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一个靠垫或者护腰真的非常必要!我在备考期间由于久坐导致了腰肌劳损…身体状况不好会非常影响学习进度和备考心态;同时可以多淘一些好用的马克笔、针管笔等提升画图效率的东西。我还准备了背书专用的小椅子。考试相关的文具不用太花里胡哨,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文化课考试要大量的写字,建议大家多买些不同的笔和笔芯,多写字试试,找到最适合自己手感和字体的笔。马克笔也一样,需要不断尝试才能搭配出更好的配色,所以前期的浪费大概是必经之路。1.马克笔彩色系推荐用法卡勒,笔头偏硬,晕染出线稿的部分少,画面会更加规整。灰色系推荐用STA,颜色比较清透。不推荐用AD,因为考试画幅变小,涂色工作变少而线稿更需精致。因此不需要AD的粗笔头,且AD渗透力与覆盖力很强,容易盖住线稿。其他缺点还有:笔盖难拔,浪费时间。味道刺鼻,对身体也不好。价格贵,性价比不高。夏克梁马克笔,颜色高级。缺点是平躺在桌面上时,看不出色号,线下商店难买。2. 艺之笔72格笔盒,可以立在桌子上,方便拿笔。容量大,可以买三组常用配色。3. 彩色胶带比起白色胶带,看起来会有活力一些,心理上感觉是白纸添了几笔色彩,下笔没那么大压力。圆珠笔也喜欢用多头彩笔,勾画不同重点方便,节省时间。4. 带去考场的杂物箱推荐和府捞面的外卖袋,容量很大,可以放下最大的三角尺。上面印有“和府状元”,还能讨个彩头。5.柳屋生发液有提神功效,感觉如同风油精涂在了头皮上,提神的同时还多了一重心理安慰。不过对我而言,任何牌子的生发液生发作用几乎为零。单词书目我用的是《商志3147》蓝皮书,优点在于它收集的都是真题中的高频词汇,大家也同样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没有绝对。首先,我想安利一些我用的软件。二战期间我是在家备考,所以我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营造出考研的氛围,提高学习的效率。我有借用一些手机app,帮自己做规划,找研友,集中注意力。英语背单词我用的是墨墨背单词,他比较好的一点是会根据你的记忆曲线帮助记单词。还有一个叫番茄TODO的app,可以加考研群,也可以定时锁手机,找到研友跟大家一起学习,有一个好的氛围。还有一个叫anki的app,会有肖秀荣1000题或者其他跟考研相关知识的卡片,可以下载下来,在像等公交,吃饭前等等这些零碎的时间刷一刷。其次,我觉得计划很重要。我会大概每半个月做一个规划,从六七月份开始,关于每周学习的时长,每天学习的时长以及每天各个科目学习的时长做一个规划,刚开始时长保证一天三五个小时左右,后面慢慢增加。每天临睡前列好第二天的计划,定时定量之后,会少很多迷茫,尤其是在英语政治的学习上,提高不少效率。另外,列提纲是很好的一个办法。尤其是在史论的学习方面,我刚开始有看到很多同学在不停地抄写史论的名词解释这些,特别是后期论述题准备的过程当中,全篇背诵全篇抄写都太浪费时间了。所以我基本上第一遍是背诵提纲,之后再通过不断的重复巩固,把全篇背诵下来。这样的话,后期发现有时间来不及的情况下,一些次要的知识点提纲心中有数就好了。像政治也是这样的,六七月份看强化班视频的时候,讲的很细致,但十月份十一月份的课程的内容才是重要考点。我就把强化班的课几个重要的板块列了提纲,之后就不再看基础知识点那本特别厚的书了。除了老生常谈的活页本、彩色记号笔以外,我比较喜欢一些提神醒脑的小玩意。比如日本的无比滴和泰国的八仙筒。无比滴感觉就是清爽版的风油精,八仙筒其实原理和鼻通差不多,早上或者 下午犯困的时候吸一下可以顺间清醒,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我闻过那个之后心情会比较平静,可以迅速地进入学习状态。学习确实是很枯燥的,买点小玩意可以增加点乐趣哈哈。1、2l大水壶。这是我的标志物了,前后不下十几个人找我要链接。天天窝在图书馆,必须保证喝水量,后期背书嗓子冒烟更需要。2、COPIC宽头马克笔。相见恨晚,价格不太便宜,不过适合我这种上色只剩10分钟的选手,快速铺大面提效果,准备三四只就够。3、IPAD配套键盘。这个也是相见恨晚,11月份入手,迅速把全部资料在ipad上整理一遍,生产力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