选择的最佳生存策略。因为小时候的我们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只有优先满足了父母的需求,我们才能在这个家庭中生存。
但惯性的力量真的太强大了,当我们渐渐长大,已经成为了能够独立生活的大人,已经完全不需要父母就能正常生活,却还保留着这种惯性,总会不自觉地想去顺从父母。
比如,
父母让你回家过年,你就会想考虑他们的意见回家过年。
父母觉得回老家做公务员稳定,你就会想考虑他们的意见回老家考公务员。
父母觉得你的男朋友/女朋友不是好的结婚对象,你就会想考虑他们的意见和他/她分手。
......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好处就是,一旦你选择顺从父母,就好像不用为选择的结果负责了。
如果过年不开心、回老家做公务员不快乐、分手以后找不到更合适的人,这一切都不是我的问题,是父母让我做的选择,父母要为我负责。
我们小时候就是这样,一切听父母的安排,父母会为我们负责。
很省心,不是吗?
选择过这样的人生也没什么不好,只要你愿意接受:最后那个承受不快乐情绪的是你自己、失去在大城市发展机会的是你自己、承受分手痛苦的是你自己。
而且你要做好思想准备,到最后你的父母可能还会反过来说:这一切都是你自己的选择,我们没有逼你。
如果你对以上这些都毫无怨言、照单全收,那你完全可以一辈子顺从父母。
但我知道,大多数的人都不会甘心,我们都想做自己人生的主人。而那就意味着,要改掉不自觉地想去顺从父母的习惯,自己对自己的人生负起责任。
当然,在这里我也并不是说父母的意见就完全不能采纳,而是在你的父母向你提出他们的想法和意见的时候,留一点空间给自己,想一想我是不是为了逃避为自己的人生负责而习惯性地想去听从父母的话?我自己的想法和需求究竟是什么呢?
04/
怎样消除自己因为没有满足父母的需求而产生的愧疚感?
当你接受了每个人应该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这个观念以后,我相信你一定会做出符合你内心真正需求的选择,而不是盲目地优先去满足父母的需求。
这很好,但很多朋友还是会因此感到愧疚,觉得是因为自己的任性选择所以让父母不高兴了。
我们当然都不希望让父母不高兴,但是,我们真的是那个能够为父母是否高兴而负责的人吗?我们真的能够用我们的行为决定父母是否高兴吗?
别忘了,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对你是这样,对父母也是这样。
你的父母也应该对他们自己的人生负起责任,对他们自己是不是高兴负起责任。
如果他们自己就是不想高兴起来,那你无论做什么,他们都不会高兴。
所以,你大可不必承担这样的责任,其实你也无法承担这样的责任。
我们只会为那些自己该做却没有做好的事感到愧疚。而现在的你已经意识到,满足父母的需求、让他们高兴压根不是你需要去做的事,你的愧疚感是否因此而减轻很多了呢?
05/
如果我的父母反应很激烈,该怎么办?
有些朋友好不容易克服了内心的愧疚,对父母说不回去过年了,结果引发了一场家庭风波。
父母情绪非常激动地告诉你他们很生气,说你没有良心、不孝顺,竟然过年都不回家看他们,真是白养你这么多年了。
有时候甚至会让亲戚们一起参与进来,借他们的口劝说你服从他们,仿佛你就是那个唯一背叛整个家庭的人。
他们的反应让你很难受,你感受到巨大的压力,好像不得不屈服。
这时候,你更要警惕,你的父母很可能属于一种有毒的父母类型:操控型父母。
这一类父母最大的特点,就是想永远控制自己的孩子。他们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不惜使用任何手段,比如道德绑架、人身攻击、或者用“我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好”作为包装,来达到自己控制孩子的目的,即使孩子早已长大成人。
如果作为孩子不知道如何鉴别和反抗,很有可能一辈子都生活在父母的控制之下,甚至还认为这是父母爱自己的一种方式,但内心又时常感到非常痛苦。
而真正的爱不应该是这样的,真正的爱不会让你感到痛苦,也不会让你感到一直被控制。当一个人真的爱你的时候,你会感到被接受、关怀、珍惜和尊重。
所以,如果你仅仅因为一次不回家过年,就引发了父母如此强烈的反应,或许你更应该思考的是:你的父母真的爱你吗?还是他们仅仅想要控制你?
所有的父母都会说他们爱自己的孩子,但事实并非如此。
换一个委婉一点的说法,不是每一个父母都能以正确的方式爱孩子,而不正确的方式给孩子带来的只有痛苦和伤害。
每一个关心自己的情绪状态、想要过上幸福生活的人都应该问问自己:你在和父母相处的大部分时间里更多感受到的,是痛苦,还是幸福?
如果更多的是痛苦,那么在你之后的人生里,你还想继续接受这些痛苦的折磨吗?
06/
你不必勉强自己去爱你的父母
如果当你读到这里的时候想起了很多和父母过往相处过程中的痛苦回忆,我感到很抱歉。因为这些很可能会让你意识到,也许我的父母是不爱我的,你会因此感到很难过。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它或许也会让你感到如释重负。
因为既然父母并不爱你,那你也就不必勉强自己去爱他们、去在乎他们的感受、去满足他们的需求。
在我们的观念里,好像一家人相亲相爱才是正常的亲情关系。但实际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不是所有以血缘为基础的亲情关系都是温情脉脉的,这种复杂性才是生活的真实形态。
所以,父母和孩子之间无法做到相亲相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即使没有任何理由,就是不想回父母家过年,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你已经是个成年人了,你有充分的权利和自由决定自己过年的方式。
想明白了这一点,接下来的行动就变得简单了。
无论是找一个敷衍父母的说辞,或者是直接告诉他们:你不回去了。
都可以。
然后,也是更重要的,是去找到那些真正爱你、能给你带来快乐的人,去做那些让你感到幸福和快乐的事,才是这个新年最值得你去尝试的打开方式。
永远记住:远离那些给你带来痛苦的人,是你获得幸福生活最重要的秘诀之一,即使那些人是你的父母。
祝愿大家都能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开启新一年的幸福生活。
在这里提前祝大家新年快乐!(如果不快乐也没事儿,新年也不一定非要快乐。)
【拓展资料】
本文提到的“操控型父母”的概念出自苏珊·沃福德《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一书。如果你对“如何修补原生家庭带来的心理问题和性格缺陷”这个话题感兴趣,非常推荐阅读这本书。
© 本文版权归 奥兰多Ruthburg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奥兰多Ruthburg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这是一本名副其实的“当代独立女性生存发展指南”! (5人喜欢)
- 从全职HR到自由职业社交媒体策划,其实转行没有这么难! (13人喜欢)
- 我在谈一种很新的恋爱 (10人喜欢)
- 女生怎样在网上找到靠谱的约会对象? (10人喜欢)
- 陪伴本身就是一种意义——写在分手一周年之际 (18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