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描述我的2023,因为如果要说起来,可以讲很长的故事。也很难用一种心情去概括过去的这一年,因为这一年内,发生了很多未曾预料的事情,做了很多重大的决定,在变动中一边安慰着自己、调整着心态,一边往前走。当然,也可以用很简短的话来概括我的2023年:6月份裸辞,9月份入职一所民办高校成为大学授课老师。外人看到的都是结果,是一个看起来还不错的工作变动。而其中艰辛的过程,可能只有自己深有体会,也只有自己知道,是如何在熬过很多流泪失眠的夜晚后,做出一个个重大的决定。在2023年的上半年,确切的说,是在5月下旬前,我还过着一种“稳定的穷”的生活。有一份“通勤半小时,工资不高,固定双休,有寒暑假”的稳定工作。由于已经工作了两年多,对这份繁琐的工作已经完全上手,加上我比较喜欢当时的工作环境和氛围,所以也没动过换工作或者辞职的念头。用当下很多人的说法就是“除了工资外,其他都很满意”。当时的我,也很满意当下的生活状态,每天早睡早起,不赶时间时还会在工作日的早上自己动手做一顿营养丰富的早餐,过上了“理想中的上班生活”,也在有条不紊地规划着我工作之余的生活。而人生好像总是会故意给你设定一些挑战和磨难,就像游戏里在你觉得自己的现状很好,开始求稳时,突然给你设置一些小障碍,看你能否闯关成功,进入下一个游戏赛道。我也是在五月下旬才知道“自己的工作发展有可能和我预想的不一样”这个事实的。刚知道时,只觉得是一件有点麻烦,但自己可以克服的事情。后来深入了解后发现,如果眼下这个小麻烦不解决,后续可能会永远有很多麻烦在等着我。于是,在后来的几周,我开始积极地争取,觉得凭借自己的能力和经验,应该可以将损失降到最小,让所有的事情都有一个公正圆满的结果。但一番努力下来,不仅自己筋疲力尽,也让我看到了在一个制度大于一切的工作环境里,个体的渺小和局限性。当事实一点点展现,我体会到越来越多的无力感和疲惫感时,一个从来没有想过的念头在我脑海中浮现:离职。说是离职也不恰当,准确的说法是主动选择不续约,彼时的我合同早已到期,按照正常的流程和规则,不续约离职是比坚持留下来手续更简单的一件事。而离职似乎也不是一条容易走的路。对于一个已婚未育的29岁女性来说,在就业市场上可供我选择的机会应该不多,尤其是在这两年的经济形势下,哪怕当下的工作收入并不可观,我也不能保证短时间内找到一个超越现在工资水平的工作,就算有,可能稳定性也没有现在的好。短短一周,我迅速从一个没有什么烦恼,只要上好班做好手头工作就可以的上班族变成了一个进退两难,陷于一个尴尬境地的随时可能失业的人。在经历了几天的失眠后,某个周日的下午,我认真地和陈先生说了我的想法,同时把我想过离职这件事和他说了。他的反应是坚定地支持我,劝我离职,不要让自己受委屈。于是,第二周的周一,我就和领导说了我的打算,同时在经历过三周的等待后,做好了工作交接,离开了工作了两年多的岗位。而人生,并没有马上开启新的篇章。至今都还记得离职前三周的我是如何度过的,那是一种从未有过的受伤的感觉,很想逃避每天的上班,但又不得不面对,“站好最后一班岗”。经常想为什么我要经历这些事情,反复复盘到底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不断纠结“为什么我对工作的期待值都这么低了,却连最基本的事情都无法被保障”。好想埋怨,但最后却发现连一个可以埋怨的人都没有,只能怪自己。真的很感谢有一个情绪稳定,能为我遮风挡雨的伴侣,在所有人不理解我的选择时,是陈先生的鼓励让我勇敢地离开当时让我不开心的环境。哪怕我们当时都不知道真的离职后,生活又会给我们什么样的挑战。在裸辞这件事上,我已经是个“老手”。2020年底,同样是在一个工作环境中进入到一个内耗很严重的阶段时,我也选择了裸辞。第一次裸辞时,我26岁,正值风华正茂,有着满腔干劲和对人生的新鲜感,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可以做很多事情。于是,当时的我离职后就把“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并在离职后的几个月生源不断,收入比之前还要高,又给自己安排了钢琴和瑜伽等兴趣课程,主打一个体验人生的态度。而还是因为太过年轻,还没有足够强的内力去化解脱离了稳定的生活轨道后的稳定感和缺少固定社交群体的孤独感,加上当时刚结婚的我还没有购房,在这个城市里没有一个世俗意义上的“家”,让我经常觉得自己是个游走在各个咖啡店上课的“浮萍”,没有一个稳定的安身之所。于是,这段长达四个多月的裸辞生活以我在最终投简历去了大学里做行政工作而告终,我也通过这几个月的体验鉴定了自己“暂时不适合自由职业”,于是兴致勃勃地又投身于职场中,满心欢喜地接过职场中的一个又一个的工作挑战,并在心里告诫自己“不要轻易触碰自由职业”。而有趣的是我再次成为自由之身也是因为这段曾经让我结束了自由职业生活的工作。人生到这里仿佛形成了一个闭环,只有我还在苦苦寻求破局之路。这次离职后,我的目标是全心准备事业编制考试,趁着还未超龄去寻求一个“上岸”的机会。另一个和上次离职的不同之处是,在过去两年,我完成了买房和装修这两件“人生大事”,于我而言,人生仿佛增加了两个重要的底盘。虽然工作暂时还没有着落,但至少我已有了稳定的伴侣和稳定的住所,在某种程度上就像是多了一个筹码,让我可以心安理得地再“不稳定”一段时间。于是,6月初离职后,我就开始了每天在家学习备考的生活。说起备考,其实自己是没有底气的,从小到大,在考试上我就从未有过好运气,不管平日里学得再好,一到重要考试,准会发挥失常。中考、高考、研究生考试都给我留下过很深的心理阴影,以至于大学毕业后,我本能地逃避各种考试。虽然也知道在如今这个社会,好像编制这个“铁饭碗”是一个明智的人都会做的选择,身边也有不少通过各种努力,在这两年陆续端上这个“铁饭碗”的人。但看到这样的他们,我好像并没有特别羡慕,所以在过去两年,虽然象征性地报名过很多编制考试,但大多都是应付差事,几乎没有认真准备过。而现如今,对于没有找好“下家”就裸辞的我来说,备考编制考试应该是一个没有选择的选择,更何况我又是一个接近三十岁,再过一年很多考试就会超龄的“高龄考生”。于是,在6月至9月这几个月的时间里,我开始了像上班族一样每天备考的生活。由于大话已经说出口,所以即使不情愿,也要每天逼着自己去学枯燥的理论和从未接触过的知识领域。那段时间的生活,说不上是快乐的。确切地说,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快乐应该是奢侈的。生活里唯一的光应该是学习之余和各种朋友的聚餐,当时才知道,能有愿意聆听你,陪你度过难熬的时光的朋友有多重要。同时,我也尝试了很多“退路”,因为对自己备考能力不是很自信,也定期搜索各类招聘信息,在很多个周末,也奔波在各种考试的路上。印象中7月到8月一共考了四场试,全部以失败告终。我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有些是因为考试分数不够,有些则是因为性别没有优势,或是“29岁已婚未育”这个buff带给我的就业歧视。有很多次,在7月的广州盛夏,通勤一个多小时到达面试现场,看到身边一群比我小三四岁的应届生时,我都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有时也会在想,自己是否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印象最深刻的是9月份的一场考试,一个我唯一经过了笔试,进入面试的岗位,虽然自认为面试中我各方面表现还不错,但听到面试官问起婚育问题时,我就知道自己又要输了。那天面试回来,我自己难过了一整天,因为那也是我第一次清醒地认识到,对于我想挑战的岗位,有时候可能还没有开始,结果就已经注定了。经历过一次次失败后我心态上也逐渐“佛系”,甚至已经做好了未来半年再不就业就去生孩子的打算,但内心里还是有一丝不甘心。那个时候我也才认识到:29岁的裸辞,和26岁裸辞真的不一样。上帝是个好编剧,不会让你一直顺,也不会让你一直不顺。在经历了前面说的面试打击的两天后的一个下午,我接到了之前不知道什么时候投递的一个大学人事处的电话。大意是,我之前投递的是非教师岗位,但现在学校里我所学语种的教师岗位正好有空缺,问我感不感兴趣。如果我这边有意向,且系里简历审核没问题的话,就可以去面试。机会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前一天电话通知,连夜做试讲PPT到半夜,第二天通勤一个多小时去试讲,试讲开始后才知道要全外语试讲,连续十几个小时精神高度紧绷,终于在回去的地铁上,接到试讲通过的电话。短短几天,心情像是过山车,经历了一个跌宕起伏的变化。确定试讲通过后,我才告诉父母我换工作的消息。在此之前,他们都不知道我已经辞职了三个多月。成为一名站在讲台的大学老师后,我才发现我有多热爱讲台。曾经的我也一直做老师,教过小学、初中和高中,但在过去两年多时间里却一直“退居幕后”,做着一份内容重复的行政工作。至今还记得2020年10月底,离开讲台的最后一天,我还在想今后还会不会有机会成为一名在讲台上上课的老师,没想到三年后,我又重新站上了一个更大的讲台。虽然民办高校也没有编制,也有很多人说不稳定,但我依然乐此不疲。9月份入职民办高校后,我好像又重新找回了生活里的光。虽然有三个月需要每天打卡的试用期,但比起之前的行政工作,还是能感受到很多自由。而教书育人的工作,好像真的更能找到人生的成就感。而2023年的所有高光时刻也开始向我涌来,进入新单位后,我将所有的热情和劲头都投入到工作中,收获了国家级比赛指导获奖的荣誉、学生课上课下对我的认可、以及前所未有的自信和对自己的肯定。当然,也不是所有事情都是一帆风顺的,12月初,在我刚沉浸在带学生获奖的喜悦中时,一个从未遇到过的、至今想来都匪夷所思的事情莫名其妙地发生了。由于一开始的处理方式不是很及时和恰当,导致我后面整整三周,都陷入了一个不断复盘和自证的过程。那段时间,我又经历了一次如同离职初期的迷茫和自我怀疑。在经历了好几晚的失眠、好几天的以泪洗面、好几次的埋怨“为什么这种事情要发生在我身上”后,所有的委屈和不甘心终于被时间慢慢化解,我也开始和自己和解。所有的经历真的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走过一个个看似艰难的坎儿,再回头看时,会发现:所有打不倒你的,都会使你更加强大。也许正是一次次的磨砺,才让我的内心更加坚韧,且在下一个挑战来临时,能更轻松地化解。这就是我的2023年,有一个完全没有想过的开始,更有一个完全没有想过的结尾。正如我从未想过人生中的第二次裸辞会来的这么快,也更没有想到第二段裸辞生活会结束地这么快一样。回头想想,很多选择都是被迫做的,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在坚持过一个个被迫的选择后,我也成为了一个更好的自己。如果拥有上帝视角,问我如果早知有这样的结果,愿不愿意再重来一次的话,我的回答是否定的。2023年是收获很大的一年,但同样也是很残酷的一年,这一年经历了太多“被尴尬、被选择、被淘汰、被误解”的时刻,也让我幡然醒悟,看清了身边很多的关系,在很多事情上,进行了一轮新的人生排序。我喜欢经历了这一切后,依然热爱生活、爱身边一切的自己,但却不会轻易原谅让我处于这些境遇的人和事。我会永远记得在自己深处低谷时向我伸出援手和关心的朋友,也会永远记住那些事不关己、冷眼旁观的人群。虽然现在的我,还没有实现世俗意义上的“上岸”,但谁又规定这个“岸”的概念只有一种呢?对我来说,在经历了挣扎与痛苦后,也算是上了属于我的“岸”了吧。6月初离职初期,有段时间我陷入了一种封闭自己的自认为是“轻抑郁”的状态。我关闭了微信朋友圈,删掉了微博,很长时间不更新动态,不想让身边的人知道我离职这件事,想让自己“隐身”。后来因为一个机缘巧合,我去听了一场“即兴脱口秀”,又和刚认识的朋友去徒步,在大自然的辽阔中,慢慢治愈自己。2023年,虽然是有很多不开心的一年,但也是我爬过最多的山,尝试过最多的新鲜事物,做过最多的美食,和最多的朋友深入聊天的一年。而这些所有的小事,其实都是治愈自己的方式。而幸运的是,痛苦的事情过完后,最后留下来的,全是美好。在2023年结束后,再去回忆,记忆最深刻的,不是两次让我痛苦的经历,而是爬过的山、看过的海、拍过的美景和吃过的美食。也许身体的本能,就是自动帮我们筛掉不好的回忆,将美好的事情储存。而我也一直坚信,2023年都挺过来了,以后的生活,必定会越来越好。<END>