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9日 周一 一天的时间在外面,我有了哪些想法?
今天出了一些小差错,计划被迫改变,这篇日记会从2个方面来讲讲什么变了。
第一个事是本来今天为明天的实习入职做准备,结果明天入职太赶了,hr那边流程没走完,只好改变行程原路返回。回去的路上和对接的同事聊了聊,原来她是业务部的,我一直以为她是hr…
第二件事是去学校的路上听天然女宝采访对话中的暂停如何做自媒体账号的播客,燃起了兴趣!收获最大的就是这是一个内容为王的时代,不管你是想变现也好还是输出自己的价值观,内容的质量永远是第一位的,价值完全取决于内容。同时也强调了反馈的数据说明了内容的价值。回家的路上也记录了一些自媒体变现的思路,觉得非常有用。
因为前面这两件事就引出下面第三件事:刷小红书找选题方向。刚到家的时候我在想我要做一个艺术与商业分析相结合的账号。打开小红书推送过来的是一对情侣做了ta们聊天记录的可视化分析,采用论文的写作手法。我看到的第一眼觉得这个分析很有意义,很贴近生活,研究的是关系可视化。而且还是与数据分析结合(我目前实习就和数据分析有关,同时也想往数据分析师这个方向走),就感觉这个可视化发掘了我的兴趣点。后来又找了一些数据可视化的笔记。而这又引出了下面的一些思考:很多可视化需要和设计结合,我之前学过ps,也很喜欢平面设计,如果把数据分析这个工具和设计这个表现形式结合起来就很符合我想要做商业➕艺术的初衷。就感觉最近输入的一些想法串联起来了。
我最近因为在写毕设很想练习结构化思维,整理出事物发展的规律,保证信息严谨,也需要搜集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因为上一段实习也是数据分析,但是由于基础没有打好整段实习体验不是很nice让我很受挫,加上看到一本很好的书——《深入浅出统计学》我决定下一份实习还是要做数据相关,迎难而上!
所以说了这么多,我想表达的是我觉得做自媒体可以提升我对社会的好奇,进而去研究,再用富有美感的形式表现出来,作出好的内容,目的是想给更多的人提供价值。所以我需要整合一下最近疯狂输入的关于商业闭环、数据可视化的信息,再结合当下大家很关注的生活问题进行创作输出,做成“好像是有这么个价值”的内容。
最后,是一些思考,我目前想给这个账号的定位是数据分析+艺术设计=数据可视化,但是呢,我希望也能够融入我自己的一些个人特点,或者说我也希望能够记录下来我的一些成长经历,所以我希望再加一个实习经历。
实习经历那就比较的有意思了,首先,我有看了两个分享实习经历的博主,我觉得她们总结的一些对于实习的思考很有启发,同时那也能看出来她们的思路很清晰。而且我也有看到一个博主,她在说我们要勇敢去争取机会的时候我就觉得她说真的很好,她的这种风格是我想要的,也启发了我在下次入职的时候该去争取什么样的机会。可以去主动申请参加周会,搞清楚自己手里的工作,最后交付的结果是什么样的。
总体而言我希望可以培养结构化的思维模式,还有多去学习一些分析方法。
最后对于我上一段有些尴尬的实习经历,我也觉得需要去复盘一些经验,我觉得这个东西还是很有用的。虽然说,我觉得那段实习让我很受挫,但我也觉得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了解我自已。同时也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说数据分析是很重要的,不管说是对是基于什么层面(宏观经济还是个人生活),直白来讲,数据就是去说明一件事情,而这个数据是不会说谎的,让我觉得很有意思。
既然我的战略方向确定了,那我就先规划一下之后的一个策略是什么?这个策略的时间段需要和我这个月写论文的一个周期来去结合。
开始的时候我打算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就是试水期,我先每天都发5-10篇的笔记,我去看这个的数据是一个什么样,然后第二阶段我开始总结第一阶段我试水的这些数据的结果是什么样,然后我要去分析这个东西可不可行他是一个什么样的效果,最后第三阶段我通过这个总结有了一些经验了,之后我再去进行一个投放。
现在这个方向确认之后,我打算第一周我先去模仿第一财经的数据可视化的表格,比如它在分析宁德时代这个车的一个产品的信息,然后我需要分析他们是基于什么的目的去做这些数据可视化的,最后要去研究什么问题?
然后我再去看我生活当中有没有这样的一些事情可以让我去进行拆解?或者我就直接去调查我将要去实习的公司他们的产品信息是什么样的?而且我最近对于企业的年报、行研这一块儿都非常感兴趣。那这次这个数据可视化和财报还有行研它能不能结合起来,去说明研究一个问题?
所以这个模仿的作业是现在留给我自己的一个作业,虽然我的毕业论文是写完了,但是有一个我自己事业的作业;第二个问题就是要在刷小红书的时候去思考这个内容背后反映的是读者的什么样的一个需求?然后我怎么样去把这个需求挖出来再去进行一个结合和创作?
以上就是想输出的意思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